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影响研究
——以财会专业为例

2020-01-17 07:04姜雅丹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工学财会校企

姜雅丹

(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武汉 430000)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在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中的必要性

1.1 体现出财会专业的教育本质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教育本质在于将工作与学习在更科学、更系统化的范围内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对独立学院职业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呈现,同时也突出独立学院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职业特色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有助于拉近企业与人才之间的需求关系,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效合作。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中,主要是以就业为最终的职业道德教育导向,进而满足财会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

1.2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使财会专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完成了专业知识理论的基础学习任务后,就可以将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与实践学习成绩的共同提升。可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内涵来构建符合财会专业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由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属于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而形成灵活多样的综合型财会专业职业能力教学体系。

1.3 确保实践与理论的相互结合

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理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践过程应以检测理论基础为目的,从而实现以学习为基础,以思考为关键,以实践为根本的新型独立学院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2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念构建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2.1 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多元化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是要考虑到其多样性、综合性、流动性等实践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以及综合职业技能,以达到实践教学的培养目的。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财会行业工作标准》为依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突出财会专业在未来工作中的前沿特点,并依据各方综合因素来完成财会专业的多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2 打造校企实践合作平台

可围绕课程核心内容来打造适合财会专业的校企实践合作平台,将财会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生动地让学生体验到岗位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可通过体验式教学、环境式教学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独立学院应精准找到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并在目标导向下不断探索合作之间的持续发展机制,构建校企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2.3 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

应根据财会专业的教学特点来构建实训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并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生产实践学习、专业调研考察,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财会岗位的深刻认识,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

2.4 优化专业师资队伍

在独立学院的财会专业师资队伍优化中,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实践教学,可增加相应的岗位精英与专业教师,并在校内开展企业顶岗实践教育模式,形成以实践技能为主的财会专业课程。

2.5 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会计委员会中建立职业培训和职业晋升的课程。学校在校内生产性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的理念是积极的,通过专项培训、知识理论和实践教学为财会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知识体系框架。这有利于逐步完善内外部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使学生、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3 结语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念的独立学院通过构建财会专业多元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校企实践合作平台,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大纲,不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来保障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与统一性,以此来促进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工学财会校企
盐工学人
——宋辉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