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环境下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路径探究

2020-01-15 18:44迮佳富艳春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桌椅教室师生

迮佳,富艳春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1 引言

课堂模式的发展有赖于教室的设施及布局,日益智慧的教室为师生的互动方式、学生间的互动方式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可能,影响着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笔者以智慧大环境为背景,对课堂模式及智慧教室建设的现状进行讨论,以期寻找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之路。

2 高校课堂模式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室都已经配有投影等多媒体设备,但教室整体陈设依旧偏传统化,教室的一方设有讲台、黑板或投影,学生座位正向整齐排列在讲台前方。课堂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教室的物理陈设与空间安排。基于这种最传统的教室布局与陈设,最普遍的课堂模式依旧是讲座式,即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在下面听,互动方式多为问答甚至零互动。

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往往是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很难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渐渐被忽略,甚至被压抑。这是目前高校课堂模式中最常见的问题。

另外,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或年级,教师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辅导。主要是在教师完成基本的理论讲解或案例分析后,当堂进行小组讨论,课后完成任务。这就要求课堂模式以讨论式为主,讲座式为辅。比较注重的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动形式,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的形式变化为:单人—小组—全体。局限于大部分课堂大讲堂式的教室环境,很难做到不同人数分组的自由切换,讨论式的课堂模式也因此受限发展。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另有一种翻转式课堂流行起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等媒体自学获得基本的知识,而课堂上的时间多用于教师补充及重点强调,以此巩固线下所学。近年来,这种课堂模式有发展趋势,但由于对实时数据设备要求高、教师在课堂上无法顾及所有同学等原因,有些学科的教学效率并不高,翻转式课堂模式未得到极为广泛的运用。

3 智慧教室的建设现状及其重要性

智慧教室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新型教学环境[1],它作为充分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的一类重要智能环境,是未来教育产业功能性产品发展的潮流方向[2]。早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时,国家就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近年,从试点到全国推广,各高校积极响应对传统教室进行改造,但是为何智慧教室的建设及使用率较低,课堂模式也仍然偏于传统呢?

①很多高校在建设时对智慧教室的认知不够正确,将其打造成了多媒体教室的升级版,仅仅在教室四周墙壁上布满屏幕。课桌椅的物理布局过于固定,无法灵活配合课堂活动。相比于最传统的课堂模式,这样的“人—物”互动方式仅仅解决了学生看不清投影内容的问题,为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了便利,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模式。

②智慧教室建设与使用应当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庞大工程[3],教室的采光、设备、课桌椅等都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4],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开发。这一部分通常依托于专业公司的标准化开发模板,导致高校智慧教室陈设千篇一律,不外乎单人式、小组式和大讲堂式的布局。而且,就目前大学生课桌椅的使用现状,更多的是以人数的多少来决定课桌椅类型[5],不考虑其功能性及课堂互动使用性。一种形式的智慧教室仅仅适用于一种教学模式的课堂,不能灵活切换,既浪费了智慧教室的建设成本又没有对课堂模式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缺乏建设意义。

另外,建设智慧教室的根本目的是构建新的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6]。但是目前很多智慧教室的建设一味追求功能的强大,忽略了使用上的便捷性.加之学校疏于对师生进行智慧教室的使用培训,舍本逐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教室的使用与推广,影响了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

由此可见,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依托于智慧教室的建设。智慧教室的“智慧”之处为课堂提供的极大的便利,推动着课堂模式从学生被动到主动学习的改革,但是,智慧教室建设自身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课堂模式的改革。智慧教室与课堂模式两者相辅相成,须从师生需求实际出发,方可得到共同发展。

4 智慧环境下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路径探究

4.1 翻转式课堂进行推广运用,推动主动学习

翻转式课堂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前完成大致的学习内容,教师将课堂时间用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提供个性化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时教学效果,对整体学情有一个精准的把握,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依托于智慧教室师生间的云平台,教师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学习大数据,彻底解决传统教室对翻转式课堂发展的局限,促进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提问都能被接收并及时得到回应,教师通过智慧教室的云平台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私人定制”,能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2 智慧课堂得以搭建与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智慧课堂建立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它的搭建离不开智慧教室的建设以及硬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与师生能够充分使用智慧教室有关。智慧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紧密连接每位学生和教师的动态。相较于其他课堂模式,智慧课堂利用动态数据收集与挖掘的方式[7],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方便教师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智慧课堂对智慧环境的依赖性极高,目前在国内高校并未得到很大程度的普及与应用,但是这种先进的课堂模式一定会伴随硬软件技术的迭代发展慢慢走进广大高校课堂,促进高校教学模式向更高效、更智慧发展。

4.3 课堂注重学生与环境的协作,增加课堂参与感

从最传统教室的一桌一黑板到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投影,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课堂模式的原因在于忽略了学生与整个教室环境的协作,没有参与感就容易陷入被动学习的境地。目前较为普及的课堂陈设无非是配备讲桌前大投影、音箱及教师端的收音设备,这些完全是为教师服务的。智慧教室从学生角度出发,多方位设置投屏,为每位学生配备电子设备,通过云平台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减轻了物理障碍,他们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快速地传回教师端,既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评阅,也方便学生得到学习反馈[8],增加课堂中的参与感。

4.4 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协作精神

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互动交流是一个活泼课堂无法缺少的部分。碍于传统教室环境下固定的课桌椅陈列形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无法充分展开。而智慧教室的课桌椅大多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需要自由移动,任意切换协作方式,方便学生小组讨论或进行圆桌会议。教师端也能够通过云平台掌握学生动态,及时跟进他们的讨论并进行指导。让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都能和团队进行沟通,与老师交流,在每一次课堂任务中培养协作精神。

5 结语

智慧教室环境促进了传统课堂模式的转变及新型课堂模式的推广,注重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相信课堂模式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必当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推动高校信息化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课桌椅教室师生
新东方捐赠8万套课桌椅
“313”教室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麻辣师生
我和桌椅聊聊天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我区圆满完成“课桌椅更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