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风建设重要意义探析

2020-01-17 05:58夏梦遥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风习近平家庭

夏梦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论生活的格局如何变化,家国情怀也早就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但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是无可取代的,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而家庭也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个课堂,是我们社会的基本细胞。了解家风建设所提出的背景,并把握其内涵及时代意义,努力使千千万万的家庭成为每个人梦想杨帆的起点、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点,对于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建立社会文明新风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1 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提出的背景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自古以来,诸如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都在倡导一种家风。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等也都高度重视家风,对自己的亲属要求严格,以身作则,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在革命战争时期,也有许多烈士在生死存亡之际,给自己的子女后代写下遗言,留下了殷殷嘱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代代的塞罕坝建设者接力而上,也都是父一辈子一辈间的薪火传承。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要重视家风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同时也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1)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在梁家河插队七年,这七年的知青岁月为他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出生于革命家庭,家庭与环境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家人的言传身教、不懈督促,及在充满追求进步的家庭中所受到的熏陶,对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据当年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雷氏兄弟回忆,那时还不到十六岁的习近平,放弃留京当工人的名额,要求去延川县插队。并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了七年。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路,除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努力拼搏、锲而不舍的内因,家庭中的熏陶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说道:“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雷氏兄弟还回忆道,在陕北插队期间,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在一次赶集的时候习近平还把自己的粮票和衣物给了一个街边乞食的老汉,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还能倾囊相助,这样的人格和胸怀也是令人钦佩的。正是由于这样的成长经历,为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新时代。在面对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时代前,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站稳自己的脚跟。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道路,只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才能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我们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随着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地提升,各种信息思想文化传播速度加快,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新老观念的碰撞,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并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始终。其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家风建设、家庭文明建设、个人美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积极氛围,努力把家与国相统一,努力让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发挥其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家风建设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家风建设是随着时代在进步的。优良的家风得以传承,在时代的要求下又得以发展,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从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可以看出,家风展现的是中国人始于家庭,又展于天下的家国情怀,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的独特而又浓郁的情怀。

2 “三注重”为家风建设注入新内涵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并对千千万万的家庭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注重”从总体上概括了家庭文明建设的方向,明确了建设什么样的家风,阐明了新时代如何建设家风。

2.1 注重家庭是基础,将爱国爱家统一起来

千千万万的家庭如同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安定,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爱家爱国是自古就流淌在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力量,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岳母刺字教儿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舍小家为大家,先公后私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这都体现着全社会里每一个小家积极向上的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家庭是每个人的港湾,意味着幸福,它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础,重视家庭,把对家庭成员的信任和支持,扩展至家庭之外的社会,将在家庭之中所提会到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与社会生活相连接,并投射于社会生活之中,发挥出家庭社会功能的最大作用。只有将爱国爱家统一起来,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体现在千万的幸福美满的家庭上,携手14亿中国人民,凝聚大家的智慧和热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每个家庭的梦想都能实现。

2.2 注重家教是关键,引导下一代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人的启蒙始于家中,每个孩子首先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内容很多,重中之重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什么样的家庭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让每个孩子可以感受到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只有在家庭中感受到幸福感、归属感,他们成长之后才会有一种责任感。其次是家庭中的品德教育,教育下一代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子,教之以义方,要教会他正确的做人道理,引导他走正路,而不是溺爱。“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通过父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重视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从小引导下一代积极健康的成长思想,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一代健康成长。

2.3 注重家风是核心,让好家风浸润好社风

家风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同时每个家庭的家风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诸如诸葛亮诫子格言中提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颜氏家训中的:“巧伪不如拙诚”虽然内容有所区别,但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做人之道。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们,也高度重视家风,毛泽东经常告诫子女,学习和事业要向上看,但生活要向下看;周恩来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了“十条家规”。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传承坚守家风,将大漠变绿洲。人人都注重家庭这个理想信念的发源地,每个家庭都注重培育和传承向善向上的好家风,通过好家风营造全社会的好风气。

3 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注重”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意在指明要积极重视家风建设,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小处做起,注重家庭文化熏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从积极健康的家风做起,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新时代的家风建设也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新风尚会带来新气象,能从根本上改进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塑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对推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新时代的家风建设从中要求我们,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家风习近平家庭
家庭“煮”夫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恋练有词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标题党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