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竞争力:缺什么不补什么

2020-01-17 08:56中人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广告设计木板小张

文 中人

成功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盖洛普名誉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在与他人合著的《飞向成功》一书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大意是,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偏科。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他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但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看了这个故事,相信百分之百的人都要笑话兔爸爸、兔妈妈和老师,小兔子根本不是游泳的料,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学会游泳的。可是笑过之后,心情就不轻松了,我们何尝比它们更聪明一些呢?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说起来谁都明白,但一到现实中就糊涂了。家长对待孩子,希望他什么都会;老师对待学生,希望他什么都会;我们对待自己,仍然希望自己什么都会。

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其实,在当下的职场竞争中,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领导者或老板,究竟是需要具有某方面专业特长的人才,还是需要似乎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的“万金油”呢(也有人谓之通才)?究竟哪一类人能为企业或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呢?相信明智的领导和老板并不难做出选择。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教育界,包括部分职场中人都奉行所谓的“扬长补短”,并用木桶装水理论来论证“扬长补短”的重要性: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于是乎,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些职场中人也片面地注重所谓的知识结构全面、能力多元化,而往往忽视了自己是否真正具有企业和岗位所需要的一技之长或学有专长,更具体地说,是否具有超出其他员工的专业特长和能力。

某眼镜生产企业员工小李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李供职于某眼镜企业已将近10年,作为企业的广告设计师,同时还兼管办公室的事务性工作,可谓一岗多职,多年来一直忙忙碌碌。也许是因为事务繁多,但更主要的是小李对自己的职业和岗位缺乏规划,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他的广告设计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而是一直原地踏步,其他工作也是忙于应付,并无显著业绩。前不久,公司主要领导易人,又逢公司新产品推出,需要大力宣传,于是新任领导要求广告设计必须打破以往的俗套,要提高创意和设计能力,结果尽管小李绞尽脑汁、几易其稿,依然离领导的要求相差甚远,于是领导和主管对小李的广告设计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恰好此时又有一个广告设计人员小张前来该企业求职,领导就让小张在3天之内设计出一个创意新颖、制作别致的广告样图。3天后,小张如期交稿,大获领导好评。最终小李因为业务不精被解除了合同,小张接任了他的广告设计师岗位。

在上述案例中,咋一看,小李的被解聘似乎有点冤枉,因为是公司派给他多项工作,导致他日常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广告设计,但归根结底,主要问题在于小李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岗位和工作的主次之分,没有利用一切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成为在广告设计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这才是他职场竞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小李原本具有广告设计的专业基础,若职业规划清楚,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是完全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设计人才的。

看完小李的职场故事,身处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人,究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笔者看来,与其撒胡椒面式的缺什么补什么,以所谓的“扬长补短”的方式,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消耗在不熟悉、不擅长甚至压根就无法适应的领域,还不如奉行“扬长避短”的原则,将主要精力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企业或组织最需要的方面,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企业或组织创造最大的价值。因为扬长避短更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更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猜你喜欢
广告设计木板小张
基于视觉传达艺术的地铁站广告设计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互联网发展对广告设计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巧妙的奉承
有缘人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谁逗谁
榆次地区广告设计中汉字造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