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小策略
——链接式教学

2020-01-17 21:44哈尔滨市大同小学钱宇波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稚子汪伦落日

哈尔滨市大同小学 钱宇波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相对都比较简单,多数只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对理解其深层涵义没有过多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有必要链接一些相关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全方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那么,怎样进行链接呢?

一、链接相关古诗,促进阅读理解

链接相关诗句,解疑释惑。

链接相关的诗句,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帮助理解新诗新句。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一诗时,我们可以链接学生以前学过的《小儿垂钓》一诗。诗中“蓬头稚子学垂纶”中“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幼儿。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稚子弄冰”中的“稚子”也是小孩子的意思,“稚子弄冰”就是小孩子玩冰。

再如,在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一句时,我们就可以把学生学过的古诗中带有虚数的诗句链接出来,帮助理解。可以链接: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三句诗学生都学过,这里的“百尺、千尺、三千尺”都是虚数。通过这样的链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三万里”也是虚数,形容黄河很长很长。以此类推,“五千仞”是形容很高很高。

链接相关古诗,学多学活。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说,诗是“根情苗言”,意思是诗文只是提供一个感受的基础。小学课堂对古诗教学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古诗,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围绕一节课的重难点链接与本课相关的古诗,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延伸课堂文化。

链接同一诗人的诗

讲《稚子弄冰》可以链接《宿新市徐公店》《舟过安仁》《闲居初夏午睡起》这三首杨万里的诗。从诗的语言风格方面入手,介绍诗人杨万里及其地位、成就。

通过这样的链接,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课堂上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主动,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增加了学生对诗的兴趣与感悟。

链接同一主题的诗

例如学习《赠汪伦》一诗,可以链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形成“送别组诗”。在重点学习《赠汪伦》后,引导学生比较四首诗的异同点。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四首诗主题相同,描写的都是送别,但送别的方式不同:《赠汪伦》是“以歌相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相送”,《送元二使安西》是“以酒相送”,《别董大》是“以话相送”。最后,学生总结得出诗人是“以情相送,以心相送”,情真意切,升华主题。

整合主题相近的古诗,还可以是同一景物、相近语言、相同情感、相同表现手法等,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以点带面,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二、链接生活原型,把握古诗意义

链接生活场景,理解古诗意义

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链接到古诗学习之中,让学生领悟古诗的内涵。如,教学《村晚》一诗时,根据诗中“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一句,先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青草茂盛、池水高涨,落日青山倒映水中的景象。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这样的视频或图画,让学生沉浸在古诗所营造的场景之中。之后,教师引导说:“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在池塘边惬意地散着步,远望一轮红红的落日衔在山间,这样的场景,你们最先想起的诗是哪句?”学生根据前边的铺垫,都能够第一时间想起“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句,就这样,教师通过将现实场景链接进古诗之中,促使学生在涵咏语言、想象画面中融入自我、沉潜体验,获得美感。

链接生活经验,理解古诗意义

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古诗作为语文教学的分支之一,应该有一个宽泛、灵活的空间,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当作辅助理解的“大辞典”,创设灵动丰富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回归生活是古诗教学的一大突破。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诗时,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当中看到的山石的形状是相同的吗?有的学生说自己游览黄山时所看到的奇石,正面看像老人,侧面看像巨兽。还有的学生说,在游览张家界时,在山脚看到山峰像巨柱,登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色却是连绵起伏的山岭,这时教师顺势引导,是因为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这种情况就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来形容。

总之,无论链接什么内容,在哪里链接,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小学高年级应当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串联,注重初小衔接,成体系地介绍古诗的写作手法和创作规律,站位高远,更多地关注诗法和诗境,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古诗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稚子汪伦落日
真火锤炼稚子心
赠汪伦
大漠落日
落日
落日
泪别汪伦
多喝水
小儿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