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互动,玩转区域

2020-01-17 05:58王小莉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活动区娃娃区域

王小莉

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通过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操作、摆弄各种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经验获得能力的提高。所以,区域材料的不同特质及操作方式往往能直接决定幼儿可以获得怎样的一种经验和知识、获得哪些方面能力的发展。可以说,区域材料是活动区开展的灵魂和关键。丰富而适宜的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它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其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反之过于简单、单一材料或超过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只会让幼儿敬而远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问题,以促使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皮亚杰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我们都知道,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

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通过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操作、摆弄各种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经验获得能力的提高。所以,区域材料的不同特质及操作方式往往能直接决定幼儿可以获得怎样的一种经验和知识、获得哪些方面能力的发展。可以说,区域材料是活动区开展的灵魂和关键。丰富而适宜的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機会,它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其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反之过于简单、单一材料或超过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只会让幼儿敬而远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问题,以促使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1 材料要隐含目标

材料的选择应服从于目标。目标是创设学习性区域环境、投放材料的依据,也是教师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区域活动的目标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而言,通常是大目标、阶段目标。有时,一个目标可以通过不同区域的活动来实施。如,在小班上学期,教师可以通过串珠子、用小勺喂食、夹玻璃球等系列活动来达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阶段目标。有时,一个区域活动也可以同时达到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在“奇妙的口袋”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摸图形、拼图形等活动,既可获得有关形状的概念,又可发展触摸等感知觉能力。

2 材料要凸显操作性

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还处于平行阶段,所以幼儿之间的交往不多,很多孩子都处于独自游戏的状态。所以幼儿刚进入区域游戏时,小朋友们都在各玩各的。同时,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爱模仿”,他们模仿家人烧饭、煮菜,照顾娃娃,也会模仿成人“涂口红”。他们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所以我们提供了各种可供幼儿模仿的材料,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与创造。

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他们对语言有着强烈的欲望,因而提供他们一个讲的“平台”更能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芬兰的儿童教育家苏塔玛曾经指出:“一种理想的游戏材料是操作性的器件而不是消极的占有物”,就是强调了幼儿游戏中操作材料的重要意义。比如,区域游戏中的电话机是幼儿最爱的“玩具”之一。电话机可以让幼儿拿来练习拨号、假装打电话,这种可操作性强的材料相对来说更富于变化,幼儿可以用更多的动作类型和方式来操作这种材料,故而摆弄的时间也更持久。

任何一种关于孩子的活动都必须具有操作性,因为孩子都是在摆弄中进行模仿和学习的,所以,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材料还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操作材料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使幼儿在半个多小时的区域活动中不感到乏味。例如,在娃娃家的客厅里,果果模仿爸爸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是坐了不到两分钟,果果就跑开了。一会儿,豆豆也来了,她瞟了一眼电视机后,豆豆也走了。在分享与交流环节,我们请小朋友一起观看了图片,并且谈一谈娃娃家的客厅。小朋友们纷纷表示,娃娃家的客厅里的电视只能看看,不能玩。后来,我们就把电视机做成了互动形电视机,我们在电视机的屏幕上装了一层塑封膜,在膜里面装了很多故事的图片,孩子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讲一讲故事,讲完一个故事,换一张图片继续讲。这样,简单单一的看电视就变成可操作互动的讲故事。

3 材料要具有游戏性

材料要具有游戏性,通俗的说就是要好玩,不管是从颜色、形状还是外观上它都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眼球,引起孩子的的探究兴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产生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他到底能做什么。因为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材料和决定干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还能有助于他们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产生思想及能支配时间的人,一个行动者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想法去进行想法的要求。他们会因此而怀有很高的热情,并极其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探索。例如:在引导幼儿“感知数量”这一活动中,根据活动中的情况我投放了“分类盒”和“给圆点宝宝找朋友”两件材料,其中“给圆点宝宝找朋友”加深了些难度,适合已掌握的幼儿玩;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完全掌握的幼儿可以通过“分类盒”继续巩固,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4 材料要具有引导性

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材料一定要有引导性,以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在学习“配对”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开展瓶盖与瓶子的匹配(大小配对)、数板与数形的匹配(形状配对)、圆点卡与数字的匹配(数点配对)等不同的活动。又如,在美工区,教师可以设计“任意捏泥”、“捏圆形物体”、“捏双层圆形物体”、“捏多层圆形物体”等发展层次不同的活动;另外,在巧手区喂娃娃场景中,可以看到幼儿操作该材数已很熟练,我们马上进行了调整第一周、第二周可以用勺子舀小颗粒的食物(赤豆、黄豆、米)喂娃娃;第三周、第四周我请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用勺子舀大颗粒的东西(玻璃弹珠、木珠)喂娃娃;第五周则可以试着用镊子夹软的东西(棉花球、海面球)喂娃娃。从简单的勺子动作到镊子夹事物的动作,很明显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根据幼儿操作、探索的水平,教师需要及时、不断地调整活动目标,使投放的各种活动材料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5 材料要体现生活化

开学后不久,大部分孩子已经摆脱了分离焦虑,每天早晨来幼儿园时都能积极地参与桌面游戏和区域游戏。娃娃家基本每天都人满为患。小朋友们喜欢在娃娃家烧饭、煮菜、喂娃娃。但是,拨开娃娃家热闹的面纱,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幼儿没有真正进入角色。二、幼儿游戏水平还处于平行阶段,角色之间的交往不多,还有个别孩子喜欢过多摆弄玩具,独自游戏。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请家长带着宝宝利用周末时间,观察自己的家庭摆设以及家人的一日活动。星期一早晨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们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家并且为我们班级的娃娃家提出建议,于是孩子们提出说,家里除了有厨房、卧室,还有卫生间的,宝宝可以在卫生间洗澡,妈妈可以在卫生间洗衣服。于是,听了孩子们的建议后,我们在教室里增加了卫生间。卫生间里有小朋友带来的浴盆、毛巾、洗发膏瓶子等,有了卫生间,整个娃娃家就更像一个家了。

区域活动以它个别化学习的鲜明特点弥补了集体教学的缺陷,使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从而有助于每个要考虑到幼儿真正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另外,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动作、表象来认识世界的,他们在与具体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直接经验,在操作、摆弄、与客体交往中进行发现性学习。这样的学习比单向的接受性学习更有意义。再者,它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每个幼儿能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活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兴趣得到满足,学习的原动力、潜力得到激发。这样的学习能让幼儿真正享受由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并有可能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活动区娃娃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区域发展篇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