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质量就业的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培养特色思考

2020-01-17 05:58何顺林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实训人才

何顺林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当前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招生数量少、专业规模日益萎缩等。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这与该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关。本文即从高质量就业的视角,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应该如何形成自己的学生培养特色,以实现专业的良好发展、并确保向行业输送更加有用的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是我国高校中一个重要的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截止2017年,全国开设有旅游类专业的本科院校600余所。然而时至今日,很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仍然不是十分理想,大有“小专业”、“陪衬专业”的意思;甚至有一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萎缩”乃至有被取消的危险。

与其他一些专业因为行业需求不足而导致专业发展窘迫不同,旅游行业是我国高速增长的行业,行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一直较高,但为什么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却不够好呢?笔者通过对重庆合川区几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调查,认为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要的人才严重错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质量普遍较低,因此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较低。

因此,本文即从高质量就业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打造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特色,使旅游管理专业彻底摆脱“陪衬专业”的地位,真正成长为学校的特色专业、行业的人才库。

1 高质量就业的界定

很多学者对高质量就业进行了研究。笔者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从本科高校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1 充分就业

即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愿意工作的前提下,至少應该能找到工作,实现基本“就业”。如果一个专业存在大量学生愿意工作却不被社会所接受,这个专业的发展必然堪忧。

1.2 对口就业

即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有很多人能实现在本专业对应的行业或岗位中就职。如果一个专业的学生虽然能就业,但是很多人的工作都和自己的专业不相关,“所学”不能“致用”,这个专业必然缺乏生命力。

1.3 稳定就业

即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能长期在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或岗位上工作,而不会在就业后短时间内就出现大量流出行业,或在不同的行业与地区之间频繁择业。如果一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出现大量的非自愿的不稳定就业,专业必然不受学生喜欢。

1.4 愉快就业

即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自己的就业岗位上感觉快乐,能为行业、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并为之感觉满足甚至自豪。如果一个专业的学生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感觉生活窘迫、压力太大、没有成就感、没有自豪感,每天的日子都在煎熬,这个专业的发展也就没有意义了。

2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

2.1 就业现状

为了弄清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对重庆合川区几所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2005届至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如果排除掉一些自身不愿意就业的学生,历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真实就业率几乎都超过了90%,这基本满足了高质量就业的“充分就业”特征。但这些学生的就业情况也仅仅符合“充分就业”的特征。在这个看起来不错的数据背后,大多数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较低。一是因为对口就业率不高,二是即便是对口就业,大多数学生也因为对自己初次就业的酒店、旅行社、景区及相关单位的最基层岗位不满、选择在就业后不久就离职并永久性离开旅游行业。在初次选择了其他行业或就业后重新择业选择了其他行业的学生中,大多数也因为专业不对口或相应的知识技能不足,而对新的就业岗位满意度仍然较低。存在较大比重的学生有频繁择业的情况。

此外,为了在更广泛范围内了解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笔者也查阅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情况,如熊文平的《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研究》、何静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就业行为与教育教学改革》、瞿聪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象分析及思考》等等,他们的研究也基本印证了笔者的调查情况。这就说明笔者调查到的情况是一种广泛的现象,具有代表性。

2.2 就业质量偏低的原因

那为什么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会存在普遍不高的情况呢?通过与毕业生的交谈和对部分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要的人才存在错位,这主要表现在:

(1)行业需要管理人才,本科毕业生难以胜任。旅游行业中实际是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学习中并未能真正掌握多少实用的经营管理知识,虽然也开设了一些理论课程,但所学寥寥,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并能很好运用的知识很少。再加上学生对行业的关注和了解不够,因此形成了学生既无理论、又无经验的情况,不受行业欢迎。

(2)行业需要技能人才,本科毕业生缺乏优势。旅游行业中也需要大量掌握服务技能与相关技能的人员,很多本科院校也开设了一些技能培训课,但本科学生的技能训练不论在时间还是强度方面都无法与高职中职学生相比,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在技能方面远远输给了高职生或是中职生。再加上学生对这些“端盘子”、“折床单”的工作本身也不屑一顾,选择不就业或非对口就业也就很正常了。

总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当前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学校教育没有特色,没能满足行业需要,也就无法满足学生与家长的期望,学生不愿意报考这一专业也就成为了必然。

这种现状必须要改变,因为我国人民的旅游意愿日益增长,旅游行业的发展迅速,行业对旅游专门人才的需要必将更加迫切。高职、中职层次、研究生及更高层次的旅游管理教育均无法很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必须做出改变,通过努力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

3 基于高质量就业视角的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措施

为了更好与行业人才需求对接,实现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各所学校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变,形成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

3.1 明确专业培养定位

在专业培养定位方面,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定位是模糊的,不知道自己要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尽管在国家和教育部的提倡下,大多数高校都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是很多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是有误的。認为应用型人才就应该而且主要应该会端盘子、会叠被子、会带团、懂礼仪等等这些行业技能,而对行业真正需要的管理人才、规划人才、研究人才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不论是中职、高职,还是专科、本科,居然都在为行业输送基层服务人员,是不是太浪费了?作为本科教学,应该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培养定位于“行业管理者”或“企业管理者”这样的层面,而不要和高职、专科一样去培养基层服务人员,也不适合与研究生或博士那样去培养“理论或政策研究人员”。行业的管理者是可以分类的,对于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是培养高层、中层还是基层管理者。

3.2 改变专业培养模式

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当前大多数学校都采取了“理论+实践”的培养方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本身无可厚非,可是在实际培养中,很多学校更重视“实践”,即更重视对技能的培训,却忽略了“理论”,即对素质的培养。为什么会这样呢?学校建立实践实训条件是比较容易的,建立起来大家也能看得见;学生会不会摆台、会不会鞠躬,这样的教学成果也立即可以看得出来。而关于理论的培养呢?这个难以从表面上看出教学成果的,因此大家都不重视。但既然已经将本科教育定位于“行业管理者”或“企业管理者”了,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也就要做出改变。本科教育中一定要重视“理论”的环节,让学生能真正掌握到不同于高职生、研究生的职业知识,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使本科生能真正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行业人才。

3.3 重视实习实训

当前高校在所有专业的培养方面都重视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然而有硬件条件,并不意味着实习实训就做得好,就做得有特色。各所高校在校内实习实训方面可能还做得相对规范,但实习实训内容都重在操作、轻视素质。而校外特别是行业实训方面,很多高校的做法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很多实习基地仅仅是挂名而无其实,或者仅仅是派些学生到这些基地去做“廉价劳动力”。因此,为了使本科学生能成为合格的“行业管理者”或“企业管理者”,在实习实训中一定要重视对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要让学生有机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企业与行业的经营管理问题。

3.4 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一直是高校各个专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构建当然也要注重这个方面。当前很多高校重在强调学校对产业的支持,而忽略了产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在产教融合方面很多高校流于“挂职”、“企业教师”等表面形式,而对学校科研与产业科研融合的关注不够。为了能实现高质量就业,需要真正用好行业和企业资源,将行业和企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动向都融入到教学改革方向中,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行业现状和趋势,将教学活动与产业状况紧密结合。

3.5 严格“进出”

影响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可能本身就不适合这个行业、或者在学校没有达到毕业的要求而勉强毕业所导致的。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严进严出”。在招生的时候,不能盲目为了多招生就放宽招生条件,使一些本身不具备“旅游行业就业”条件的学生、或不具备“管理者”这一定位的学生也进入了学校学习,这会导致培养的成效很难显现。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每一门课程都要实施严格考核,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实施严格把关,凡是没能透彻掌握相关知识或技能的学生,都不应该放之过关;在毕业的时候,凡是不具备毕业条件的学生,也不能轻易任其毕业。

4 结语

旅游行业一直是我国高速增长的产业之一。随着更多新观念、新情况的出现和新技术的使用,行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加需要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能输送优秀的人才。各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十分重视针对行业的需要来全方位打造人才培养特色,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质量实训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