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典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20-01-15 13:20赖颖芝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诗人

赖颖芝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的基础与前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增强语言的积累,提高语感的能力,可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是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又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从而产生应用与创造的能力。因此,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究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一、厚积薄发,奠定基石

语言能力是社会交际最基本的一种能力,语文教育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根本。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积累尤为重要,它是经过感官、思维、情感加工的语音、语义、图像、情景和事件的综合体,是具有个体心理体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语言积累的方式有多种,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采用了“阅读法”和“诵读法”。

“阅读法”是指以教师的推荐阅读进行必要教学的铺垫,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了早读课,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就对课本中的诗词阅读作了明确的要求,凡是高考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必须全部掌握,而高考没有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也必须熟读背诵。笔者还引导学生对不少诗人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拓展阅读,对同一题材不同时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另外,笔者列出了关于古典诗词的阅读书目,并在班级的“读书角”里放置相关书籍,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等,同时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和课外辅导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华好诗词》《百家讲坛》等文化类精品节目,营造阅读古诗词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知识,为古诗词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诵读法”是指以教师的诵读指导带动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课前三分钟诗文分享”,每位学生都必须上台进行诗文分享,分享的内容可以是美文节选,也可以是诗词曲赋。在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就有学生上台诵读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进行了解释,然后全班同学诵读此词。在听和读的过程中,那个面对风雨却“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人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归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特点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塑造的周瑜形象特点,并将两个形象进行对比。周瑜是诗人仰慕的英雄人物——儒雅多谋、风度翩翩、年轻有为,诗人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实现抱负,但现实中的自己却是华发已生、壮志难酬、穷困潦倒,纵然命途多舛,诗人却依然吟出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声,显示了豁达旷远的人生境界,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真正的士大夫精神,不在于官位,而在于胸怀。仅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就已经掌握了这首词并能背诵默写了,可见有针对性的诵读指导,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提升鉴赏的能力。此外,笔者和学生还定期开展飞花令主题诗会、诗词朗诵会等活动,通过诵读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大声吟咏自己钟爱的诗词的同时,敞开心扉,展示自我,相互激励,并以此带动诗词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诗会友,共同探究经典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二、涵泳经典,深入内在

古诗词教学应注重融入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感知古诗词的情境,去体悟诗人的心境,以消除古今时空和文化的隔阂。笔者运用了“情境法”和“涵泳法”进行教学。

“情境法”指的是教师要紧扣诗词内容设置问题,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例如在讲授杜甫诗作《登高》的时候,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融入情境。第一个问题:杜甫这首诗被誉为“七律第一”,其中最触动你心弦的是哪一个字?学生们都回答是“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字。笔者继续引导:诗人借什么景物抒发心中的悲情?学生们抓住诗中写景的句子,进行讨论探究并得出了结论:诗人寓情于景,通过描写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石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以及“萧萧”落下的无边枯树叶和“滚滚”而来的不尽长江水,渲染了萧瑟又旷远的秋景,营造了凄清的意境,抒发了内心的悲情。笔者再顺势引导:诗人为什么如此悲伤?学生们又紧扣诗句和背景热烈讨论并归纳了以下原因:一是杜甫年老多病,漂泊无依;二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三是国运衰微,民不聊生。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语言开始,分析寄寓诗人感情的意象特征,深入理解诗人悲情之深重,并联系诗人的自身遭遇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来体会诗人悲情之成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诗歌内容,又了解了诗人感情,还认识了中晚唐的时代特点,由此生出对“诗圣”杜甫的崇高敬意。

“涵泳法”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推敲诗词语言,仔细理解诗词内容,深入体会诗人感情。例如在講授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笔者引导学生:李清照被大家公认为“写愁高手”,在这首词中,她不仅善于利用景物来渲染愁情,还利用叠字直抒愁情,开头的十四个字,被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你可以结合诗人的经历来理解这几组叠字的意思吗?学生一听,马上反复咀嚼推敲起这十四个字来,经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见解:寻寻觅觅,是指寻找了又寻找,诗人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这包括了她已经去世的丈夫、曾经的幸福生活和国家命运的前途,表现了诗人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凄凄惨惨戚戚,是指忧愁苦闷的样子。因为国破家亡,个人流离失所,生活无依,曾经拥有的一切再也找不回来,因而满怀愁情,体现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伤悲和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又如在鉴赏白居易《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品读形容词“茫茫”二字,这个叠词既写出了月夜之下江水的茫茫,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烦忧,表现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对自身遭遇的慨叹。而在鉴赏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时,则引导学生抓住动词“穿”字来推敲,“穿”有穿透之意,连战士的铠甲都被穿透了,可见战争时间之长、程度之烈,凸显了战士的英勇和无畏。在读古诗词的时候,如果不推敲文字及细节情感,只追求文字语言的现代翻译,是不能深入诗词世界,不能理解诗人内在感情,也不能感受到汉字独特的美的。而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对古诗词语言的反复推敲涵泳,学生能够品味语言的涵义,从而深入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正如陆九渊在《读书》中所写道:“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三、传承模仿,学会创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主要是“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语文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学生如果想养成这个素养,就必须在丰富的语言积累、梳理与内化的过程中,努力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才有可能在真实且具体的言语环境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的培养,没有语言的实践运用是无法达成的,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尤为重要。

由于学生个体的语文基础不同,运用文字的能力也不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有梯度的作业任务。对基础一般、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扩写;对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诗词创作。如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两个有层次的作业:?譹?訛将词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综合运用艺术手法;?譺?訛 根据“虞美人”词牌的格律要求,填一首词。设计有梯度的语言运用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實际能力来完成,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语言实践运用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要求,与其说是作业,不如说是趣味游戏。高中生正处在花样年华,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生活中不少事情都可以激发他们的诗情,他们也喜欢用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诗词内容扩写或者诗词创作的练习,可以让他们对诗词内容进行再理解和再创造,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无形中提升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文化。

当然,创作诗词并不容易。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要求很高,但词是长短句,统一词牌的字数是特定的,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词牌的特点,按照其字数、平仄和押韵的要求,选取一定主题来进行创作,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让人感到欣慰。

综上所述,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审美和情操。它是一座发掘不尽的宝库,历经时代的演绎和磨砺,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无限的资源。教师和学生从独特的传统文学中汲取营养成分,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共同进行了特定而又有生成的认识和审美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而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综合了对生命和生活价值自觉或自发的思索,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尊重语文教学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诗人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