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彰显高中数学理性之美

2020-01-16 07:40缪亦男祖晶晶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缪亦男 祖晶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就不能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查,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学生能否通过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灵活变化自己的教学形式,才能有效满足教学目标.数学学科较为抽象,教学方式也比较灵活,这就更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构建高效课堂彰显高中数学的魅力.因此,本文从加强思维训练、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实践能力、设计课堂练习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彰显高中数学理性之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整个初中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纵观过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题海战术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尽管让学生能够对题型的熟知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无法有效地把握题目背后隐藏的知识,不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大量的题目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抵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必须做出转变.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及时地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案,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此,笔者将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分析几点心得,希望能够帮助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让学生能够有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加强思维训练,构建创新课堂

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知识点间的关联,达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都提升的目的.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突破性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把创新意识加入到教学模式当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构建创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点时,教师传授完基本知识点之后,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并以课堂提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发散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归一,而是要提出多方面的探究性题目,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鼓舞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教师说:“对于不等式-2< x2-6x+12 - x2-8x+19 <2 这道题目,除了利用传统的解法,同学们还能用什么方式解出来?”一名学生说:“先将题目中的不等式转化为| (x-3)2+3 - (x-4)2+3 |<2.”教师说:“对,但是这个是传统解法,再开动脑筋想一下.”另一个学生说:“令y2=3,进一步化简为| (x-3)2+y2 - (x-4)2+y2 |<2,然后我们可以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教师说:“这个方法很好,同学们根据双曲线定义可以判断不等式的点(x,y)在(x-3)2- y2 3 =1两支,就可以将其转化为不等式组,从而得出解集.”一个男生说:“通过计算可得这道题的解集是{x|3- 2

了传统的解题思路,留足了时间让学生思考,帮助了学生另辟蹊径,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了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目的.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数学情境

生活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活当中有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题目内容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数学情境,在引导学生解题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激發学生想象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比如,在“统计概率”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将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要推动者,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情境,辅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探究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学校班级学生的男女比例或者同一年级当中,男女生的比例,乃至全校学生的男女比例”等,这样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进行学习和分析,并且学生通过自己收集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总结对于相关的知识会有一个更深的印象.同时,教师利用生活化的题目导入课本知识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够突破学生原有的知识层面,使其从一点向四面八方发散式思考,并通过传统知识和新型观念的重新组合,可以使学生寻找更新、更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教师引导学生课下统计并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题目,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升了.因为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也运用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可以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开拓学生的想象力,为空间立体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师生互动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教育部门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建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建立师生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知识海洋中提高实践能力.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交流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自主实践探究,利用创新思维解题,从而营造一种热爱学习的氛围.教师利用动手操作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知识点时,为了在总结柱体和锥体的知识点时使学生可以更快吸收,教师可以采用互动的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进行课题提问:柱体和锥体是一样的吗?同学们看看书本的图案,告诉我可以怎么区分?”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三棱锥有四个面,每个面是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顶点都可以作为三棱锥的顶点,我们可以用顶点来判断锥体.课本中的圆柱、球都是旋转体,都是由平面图形绕对称轴所在直线旋转成的,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底面进行柱体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锥体和柱体的几种样子,最后进行总结:从大的范围看,棱柱和圆柱都有两个平行的底面,它们统称为柱体;棱锥和圆锥有一个顶点和底面,它们统称为锥体.教师利用互动的模式总结知识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践活动的素材,建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创造符合学生学习的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设计课堂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在课堂知识点传授后可以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的练习需要具有探究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一门科目,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会对知识感到索然无味,也就无法认真完成课堂练习.所以,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上要注重与学生贫乏的知识点的衔接,创造新颖的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对于常见且典型的错误及时指出,并针对学生吸收知识点的差异程度进行因材施教.

比如,在进行“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探讨时,教师应带领学生研究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关联的知识点.教师说:“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于点、线、面所构成的物品不会感到陌生.下雨时的雨滴、生物细胞是由点构成的;棋盘中的横线和竖线、操场上的双杠是由线构成的;教室中的课桌面、广阔的草原、平静的湖面是由面构成的.本节课结束后我将设计课堂练习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培养同学们言之有据的思考习惯.”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设计了几个探究性课堂练习,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说:“先布置一个特别的作业,首先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试试这样的垂线画出的线段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样探究性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得出很多种答案.教师应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一名学生说:“我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就能画出垂线.在画线过程中我结合今天知识点可知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教师说:“很好,从这个题目可得出: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接下来同学们拿出一把直尺,将直尺置于桌面上,观察直尺放置部分是否透光?”一名学生说:“不能透光.”教师说:“是的,我們通过透不透光可知桌面是平整的,从中可以得出点、线、面之间哪条公理呢?”一名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是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上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教师通过设计课堂探究性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也针对性地复习了数学知识.教师利用课堂设计练习并评讲的形式,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以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辅助学生学习,使其能够通过高中数学课堂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将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奉为圭臬,因为只有教师重视教学课堂要具有效率化,才可以促进整个素质教育扶摇直上.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当成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不是急于求成,应当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习能力.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依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一些有利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赵迎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6):62-63.

[2]李昭.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未来英才,2015(9):114.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