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高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探索

2020-01-15 13:20李健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师生思政学校

李健

新时代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抓手。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深挖学校文化内涵、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帮助学生尽快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创新思政课教学,提升关键课程教育实效

1. 校长做引领,上好开学第一课

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带头上好思政课是职责所在。笔者用一节激情洋溢的“开学第一课”为新学期学校工作定了一个“爱国”基调。

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了“爱国三问”,正是要激发师生的爱国之心。受其启发,在新时代,我意识到引导学生们重温历史、感受改革成就和激发爱国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我采用生动视频及大量提问,设计了下面三个教学环节。

一是“你是中国人吗?”——“我是中国人”环节。首先播放人民日报录制的香港暴徒丑恶画面的简短视频,提问:这是什么人?再问:香港人也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些人要打自己人呢?再播放揭露真相的画面、香港有识之士的心声、警察的有礼有节及敢于说真话的外媒采访等视频,引导师生们一起得出结论:真相不会被蒙蔽,和平与稳定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强烈心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心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力量办大事。接着带领师生们坐着“时空穿梭机”,回顾历史,让大家为祖先的辉煌而骄傲,为是龙的传人而骄傲。再回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鸦片战争的视频片段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百年黑暗”,提问:为什么我国在近代会落伍?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

二是“你爱中国吗?”——“我的中国心”环节。回顾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即百年奋斗历史。用生动视频,包括开国大典、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新四大发明、电影《战狼2》最后片段(中国国旗、中国护照)、港珠澳大桥等,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强国的唯一道路。再列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壮大这百年求索的一件件真实事例,中国共产党以近乎最差的条件,在近代极端危难中崛起,没有让中国在各种巨大灾难中灭亡,反而实现了民族逐渐复兴。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一心只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我用激昂的语气,摆事实讲道理,理直气壮地激励师生。

三是“你愿意中国好吗?”——“我的报国志”环节。观看少年周恩来发誓读书、钱学森坚定回国、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等视频,让师生谈感受,最后使用鼓励性话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激励师生们谈感想,要求大家用实际行动来爱国。

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激发了教师们对创新思政课的热情和干劲,大家纷纷表示:这样上思政课既不抽象,也不枯燥,我们乐于尝试。

2. 创新思政教学,打造思辩课堂

我校注重打造“思辩”课堂,这里说的思辩,即思考辩论,而不仅仅是思考分辨,要创设学生敢想、敢说、敢辩的有效课堂,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应是预目标,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设计,应着重引导学生勤思考、敢质疑、会倾听、善讨论、能发言。这样,教师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合作者、支持者。每节课,不过分追求課堂教学效果的完美,更追求学生知识目标的初步达成、能力目标的逐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落实。我校的思辩教学实验,让学生课堂专注度得到提高,虽然课堂上不同的声音多起来了,教师备课压力加大了,课堂调控要求更高了,但小组讨论热情高涨、发言积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 大力培养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传帮带是促进学校教学水平持续提高的最好措施。为了实施好统编道德与法治(下称“道法”)新教材,我们组建镇道法中心组,由组长带头上示范课。组长刘宜云大胆进行教学创新,为大家展示的三年级“这就是我的家乡”一课,既接地气,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第一环节先由教师当导游,带领学生们在潮语歌曲《潮州有座广济桥》中游览潮州古城;再由学生做向导,学生在组内交流课前找了一些景物资料,课堂上派代表上台介绍,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第二环节,刘老师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旅游照,自然而然从潮州古桥引入北京的卢沟桥,用真实的历史视频点燃同学们的爱国情感。第三环节,刘老师用壮观的港珠澳大桥的图片,激发学生为国自豪以及为国刻苦读书的决心。最后,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一节爱国爱党的道法课呈现在全镇教师面前,启示大家道法课应该敢于创新,农村学生完全可以做到合作探究。通过中心组长的带领,全镇教师们一个个优秀的课堂设计很快就交上来了。

此外,教研中心组还通过课题研究、集体备课、上研讨课等教研形式,努力使教师个人素养及教学团队素养符合要求。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我们都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能力这个目标来制定,例如“通过多种形式找准教学难题”“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等等。

二、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在思政工作的教育实效

学校文化体现一所学校的生活样式,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的品格与品位,关系学校培养怎样的学生。学校德育工作要有灵魂,就必须用文化唤醒学生生命力量,并努力培育学生的思想和灵魂。

学校依托“百年书院”的校本资源,紧紧围绕“书院文化”这一学校文化特色,以“德业并重,和而不同”为核心,提出“做厚德勤业书院人”的口号,逐步形成意溪中心小学的文化品牌。

我们通过对意溪书院历史的挖掘,建设校史室,展示学校的文化积淀。创设校徽、校歌、感恩词、小学生十大文明行为规范等校本文化,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开设书院大讲堂。通过这一平台,邀请知名校友、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培训、教学交流等,大大提高了师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

建设悦读书院。整合学校的图书馆和校级书吧、班级书吧,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每学期还结合阅读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采取手抄报、读书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教育实效

学校注重加强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并落实思政课程,加强对学校道德与法治等思政课程的日常管理,100%落实德育课程计划。每周的主题班会课,均结合上级有关部门的教育宣传要求确定主题,落实开展主题教育,如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邪教教育、禁毒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通过主题教育的扎实开展,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此外,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开展“中国梦”主题系列实践活动。“感思源·立德修身”“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文化”等一系列专题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引起较大反响,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师生思政学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