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起身边的家伙 玩出精彩的课堂
——“自制模拟调光灯”教学案例分析

2020-01-16 02:54
物理之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滑片铅笔芯光灯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19)

1 问题的提出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14章的引入是以小明和小华想设计调光灯为探究背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随着问题的展开,要完成组装调光灯的任务,则必须解决碰到的每一个问题。因此教科书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变阻器的用法,再回归到完成调光灯的任务中来,发现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也就是欧姆定律。在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后,最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设计、组装一盏调光灯,来实现本章一开始就提出的任务。这既是对本章内容的回顾总结,又是对本章知识的具体应用,更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提高,通过具体的实物制作,使得学生感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在操作中取得直接经验并获得愉悦的体验。

自制模拟调光灯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电路的安全问题,要让学生利用欧姆定律的知识来设计合适的电路。其次是自制的调光灯不但要能够调光,而且调光的范围还要够大、够精细。如何利用身边的器材来实现这样的功能?身边能够利用来做变阻器的非铅笔芯莫属,但是铅笔芯的型号很多,应该选择哪一种型号的铅笔芯呢?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在自制模拟调光灯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活动过程

2.1 设计任务,挖掘学生潜能

自制模拟调光灯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设计电路。学生设计的电路一般都是如图1所示,在此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很小时,显然灯泡是不安全的。

师:如果考虑到灯泡的安全,图1设计的电路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生:当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此时灯两端的电压是3V,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所以不安全,因此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图1

图2

师:如图2所示,请同学们计算出此定值电阻最小为多少?

学生算出R1=1.7Ω。

师:我们手边没有1.7Ω的定值电阻,只提供了一根铅笔芯,用它来替代图2中的R1和R,如何在铅笔芯上截取一段1.7Ω的电阻?

此问题的设计思路是想让学生说出先要测量一根铅笔芯的总电阻,然后根据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来截取适当长度,但是学生经过讨论与交流后,又发现了更好的方法。

方法1:在灯泡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那么此时铅笔芯最左端与滑片间的电阻大小为1.7Ω;

方法2: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直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3A,那么此时铅笔芯最左端与滑片间的电阻大小1.7Ω;

方法3:测量出这根铅笔芯的电阻和这根铅笔芯的长度,再根据铅笔芯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的关系,算出R1=1.7Ω的铅笔芯长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动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去验证自己所学的东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实践操作,优选实验器材

笔者提供了3种型号的铅笔芯(6B、HB、2H)给学生,让他们把这3根长度相同、型号不同的铅笔芯分别接入模拟调光电路中,并移动滑片,通过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让学生们判断哪种型号的铅笔芯更适合调光电路?

生:把6B铅笔芯接在电路中,移动滑片时发现灯一直很亮,并且亮度的变化不明显;把2H铅笔芯接在电路中移动滑片时,发现灯的亮度变化很明显,可以从不亮到很亮,但是铅笔芯的可调节的长度短了点,当滑片在大约为全长的四分之三到全长之间调节时,灯是不亮的;而把HB铅笔芯接在电路中移动滑片时,发现灯亮度的变化很明显,而且铅笔芯的可调节长度较长,只是就算把全长接入电路也没有出现不亮的情况,所以觉得最适合的铅笔芯是HB型号的。

师:你们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生:它们的电阻不同。

师:它们的电阻大小可能情况是什么?

生:R2H>RHB>R6B。

2.3 理论分析,寻找真正原因

在接下来的分组测量中,学生们测出了3根铅笔芯的电阻大小。然后让他们分别在这3根铅笔芯上标注电阻为1.7Ω的位置,并讨论交流:为何在调光电路中3根铅笔芯的调节效果不一样,表1为学生的分析结果。

表1

学生的分析情况如下:

(1) 6B铅笔芯的电阻可调节范围太小(0-1.3Ω),所以发现灯的亮度变化不大,但是可以看出它的调节精度很高;

(2) HB铅笔芯的电阻可调节范围增大不少(0-8.3Ω),所以发现灯的亮度变化较大,虽然调节的精度不是很高,通过比较发现HB铅笔芯的效果是最好的;

(3) 2H铅笔芯的电阻可调节范围最大(0-18.3Ω),灯的亮度变化比较大,但调节的精度最差,虽然有16cm的调节长度,但是有大约四分之一的长度是没有用的,此时灯泡根本不亮。

通过测量发现,要让“2.5V,0.3A”小灯泡发光的最小电压约是0.5V,此时电流约为0.16A。如果电源电压是3V,那么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大约为15.6Ω。当把HB铅笔芯接入电路时,因为它的最大电阻为10Ω,所以就算把全长接入电路时,灯泡也不会熄灭。把HB铅笔芯接入电路,它的可调长度最长,所以学生感觉它最适合。如果把2H铅笔芯接入电路,因为它的最大电阻是20Ω,所以当它的接入电阻在15.6Ω-20Ω之间时,灯泡是不亮的。因为有这么一段接入电路时灯不亮,所以学生觉得这一段没有用,是浪费的,因此学生认为2H铅笔芯不合适。综上所述,如果从调节精度上来看,HB铅笔芯确实要比2H铅笔芯好,但如果从灯泡亮度的变化范围上看,2H铅笔芯要好过HB铅笔芯。

2.4 问题成串,拓展学生思维

师:如果增大电源电压,情况如何?

生:当电源电压增大时,对于灯泡而言额定电压还是2.5V,需要串联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更大,那么在现有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它调节情况都是一样的,此时6B铅笔芯可调长度更短了,所以不适合。

师:如果不规定铅笔芯长度,哪根更合适呢?

生:6B铅笔芯,因为其精度很高,可以让灯泡亮度变化得更细致。

师:滑动变阻器为何不选用铅笔芯?

学生也仅仅能说出铅笔芯容易断,其它的则需要给出具体数据,并加以引导。

思考1:选择一个最大电阻是20Ω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与2H(电阻也是20Ω)的铅笔芯进行长度与粗细的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滑动变阻器,发现其电阻丝细且长,认为两者的调节精度相差太大。

思考2:如果把铅笔芯制成与电阻丝同长度和同粗细,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可能是合金丝电阻的多少倍呢?

让学生先猜想,然后给出具体数据。通过实际测量,20Ω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的长度约为15m,直径约为0.65mm,横截面积为0.332mm2;而20Ω的2H铅笔芯长度为0.175m,直径大约为2mm,横截面积为3.14mm2,通过计算发现如果把铅笔芯也做成和电阻丝相同长度与粗细,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约是合金丝电阻的810倍,可见电阻丝的调节精度比铅笔芯高出很多倍,这是滑动变阻器选用合金丝的原因之一。

3 教学反思

(1) 通过“自制模拟调光灯”的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不但实现了调光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对多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比如:选择哪一种型号铅笔芯调光范围更广,精度更高?通过铅笔芯与滑动变阻器的比较,让学生有调节精度这个意识。

(2) 本节课虽然让学生对铅笔芯的选择方面有了很好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用回形针作为固定滑片时与铅笔芯接触并不太好,会出现灯时亮时不亮的情况,如果换作金属鳄鱼夹夹住铅笔芯滑动,又会出现夹断铅笔芯或者滑动不灵活的情况,所以未能选择合适的物体作为滑片是本节课的遗憾。

(3) 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是学生学习电学时的一个难点,在“自制模拟调光灯”的实践活动中,由于铅笔芯特别容易折断,所以学生操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电路故障,因此在这堂课上可以增加电路故障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以加深学生对于电路故障的认识,并加以排除。

猜你喜欢
滑片铅笔芯光灯
阳光补光灯在各种作物上使用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滑片部件专利技术分析
一道图象题的拓展思考
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脱空-碰撞实验分析
铅笔芯电灯泡
黑光灯诱捕法调查昆虫种群密度的几点释疑
带铅笔芯的卷尺
上帝说要有光
电阻变化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类试题小结
笔芯“弧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