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6 07:40贾永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

贾永强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初等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探索精神的培养.鉴于此,现阶段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对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以提高学生知识理解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数形结合教学方法的引入实现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图形或者示意图的形式,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和对知识的记忆力.通过实际教学发展,该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围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展开讨论,为数形结合思想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

根据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力求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现阶段,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都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让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方式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制订合适的学习方案,带领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不仅形成数学学习意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数形结合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传统教学创新和改进的

思想.“数形结合”,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和“图形”,具体来说,就是找到数学知识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将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形结合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小学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一方面,其丰富、生动的知识呈现形式更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相对于文字,图形能够带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更能激发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思想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解决各类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

在较长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有效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同时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身心还处在发展时期,一旦遇到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问题中包括难以理解的逻辑思维问题,教师应积极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知识时,教师应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掌握和理解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从而延伸到简单图形面积的计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面積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通过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初步建立度量意识,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面积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入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如使用一张面积较大的红色纸,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法,裁剪出不同宽度和长度的图形,进而对不同图形进行面积计算.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降低难度,使学生在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制订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知识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借助文字、表格以及图形正确表示数据.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引导工作,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数形结合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时展现良好的兴趣,会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课堂上,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应突显数学教学的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时,教师应在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理解,为后续的小数四则运算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该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认识、会读以及比较小数的大小.与原有的数学知识学习不同的是,教师借助数形结合思想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加深对小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简化概念,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难点

尽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尤其是理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习抽象性的知识时,会 产生畏难的负面心理情绪,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为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对抽象性知识进行简化,帮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该节知识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二是在认识时针、分针的过程中,理解拨一个具体时刻的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三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另外,此次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时针、分针间的运转关系,以及认识整时刻的方法.

四、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数学作为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重点学科,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为提升计算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都不愿意进行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教师应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欲望.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该节知识的教学目标为需要学生运用直观的手段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空间内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计算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如班级内有3种颜色的植物,其中红色植物有15盆、黄色植物有10盆、绿色植物有20盆.此时,教师可为学生组合不同颜色的植物,并向学生提出整数加法计算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内进行计算.在学生进行计算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多种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探讨的方法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此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题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理解能力的同时,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题型中,应用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通过复杂的文字向学生描述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在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对题型中所表现出的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维,进而提升解答效率以及正确率.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时,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并由整数知识扩展到分数知识,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分数概念,从而为学习其他分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和各部分名称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中秋节分月饼为例,要求学生将一块月饼平均分配给家人和自己,从而理解平均分配的分数知识.

六、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点

(一)适度原则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数学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空间,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尤其是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以适度为原则.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加以区分和归类,哪些是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哪些是可以直接讲解的,哪些是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这些是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分析和明确的,从而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不应对所有知识一概而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而且会造成原本简单的知识复杂化,达不到预期效果,形成过犹不及的局面.

(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要想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数学知识与图形转换的顺畅,而不是在学生完全没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盲目开展数形结合.例如,数学教学中周长、面积、图形、分数等知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更是数形结合作用充分发挥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共同点就是概念比较抽象,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需要学生对概念有一定的掌握.教师在基础知识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打通知识学习中的阻碍.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思想是对教学的有效补充,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形结合这个工具,使其在最适合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果.

(三)帮助学生意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

数形结合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依靠教师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而接受程度与学生学习效果成正比,也就是说学生一旦发现某种学习方法能够极大提升学习效率,那么他们自然会愿意接受.而学生接受这种学习方法的基本途径还是课堂教学,教师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充分发挥,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数数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在教学中,并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通过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用和价值,从而使学生认同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曹红涛.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29.

[2]王静.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3(11):82-83.

[3]袁艳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3):21-22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