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

2020-01-17 21:44哈尔滨市工农兵小学刘庶民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龙洞游览景点

哈尔滨市工农兵小学 刘庶民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总结梳理按照游览顺序和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2.能按顺序说出游览路线,能按顺序介绍一处景物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能总结梳理按照游览顺序和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能按顺序说出游览路线,能按顺序介绍一处景物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能按顺序说出游览路线,能按顺序介绍一处景物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几张图片,这是老师从一套书中选取的。(课件出示《莫可可看世界》绘本图片。)这套书就是一个叫莫可可的小朋友到世界各地旅行时,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旅行日记。我们班的图书角中也有这套书,大家喜欢吗?为什么?

是啊,从这套游记书中,我们跟着作者看到了世界各地的风景,真是大开眼界!其实,我们也可以像这个作者一样,把自己看到的风景写下来,既能与他人分享,又能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一举两得!那怎么写游记呢?

刚好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读了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从中学到了游记的写作方法,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二、阅读交流平台,梳理写景物的方法

1.同学们,请阅读“交流平台”,说一说怎样按一定顺序写景物。(板书:按顺序。)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我们发现,这是移步换景,就是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写到哪里。

3.《海上日出》按太阳变化顺序写: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发出夺目的光亮。这是站在一个位置定点看,看事物的变化。我们以前学习的《观潮》也是按照事物变化顺序写,但也是不同角度看:远看、近看。同时,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午后一点左右”等,使景物变化更加清楚明白。可以先写景物,再写感受或相反。

4.作者是怎样重点写特别吸引人的景物呢?

①《海上日出》抓住太阳的变化来写。写出了太阳的位置、形状、颜色、动作、光亮等,运用修辞方法,使读者眼前有画面。写了观看的人的感受,进一步突出景物的美。

②《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与内洞之间的孔隙,由外洞进内洞的过程先写了看到的,再写感受。

5.还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课外阅读中的收获。

三、初试身手,为习作做准备

我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写景物的方法,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学会运用。

1.画好路线图。

说说画路线图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先在示意图上画,并且把要经过的地方写下来。注意要按顺序写,不要有重复的地方。(学生在教科书第69页的示意图上画路线。)

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参观路线,注意设计路线的合理性。

2.学习表达景点之间的转换。

去这么多景点,想要说清楚顺序,还要说清楚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过渡。怎样说呢?

①联系《记金华的双龙洞》过渡句。(课件出示。)

这篇课文中描写的景点是怎样过渡的?加入方位词,写出地点转换。

②请同学们看书中的泡泡。

学生讨论得出:在发生地点转换时,可以直接写出目的地,写出起点和终点。运用合适的动词,比如“穿过、登上、沿着、坐在”等来说出位置的变化。

③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先在小组里说,说的时候,每位同学都要按照自己刚才所画的参观路线说清楚每个景点的转换。最后全班交流。

3.明确表达要有重点。

出示第二部分: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选取一处学生比较熟悉的附近的景物共同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按什么顺序写。

讨论交流,得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细节:

①运用抬头看、平视、俯视等多角度观察并用方位词连接句子。

②观察要多种感官齐动员,看到的形状、颜色;触摸到的手感;鼻子闻到的气味;耳朵听到的声音。

③观察变化的景物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比如花坛里的花,可以从风吹过来发生的变化这个角度写。

4.动笔练习写这个片段。选取有代表性的练笔进行简单点评。

5.再试身手写景物。

按顺序写一处自己观察的附近的景物。(可以课后点评交流或讲习作例文时对照修改点评。)

四、总结

我们要学习的写景物的方法,可以“移步换景”,也就是按照参观游览顺序来写,把景点之间的转换过程说清楚。如果是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景物,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把景物写下来,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观察,加上自己的感受。

猜你喜欢
双龙洞游览景点
游金华双龙洞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美术馆游览指南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随着脚步看风景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