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C核心素养的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

2020-01-17 05:58唐文俐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模态话语核心

唐文俐

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本文以201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等5C素养为依据,试图开发一种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围绕5C素养确立主题;根据主题收集多模态教学素材用于课堂;设计围绕主题的多模态写作任务让学生完成。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取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1 引言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下简称“经合组织”) 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 1997 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理论和概念基础”(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 De Se Co) 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 2003 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 Functioning Society) 时,则使用了该词。为推进核心素养走进教育实践,2005

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行动纲要》(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 ,以增强核心素养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这些指标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适应 21 世纪的挑战。

在国内,2014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見》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2016年6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的 《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指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分别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2016年9月,在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2018 年 3 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 《21 世纪核心素养 5C 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这是我国第一份正式受国际组织委托作为主持方独立完成的教育报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内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为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报告进一步回答“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 的人应该具有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al Competence)、 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等 5C 素养。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的结构框架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一种将核心素养培养和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帮助学生获取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 基于21 世纪5C核心素养确定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的主题

根据《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文化理解与传承、 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等 5C 素养是当代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品格。高等教育也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这5大素养。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围绕5C素养确定主题,尝试把培养学生的21世纪核心素养贯穿到英语写作课堂。

研究报告中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核心素养是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Cultural Competence)。它包括多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对不同文化内涵、共性与差异的认识和理解,更包括能够认同并愿意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等。强调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思考是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每个人融入社会、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保障;同时,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可以引导中国学生在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时候,保有一颗中国心。第二,践行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会更具有竞争力,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中也更有优势。第三,任何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对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理解与传承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凝聚人心、共筑精神家园的基石。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就是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更是需要注意文化理解与传承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在高校英语专业任教二十余年,所用到的教材和其它教学资料中几乎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文化理解与传承的缺失会让英语专业学生失去根基。因此笔者认为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所确立的第一个主题就应该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被归纳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孝是八德的基础,中国文化又被称为孝文化,所以孝道是笔者确立的第一大主题,其它如友爱、忠诚、诚信等都可以作为写作课堂的主题。

五大素养各有侧重。文化理解与传承对所有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审辩思维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认知能力,审辩思维强调符合逻辑、多角度思考,创新强调突破边界、打破常规;沟通与团队合作侧重反映个体的社会技能,沟通强调尊重、理解、共情,合作强调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作必要的坚持与妥协。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审辩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在笔者长期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时无话可写,靠背一些写作模板中的套话来凑字数。这进一步说明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多模态语料输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想要表达的东西,提高审辩思维与创新素养。沟通素养的二级维度是同理心、倾听理解、有效表达;合作素养的二级维度是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协商共赢。这些二级维度都可以作为英语写作课堂的主题。

五个素养从不同角度刻画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创新离不开审辩思维,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审辩能力能够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效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以这五大素养为基础的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集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核心素养。

3 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形式

確定了基于21 世纪5C核心素养的英语写作主题之后,如何在英语写作课堂当中得以运用,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主题和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密切联系,人人都知道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课堂形式处理得不好,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是枯燥的说教,从而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试图在主题化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和现代多媒体技术。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每天都有很多资讯。在这些资讯中,我们可以收集与前文所提到的主题相关的内容运用在英语写作课堂。根据张德禄教授的研究,教学中选择多模态可以实现以下几点目标 1)补缺,一种模态不足以表达意义,或不能使听话者理解意义,用另一种来补充剩余的意义,即一种模态只能体现要表达的部分意义,另一部分需要通过另一种模态来体现。2)强化,一种模态或一种模态的一种形式表达整体意义,用一种模态的另一种形式或者另一种模态来突出部分意义。3)吸引注意力,一种模态表达基本的意义,另一种用更加具体和形象的媒体来重现这种意义。4)抒发情感,用一种模态来表达基本的概念意义,用另一种模态来表达人际意义,包括态度、情感、目的等。5)易理解,一种模态表达比较抽象、概括、偏僻、难度特别大、深奥道理或者结论等,用另一种模态来提供其实例、说明、关系等使理解更加容易。

可以看出主题化英语写作教学中使用多模态话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和兴趣,激发思维和想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又使得这种设想成为可能。那么,如何组织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呢?笔者将以孝道主题为例,从多模态话语输入、多模态话语输出、小组合作学习三方面对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形式进行说明。

3.1 多模态话语输入

如前文所说,中国文化又被称为孝文化。现在的高校学生虽然对孝这个字眼并不陌生,但是对其内涵却很不了解。以孝道为主题的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目的在于充分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所选择的多模态话语素材是一段母亲分娩的视频、一段父亲陪伴孩子成长的视频、歌曲《跪羊图》的MV和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孝经》。《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悌之至"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些多模态话语在课堂上有次第地进行输入,逐步激发学生对父母感恩之情。

3.2 多模态话语输出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与存储—信息输出—转化”的过程。个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实际上是人脑对通过学习、感知、实践等所获取的信息的选择性输出。“输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复制性“输出”,表现为简单地转述思想、模仿技术、复制成品等;一种是创造性“输出”,表现为创新思想、变革技术、创造产品等。英语写作课堂培养的是一种创造性输出能力。但是以往的课堂中很多学生没有输出的能力和愿望。在以孝道为主题的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听歌曲、学文本,生发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布置多模态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感想。比如让学生用英语给父母写封信、选取父母的照片配上介绍他们的英语短文做成PPT或者美篇在课堂上展现或发微信朋友圈、拍摄与父母相处的短视频,用英语做旁白等等。这种英语写作课堂的多模态话语输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3.3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素养是《21 世纪核心素养 5C 模型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五大素养之一。合作不但体现在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其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上。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模式的另一个环节就是小组活动。教师在开课时就应该确定小组。小组成员要按学习成绩的好坏、性别进行组合,成员相对固定。选派好组长负责组织各项活动,并指导学生建立小组写作档案袋”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可以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明确、有趣的学习任务。比如在进行以孝道为主题的英语写作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与孝道有关的多模态话语素材,在课堂上分组呈现。多模态话语输入结束后,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布置了写作任务后,分小组完成多模态话语输出。

4 结语

201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等5C素养为21世纪核心素养。笔者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认为,这五大素养同时也是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一种将这5大核心素养和高校专业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形式。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首先要围绕5C素养确立与创新创业能力相关的主题,如:孝道、友爱、忠诚、诚信、尊重、共情、合作等等。其次是在大量的资讯中找到与这些主题相关的文章、歌曲、视频、图片等多模态话语素材。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进行主题化多模态话语输入。在学生对主题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后布置多模态话语写作任务,分小组完成。

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形式突破了只是讲授英语写作技巧、英语写作策略等知识层面的局限,把重点放在学习的内容上,并且在选择内容的时候以21世纪5C核心素养为指导。让学生输入的是能终生受益的人生智慧,通过内化后,表达出来的也将是饱含生命能量的文字。在教学中突破只有文字一种模态的形式,利用多模态话语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的同时还将获取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本文是赣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招标教改课题《创新创业背景下的主题化多模态英语写作语料库建设》的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模态话语核心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