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鞋》教学设计

2020-01-17 21:44哈尔滨市经纬小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学小标题芦花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 林 杨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学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雪屑”的意思。

2.了解用空行表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与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点: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与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准备:课件、预学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识作者

1.出示芦花图片。这些毛绒绒的、蓬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是江南水乡常见的事物,也是小说《青铜葵花》中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生活的大麦地中,承载着希望的一片芦花,用它也能制作芦花鞋。

2.出示芦花鞋图片。看看芦花鞋给你什么感受。预设:好看、暖和、舒适、像鸟窝……

3.走近作者。说说对《芦花鞋》的作者曹文轩的了解。出示作者简介。

二、借“预学单”,学生字新词

1.结合“预学单”在小组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理解了哪些词语。

2.重点指导:“屑”——见过“雪屑”吗?出示图片,雪的碎末就是雪屑。木头的碎末叫做“木屑”,纸的碎末叫做“纸屑”。“不屑一顾”里“屑”还是“碎末”的意思吗?

三、梳理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1.课前收集同学们的预学单,发现很多同学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说说依据是什么。预设:课文中有三处空行。

2.《小英雄雨来》里用序号划分段落,《我们家的男子汉》直接带有小标题,芦花鞋中用空行来划分段落,记住这些特点就能帮助我们很快速地把长文章划分成几个部分。

3.课前收集学生预学单。课上展示有代表性的小标题,说说用什么方法概括的,喜欢哪一种。

师生共同梳理小标题:做芦花鞋——冒雪卖鞋——不涨分毫——脱鞋追客。

4.借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读小标题,你发现是什么顺序?预设:小标题是按照“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来写的,这也是文章的写作顺序。

(2)结合着小标题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5.学习以“线索”起小标题:课件出示《青铜葵花》的目录。目录相当于作者给这部小说各个部分起的小标题,读读目录,说说发现了什么。

作者在起每一章题目时不仅字数相同,而且都是以事物为题的。模仿目录,以芦花鞋这一事物为题起小标题,同桌合作完成课文示意图。

组织汇报,共同梳理:编芦花鞋——卖芦花鞋——买芦花鞋——脱芦花鞋

6.组织学生整理自己喜爱的小标题,写在空行处。

四、合作交流,品析感悟

1.快速默读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并做做批注。

默读指导:要选取你印象最深的部分研读,其他的部分可以采用浏览、跳读的方式处理。做批注时除了可以把画的句子与上下文进行联系,也可以把相同内容的句子放在一起,这样谈体会就会更深刻。

2.汇报交流“芦花鞋”相关句子。

(1)“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①交流预设:芦花鞋给人舒适温暖之感。

②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读出来。指名读,师生配合读。

(2)你还对哪些描写“芦花鞋”的句子印象深刻?

①学生汇报“芦花鞋”制作过程,重点抓住“上等”“均匀”等词,体会制鞋讲究。

②学生汇报“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看个没够”,抓住“传来传去”“看个没够”体会一家人编出这么好看的鞋子,心情十分喜悦。

③学生汇报“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就只剩下十一双”,从“仅仅、就”感受到芦花鞋受欢迎的程度,体会鞋的美。

④学生汇报“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各位分明”,抓住城里人“啧啧啧地感叹不已”“抚摸”“闻了闻”的描写,体会对芦花鞋的喜爱,再一次证明芦花鞋的好看。

(3)回顾引读:这样的芦花鞋,不仅青铜一家喜欢,顾客们也是爱不释手,还有人因买不到鞋而遗憾,这都因为——引读“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又像两对鸟”。

(4)小结:芦花鞋这个事物从故事的开头一直写到了故事的结尾,就像一条线一样串起了四个部分。我们也从作者细腻的描写中,充分感受到了芦花鞋的美。

3.汇报交流青铜的品质。

(1)“他没有因为他们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感受青铜的诚实、朴实。

(2)“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青铜望着那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感受到青铜愿意为他人着想。

(3)“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

这段描写像慢镜头一样,你看青铜的目光发生了好几次转移,每一次目光的转移都暗示着青铜内心在起波澜,让我们试着走进青铜的内心世界。课件出示:

当他放慢脚步,他也许在想:___________,于是,他把目光落在了自己那双芦花鞋上。可是,___________,所以他抬头看看天空,又低头看看雪地。但是当他想到那个人失望的神情时,他下定决心:___________。

从青铜的犹豫、挣扎到最后的决定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4)“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追了过去。”抓住“针刺般的寒冷”“笑了笑”进一步体会青铜的善良。

(5)青铜不辞辛苦天天背鞋到镇上去卖,甚至雪天也要坚持卖鞋,就连自己脚下的鞋也要卖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因为青铜家里穷,卖鞋的钱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6)家境贫寒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提供“阅读资料”让学生快速默读,了解到青铜这样拼命赚钱是为了妹妹照相,感受到青铜是一个特别关心爱护妹妹的哥哥。

(7)感悟写法:小说中,青铜一家经历了许多的苦难,可是青铜从没有被困难和贫穷击倒。灾年没有吃的,青铜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给葵花解馋;为了葵花在舞台上更夺目,他制作了能发出美丽、纯净、神秘而华贵光亮的冰项链。家里穷,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青铜提议用摸银杏的方法决定谁去上学,他却对银杏做了手脚,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为了不让妹妹因照不起照片而自卑,青铜更是顶风冒雪卖芦花鞋。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件又一件事情的描写,让那个聪明、朴实、善良的少年形象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小结:青铜一家人是那么相亲相爱,互相扶持。这份苦难中孕育出的爱,显得格外动人。

4.汇报交流描写雪的句子。

(1)接力读,边读边想象画面:青铜努力卖鞋,就剩下十一双鞋了,却赶上了下雪天。接读——“天下了一夜大雪……”,镇上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大雪不住地抛落……”,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

(2)说说在这风雪中看到了什么。预设:看见了青铜的坚韧,看见了他对妹妹的爱。

(3)感悟写法:正是这漫天的风雪把青铜的这份坚强、坚韧映衬得更加突出了。

五、预测结局,拓展延伸

1.出示最后一段,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预测一下,故事将会怎样发展。

2.课文是从小说中节选的,要想知道预测得对不对,可以课下读读小说来验证一下。

3.回扣主题,激发读整本书的热情。

在《青铜葵花》这部小说里,青铜和葵花并不是亲兄妹,却胜似亲兄妹,他们携手在大麦地里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那葵花田里、芦苇荡旁都写满了他们成长的故事,故事里有苦难,有至美,有大爱,带着你的心走进这段故事,你会在书中经历一次不一样的成长。

猜你喜欢
预学小标题芦花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芦花谣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吟雪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芦花和大雄的幸福生活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小标题作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