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自救:梵·高自画像之割耳朵

2020-01-16 22:12王滋篷河北师范大学
环球首映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贴画自画像印象派

王滋篷 河北师范大学

1886至1887年早期,此时的梵高还未受到印象派②影响,自画像带有深沉、压抑的暗色调。这段时间的梵高的确处在十分压抑的状态,他开始挨饿并接受梅毒病治疗,同时由于拔掉十颗牙齿造成的严重脸颊凹陷,使他只得蓄起胡须来掩盖。1887年后期受到印象主义影响的缘故,出现多幅以头戴草帽为造型的自画像,色调变得明亮鲜艳起来。与之前自画像不同,画中的梵高以农民形象出现,暗示出此时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同年也有一些中产阶级服饰的画像,同样使用印象主义的点彩画法,以光谱中各种单色光组成万物色彩为依据,将单纯的原色色素的点相互组合,使之在人的视网膜中还原成为复杂的颜色。而后在摆脱印象派转向后印象的过程中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说,梵高的风格是东西方艺术合流的结果。而在他众多自画像中,有一幅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是梵高非常著名的自画像,然而割耳朵事件,有人说是由于他对自画像抱有执念近乎崩溃,一时之间愤怒到割下耳朵,也有人说是因为高更……最初高更和梵高同样表现印象主义,后因具有强烈的主观创作欲望,不愿受到印象派束缚,而形成了观点一致但又各具艺术特征的新印象。他们有着相似境遇与对艺术的热爱执着,梵高坚信高更不仅能够成为他的导师,更能成为绘画道路上的挚友。当时的两人恰逢都处在低谷期,高更因为作品无人问津而造成经济十分拮据的状态。此时的梵高与妓女西恩刚刚分开,他所有的对宗教的狂热,和对爱的幻想全盘幻灭。梵高欣赏高更的绘画,同时也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领导般的影响力,幻想着在高更的领导下,开创一个新的艺术盛世。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同住,随着梵高的病情愈加严重,两位性格固执的艺术家开始不断地发生争吵,在一次激烈的争执后高更愤怒离开,一去不回,梵高因此归咎自己并割下右耳,这也成为艺术史上惊人的自残行为。然而事后,梵高试图多次向高更求和都被拒绝,原因是高更担心鲁莽偏执的梵高之后还会做出更加危险的事情。

次年梵高便创作了这幅割耳朵后的自画像。画中梵高身披绿色大衣,头戴蓝色帽子,白色绷带厚厚地包裹着凹陷的双颊,眼眶深陷,能看出梵高忍着割耳朵的疼痛却故作镇定,表现出他内心渴望与病魔抗争的欲望。眉头紧皱双唇紧闭,透漏一丝在与高更争执后的自责与愧疚。身后取景室内一角,不同于早期其他画像中纯色背景的使用或点彩技法的点缀。身后的左侧是一个画架,表现他对绘画的执着与坚持,而绘画也是当时他唯一可以享受自我,忘记病痛的事情;右侧是一幅贴画,贴画中表现的是一名女子与一名男子的室外场景,室外阳光明媚草木茂盛,从贴画内容能看出梵高对生活的态度并不是颓废的,也向往着与亲朋好友相伴的快乐;最右侧露出蓝色门框,与梵高帽子的颜色相做呼应,衬托他此刻压抑的心情。同时门这一物体的介入也暗示出梵高想要走出这扇门,进入外面的世界,期待打破郁闷情绪的想法。画中墙体上明亮的黄色丝毫没有抢走人物的光环,相反,衬托出饥黄而塌陷到扭曲的脸,与绿色大衣构成和谐的景象。

这幅割耳朵后的自画像继承了梵高后印象画派的风格,绿色大衣与梵高刻意描绘绿色的眼球以及背后贴画的绿草相互呼应,坚定的眼神目视前方,努力克制住割耳朵后的疼痛,强调出对生活的信念与坚定。面部与背景的明黄色相互呼应,饥瘦蜡黄的脸颊在厚厚的绷带包裹下显得更加凹陷,这与早期自画像中俊朗有活力的形象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蓝色的帽子与蓝色门框相互呼应,帽子上蓝色的使用正是梵高忧郁的表现,而窗外绿色点彩又象征着生活仍有一丝希望之光。

紧蹙的眉头、向前倾斜的额头、高挺有力的鹰钩鼻,在突起的颧骨衬托下显得更加塌陷的脸颊,坚定的眼神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印象。这是梵高在内心中进行精神自救的真实佐证,成为体现人物特征的一面镜子,而他在创作这幅画像的时候更是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毫不遮掩的向大家展出自己的缺陷和弊端。梵高的一生创作了太多幅绘画作品,可直到他久别人世后才得到社会的肯定。悲惨的艺术生涯中,他一直饱受精神和疾病的折磨,绘画是让他唯一觉得快乐的事情,他在其中找到了解放精神和释放情感的方式。可以说,绘画是梵高在精神折磨中自救的一种方式,他在不停地创作中寻找自己、解释自己。庆幸的是,梵高在这幅画像中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似乎重拾希望向美好前进。

注释

①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1890年),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先驱。

② 印象派:19世纪70年代画派,代表画家莫奈、马奈、雷诺阿等。

猜你喜欢
贴画自画像印象派
五月·自画像
贴画送给好爷爷
「印象派画家」金农
布贴画欣赏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有趣树叶贴画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贴画争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