基于“理性”思辨的城市总体规划变革

2020-01-15 18:44陈耀政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8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底线城市规划

陈耀政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

1 引言

在计划经济发展时代,城市总体规模主要通过预测、实际考察、平衡布局等来完成,并通过综合协调发展的方式确定未来20a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改革,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当前现行的城市规划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实际规划出现了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相关学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方法改进,但是改进的核心思想仍然基于原有的规划模式。当前总体规划实践证明,无论规划论证正确与否,蓝图描绘程度有多准确,但是这种总体规划路径,在现实中却难以达到其效果。所以,总体规划方法遭到了越来越多质疑和批评,对城市规划的改革要求呼之欲出。那么,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如何看待,而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设施又该如何进行?

2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传统规划

2.1 理性建构下的传统规划方式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过程中,认为城市未来发展情况是可以预见可以控制的,从认识的角度看,这种思想来源于理性建构主义[1]。根据其基本逻辑可以看出,城市的自然演进始终处于混乱状态,没有规律可言,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发展不相符合,但是由于专家学者对城市发展方向可以控制,因此可以使城市发展符合最初的规划原理,并使城市内部经济建设达到预想状态,因此相关专家学者通过构建整体蓝图对这个理想状态进行描述。

2.2 传统理性城市规划的误区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无法实现理性状态的,因为客观绝对的理性规划,需要决策者对所有信息进行全部掌握,并对目标进行把握,对问题有清晰解决,并在规划过程中就已经找到实现目标的所有方案,能对各个目标进行拆解分析,并对其结果和预期结果进行清晰导向。通过以上做法,最终选出最优方案,但是这是建立在理想情况下的,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实现。首先,城市运行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全部信息。其次,城市发展始终处于动态的过程,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及发展进程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目标和过程之间无法割裂;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任何试图让城市发展处于客观理性状态下的整体规划设计,都无异于把城市发展置于静态的轨道中,这是认识论上的错误。

2.3 自发理性价值观及相关思考

在哲学领域,哈耶克创设自发演进理论,这一理论的基础前提是以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过程结果的不可知为主的。尽管自发演进理论排斥了社会理性、社会选择以及人为社会干预等缺陷,但仍然从某一方面提醒我们,对理性的能力需要客观判断,对传统的态度也需要理性分析。尽管当前城市发展不像理性主义者最初构建的情况。认为发展过程可知可控,并且具有可预测性,是人为构建的,但是也不像演进理性主义者那样认为,完全不可知不可控、甚至由于不可控制,所以不必控制,任由城市自发演化。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演进实际上是构造性和严谨性,确定性和复杂性相统一的结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城市是一种自发组织,它的发展进程是有一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控制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理性无法对全局进行全知和全面掌控,但是仍然不可缺乏理性分析和预测判断[2]。理性决策和统一管理,对城市发展演进也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尽管这一作用的成效仍然有待商榷,但是,只有立足现实情况,对城市发展演进,进行合理思考,才能够做出有效抉择,并对城市发展进行进一步的理性判断。

3 总体规划的改革措施

3.1 见微知著,着眼当下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分析方法中,往往采取由远及近的分析法,因此,对远和近之间的相对相互关系往往存在一定偏颇,导致整个规划实施在实际操作中的失控,与最初的规划意见相左。那么,在当前城市建设规划发展过程中,可以立足现状,从当前城市规划的路径向长远发展规划辐射,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当前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上,同时兼顾未来目标,这才是实现规划实施效果的根本路径之一。因此这也要求我们从眼前出发,立足当前实际,着眼于眼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再去将未来长远规划作为实现蓝图。与此同时,也不能轻易对原有的城市规划结构进行全盘否定和根本破坏,认为未来规划在最终状态中没有任何价值可言[3]。

3.2 由远及近,注重细节

在传统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往往带有宏大的世界观和叙事角度,这是一种管理者的视角,是以上帝视角对城市空间进行整个俯瞰,当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整体城市时,那么,相关决策者在规划过程中所追求的,必然是宏观意义上的结构完整和秩序完美。那么,这一思想在实际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充满了理性思维。城市就成为了某一资源的集聚平台或者一个空间的聚合体,这种视角无异益于对城市内部各种细节分区进行优化改良,城市个人在这一过程中显得更加渺小。但是,正如雅各布所批判的那样,对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和土地利用等都居于模式化样板化的基础上,那么则是不利于客观需求的,并不能对城市中人均人居生活带来更美好的体验,反而会加速城市内部各项资源的割裂和各种建设的破坏。

3.3 立足实际,设置目标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项目建设过程中,规划向来被认为是大而全,因此往往不注意对精确细节的预测,仅仅强调对目标的预测,这种方法其实不利于目标的达成,同时也会加速目标的失效。人类的理性存在和城市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规律性,意味着城市规划并不仅仅只是高屋建瓴,还需要对城市内部的发展以及当前的城市发展情况进行总体预测、总体布局,从而不断缩小预测方面,使城市规划的目标成为一个有限目标,是一个能够实现能够达到的目标[4]。

3.4 底线思维,精准把握

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底线思维,如果缺少底线,那么则导致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的崩溃。从规划角度来看,底线主要包含两大类,首先是安全底线,包括粮食生产农田安全等等,也就是所谓的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另一方面还有相关防灾救灾设施通道场所。防洪、抗震以及危险品仓储的布局和防护,其次是公共的利益底线,这包括对城市内部的各大重要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对相关弱势群体的保护,还有保障房建设等[5]。在这两大红底线上,其中安全底线容易获得也容易达标,但是公共利益底线却比想象中复杂许多,因为任何人都无法代表公共利益,在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和场所,例如相关设备布局相关项目选址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利益和矛盾冲突。

4 结语

城市发展规划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为相关决策者,需要使这样的动态,始终维系在微妙的平衡之中。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历史延续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等。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强调底线原则,弹性框架,并对相关管理机制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使今后城市总体规划始终建立在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方向目标更加明确,成果更加易于检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规划保障。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底线城市规划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真相与底线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省级教育数字认证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