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2020-01-16 22:12玛依努尔木明新疆大学出版社
环球首映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出版社传统

玛依努尔·木明 新疆大学出版社

一、引言

随着新型媒体的日趋成熟,给传统出版运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要想在行业市场中永葆生命力,就应当保证出版社运行更贴近市场。这对高校出版社的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编辑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关注出版策划、运营及管理,实现出版社的良性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

(1)编辑技术能力与水平低下。目前,就出版社发展而言,出版发行的传统模式已落伍于时代,已经难以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化工作要求,求变求创新已成燃眉之急。尽管我国诸多发展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转型发展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不少出版社仍然在观望当中,难有实质性进展。由于未能系统掌握先进的编辑技术,盲目依赖传统编辑技术转型,已经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当中。甚至于对转型工作,不少出版社理解也很粗浅,盲目认为只是将传统纸质出版简单过渡到电子发行。再者,得不到先进编辑技术的有力支撑,唐突地走传统转型险径,势必导致风险,陷入效益连年亏损的窘境,难以自拔。(2)编辑核心纲领匮乏与目标不明确。伴随时代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现有的出版模式已身陷囹圄,在巨大转变面前显得手忙脚乱。究其根由,关键在于缺之系统的工作思路,不仅工作目标不明确,而且像工作纲领这样的核心问题往往得不到高度重视,导致编辑工作处处被动,整个工作如同一盘散沙,工作的盲目性表现无处不在[1]。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对策

(一)形成网络思维发展观念

在互联网上,传统的观众和读者不再是接收信息的被动方,而拥有了积极选择的权利。出版社要分析用户习惯、用户需求、生产资料,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带来良好的内容,在用户中推广服务理念。知识服务商要形成用户心态,把书籍看作产品,用户能不能接受书的风格由编辑决定。编辑应升级顶层设计能力,产品应当能够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创新必须实现现代化发展,积极查明用户隐藏、多元和复杂的需求;审校应加强专业培训,充分考虑和利用跨学科专业知识,进行多层次的用户需求分析,培训年轻的作者,产品方向应通往创新发展之路。在生产内容、经营产品、销售产品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了解用户的思维方式。

(二)塑造编辑敬业精神

不同的人员编辑思路与工作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及时总结整理多元化编辑文化十分必要。编辑文化的建立,其作用尤在于编辑人才系统培养方面,不但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借助编辑文化的完善加强,同样有益于编辑工作者对自身的理性认识,对比之下有哪些不足,哪些方面可以取长补短,纳为己用,并以此达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强调的是一种忘我的敬业精神。出版社编辑工作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事必须要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要将敬业精神培养纳入到议事日程上来,让每一位编辑工作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时刻以创新争优为己任,这样,一个出版社才能凝聚每一份积极的力量,才能确保全面工作向好发展,整体上台阶[2]。

(三)提高编辑人员综合素质

新时期,出版社要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与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就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编辑,以年轻视角衡量并判断市场发展动态。同时,要关注年轻编辑市场意识的培养与引领。青年编辑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创新,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书籍编辑创作中,不断丰富图书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在信息时代,青年编辑的迫切任务就是学习与提升,掌握更多与书籍出版发行相关技术,努力打造新颖独特且吸引大众的出版活动,更好地顺应市场需求,实现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文化即生产力,在这个改革创新的数字时代,传统出版必须明确界定文化生活定位和文化使命,积极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掌握数字时代受众的特色,以此作为立足点、作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模式,从容地思考和研究,建立综合出版社,加强传统和互联网出版的相互联系,为高校学生提供精神营养,满足高校学生的精神需求,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出版社传统
敬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我等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意识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石油工业出版社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