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16 07:40张文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张文华

【摘要】随着2010版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优化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指导目标.农村初中生只有掌握了科学、准确的数学概念知识,才能够不断应用这些知识,如此,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学懂数学概念,弄透那些抽象的初中数学概念.据此,本文基于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分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各位乡村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2019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规划课题《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345)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初中生的概念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部分学生不重视概念学习,缺少正确的学习态度且不注重方法与经验的总结,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概念学习能力难以提高.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基于实际学情选用适合学生的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本文据此进行分析,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请参照初中数学教材(新人教2010版).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不足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态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可以将客观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有效反映出来,可以将数学空间形象的本质有效反映出来.学生在构建数学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均将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因此优化概念教学也是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要能立足实际学情,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情况与发展需求科学设计概念教学环节,合理选用概念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不是十分科学合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还存在些许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概念教学目标不准确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思维、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等为概念教学目标,在教学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与发展.但实际上,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比较注重背诵和记忆,而不重视分析和理解.在教学时,教师一般根据教材对概念做简单讲解,然后就让学生自己背诵以便能在考试中正确运用.但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概念时重在思维上的推断与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不重视学生的自主理解,只是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讲解并将其背诵下来.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決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还会遏制学生思维、思想、创造性等的发展,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概念教学过程不科学

在概念教学中,多数教师会简化教学过程,通常是对概念做字面意思上的讲解后就直接讲解案例.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以教学结果、学习成绩为导向而非以学生学科素养为导向.教师关注学生对概念的记忆、背诵与应用情况却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不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学习数学概念才是科学有效的等.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于他们找到匹配自己的概念学习法,不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容易将学生的思维、思想模式化,难以培养出具有强大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才.

(三)概念教学方式不合理

农村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式不科学、概念教学注重形式而轻视实质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追求教学形式、方式的多样性,如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等,而不关注概念本质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深度不够,因而教学效率低下.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基本方法

(一)科学引入数学概念

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引入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只有为学生科学引入概念,学生才能准确理解概念,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与提升.在引入概念时,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如结合概念的现实原理为学生引入数学概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周边事物或模型,当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特征,产生感性认识之后,再引导正式学习数学概念.除此之外,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具体到抽象的方式为学生引入数学概念.众所周知,具体性、抽象性是数学概念的两大基本特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紧紧抓住概念的特征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概念,准确掌握概念.教师在引入数学概念时可先从概念的具体性切入,之后逐步深入到抽象层面,最后让学生将概念的本质特点抽象、概括出来.数学教师也可采用类比法给学生引入全新的数学概念.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些概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容易混淆.那么,教师就可通过对其中一个概念的分析引出另一个全新概念,在类比分析中让学生准确掌握概念的含义与特征.

为保证概念引入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引入概念时,教师应当把握以下要点:一是引入概念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不能突然引入一个全新的概念,这样会加大学生学习难度;二是引入概念时尽可能按照以旧引新的原则进行,做好概念引入过渡段的工作;三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案例来引入本节课所学的概念,以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主观察、分析、抽象与归纳.

(二)全面准确讲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精炼且寓意深奥,然而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有限,在缺少引导的情况下很难准确领悟概念的各方面价值与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能认真做好概念的讲解工作,对概念进行辩证性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从而让学生准确、深入理解概念,同时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打好基础.在讲解概念时,教师可运用变式教学法,即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正面角度分析理解数学概念,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通过结合已经认识到的反例来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该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初中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与认知,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使用多种思维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巩固与应用数学概念

当一个数学概念形成之后,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记忆牢固、理解透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数学概念的巩固与复习,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有效应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一般情况下,帮助学生巩固数学概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正误辨析,即当完成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之后,要及时地进行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第二种,加强充分性的应用.例如,当需要判断某一事物是否符合某一数学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详细分析每一个数学概念中的所有条件,只要缺少一个,或者举出反例就可以判断这一事物不符合这一数学概念.第三种,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与联系.第四种,利用新概念来进行旧概念的复习与巩固.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这一单元内所有数学概念的总结.除此之外,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概念教学定义为书面上的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案例中运用数学概念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让学生深入数学概念的内核,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含义,从而真正掌握概念的正确用法.

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体策略

(一)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信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综合发展.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易事,需要师生双方的高度破诶和与参与.

以“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為例.第一,教师需要依据“人本”教学理念的思想指导,通过引入和使用音视频资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例如播放微课“一元一次方程介绍”“方程与生活”等,并附上方程的文字说明以体现一元一次方程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方程在解决生活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买东西”“测距离”“算速度和时间”等生活实例正确解读方程概念.如此,学生就能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的数学概念.

(二)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学习方法的总结

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可知,学生数学概念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注重经验与方法的总结与积累,不注重学习与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知道下苦功夫、笨功夫,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做深入剖析与全面评价,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树立起新的学习观,让学生在细节处弄懂数学概念.

以“直线、射线、线段”教学为例.关于“线”的概念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以按照光线、丝线来理解“线”的样子.但是对“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数学概念的片面理解却很容易让学生在做题时出现理解错误,比如线段和直线哪个能测算实际距离?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在哪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将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完整表述出来,并在其中标注、拓展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线段是两端都有终点,直线是两端都没有终点,射线是一端是起点而另一端没有终点.

(三)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

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概念不重要或很简单,往往在态度上表现出对数学概念学习的不重视.对于学生这种不良的思想认知,教师很有必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发现数学概念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学习呢?

以“函数”教学为例.教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正视函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阅读与思考 科学家如何测算岩石的年龄”入手,先让学生了解数学函数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再通过真实的函数题目说明函数的概念.此时,教师需要进一步深入,从函数概念入手解读不同函数的概念,例如什么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教师拓展得越多,学生就能了解越多的数学概念知识,对数学函数概念的理解也就越细致、充分.

(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自我学习认知的培养

研究与实践证明,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会影响其学习,部分学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不能准确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缺陷与不足,并且对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存有怀疑与抵触,最终导致学习情况得不到改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以“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这节课中涉及了非常非常多的数学概念知识,比如普通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数学概念.但是,有的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候却表现出了另一种状态——认为自己能通过死记硬背就能记住这些概念.其实,单纯读背这些概念不仅非常困难,而且效果不好.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教师应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意识和认知,告诉他们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知识的科学方法(比如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在适当的时机可以通过“挫折教育”和“认知教育”让他们有所改变,这样能让他们重视这些科学的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和应该注意的点,从而提高数学概念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初中生概念学习能力不够强的根本问题,并从数学学习方法总结、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学习态度培养、自我学习认知培养等这几个方面,全面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兴趣和意识,从而提升数学概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莫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8):100-101,124.

[2]彭瑞娜.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新智慧,2018(30):98.

[3]顾慧玲.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才智,2018(9):34,36.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