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PBL理论的“1T2D3S”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2020-01-17 05:58李洪源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丝路节点线路

李洪源

1969 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又译“问题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问题本位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问题情境是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老师是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工作伙伴、指导者”。

不难看出,这一理论的实质与现行职业教育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理念与方法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对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PBL”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旅行社经营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1T2D3S”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颇佳。

1 “PBL”特点与“1T2D3S”模式内涵

作为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PBL 具有以下特点:

(1) PBL 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 PBL 中,学习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必须赋予他们对于自己学习和教育的责任以及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在 PBL 中的职责是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计划顺利地进行。

(2)PBL 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在 PBL 中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这些问题非常接近真实情景。在 PBL 中,问题必须对学习者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培养学习者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这样就能确保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习者的能力能有效地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PBL 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PBL中的问题属于开放的、真实的问题,可能不存在固定的、标准的、完善的答案或解决过程。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主线活动是解决问题,主张将基础性知识的学习融入高级知识的学习中,学习者为了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反过来又应用所获取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习者高层次思维能力正是在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发了“1T2D3S”教学模式。其中,“1T”具体是指是1个“Task”,也就是贯穿每个教学单元的主线,是驱动教学进程的总任务,一般是指来自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

“2D”是对“Do-Analyse-Study-Do”教学环节的概括,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之前,要求学生先完成总任务中涉及到这些教学内容的对应工作进程,然后分析完成情况,查找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短板,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讲解,最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再次完善项目任务,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

“3S”则是指的教学目标,既是3种“Skill”的缩写,也是指的善德、善思、善行3“善”,包含了素质、专业技能与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对教学目标的立体、多维表达。

2 “1T2D3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实例

“旅游线路设计”教学单元选自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旅行社经营实务》,该门课程共有6个项目,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学习任务将会获取对应的“达人”证书。本单元是“旅行社产品开发”项目的第二个任务,共8学时,完成学习可获得“旅游线路达人”证书。

我们选取了校企合作单位的一个真实工作任务“设计一条当地到陕西等五省份一地或多地的丝路主题旅游线路”作为本单元学习的教学主线,即“1T”。根据教学标准,结合计调岗位需求,确定了本单元的核心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能设计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也就是“3S”中的“善行”。同時,在学习过程中,多种小组学习活动设计,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的“善思”能力,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基于工作流程以及学习认知规律,将“丝路主题旅游线路设计”任务设计为“寻梦丝路、漫行丝路、玩味丝路、盘点丝路和圆梦丝路”五个学习情境,分解为分析资源、确定主题、安排行程、解析线路4个子任务,以及拟线路、探资源、明主题、排节点、推成品、深拓展6个学习环节。

项目前,通过学习通平台,教师推送了相关微课并且发布了任务;学生完成在线学习,并查找资源设计主题旅游线路草案,录制介绍视频上传至平台;教师在同步平台督学,在线答疑,初审作品,发现学生线路主题提炼能力不够,行程安排统筹能力不足,需着重培养。这些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将成为教师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能力。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可获10积分,开启“寻梦丝路”之旅,挑战“线路达人”证书。

D-A-S-D教学模式在项目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得到了有效体现。习近平主席面向全球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丝路地域,汇集了中国不少的历史和文化传奇,那学生们了解多少呢?“探资源”环节,首先,学生在平台开展旅游资源知识抢答赛。教师利用原创旅游数字博物馆讲解错题。接下来,学生通过配对、闯关游戏强化资源认知。学生就本组线路的旅游资源,查阅旅游数字博物馆,绘制记忆思维导图上传至平台。本环节,漫行丝路,探寻资源,基于抢答赛与游戏成绩,思维导图小组互评实现考核。本次课后,个人完善本组线路主题再次上传平台,至此,也就完成了下次课中第一个“D”步骤,以下所有的环节均按此实施。

进入“明主题”环节,学生投票评选上次课后完成的主题,遴选出前5名主题,并随机抽取同学阐述投票理由,师生归纳优秀线路主题标准为主题突出、时代感强、有吸引力。然后请排名前三的优秀主题创作者分享创作思路,概括出主题创意方法主要有抓特色、据需求;借文化、蹭热点;述核心、炼文字。学生分组讨论,基于思维导图明晰主题,为赏析丝路确定方向。然后,各小组从资源库里抽取主题操练任务包,拓展学习,增强主题提炼能力。本次课后,各小组据最终的线路主题完善节点布局,编制行程文案上传平台。

行程安排是教学重点,需要对旅游资源全面盘点。“排行程”环节,需解决节点选择、节点连接和日程安排三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首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分析两组主题相似,但节点不同的线路,学生辩论陈述各自理由过程中师生共同归纳节点选择的依据分别为主题、价值、距离、时间,简称SDVT原则,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旅游数字博物馆按照原则取舍节点,优化节点选择。针对第二个问题,通过移动轨迹直观呈现学生线路图,分析线路图存在问,然后学生归纳出节点连接原则主要有两点:避免迂回、渐入佳境。根据此两点原则,指导学生使用百度路书能精准呈现节点位置及间距的功能完善节点选择,将原有的路线中呈现出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针对第三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抢答,对行程文案开展5分钟“找茬”竞赛,总结现有文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日程紧张、活动单一、餐厅重复、酒店更换频繁、交通不合理等,然后引导学生反向思考,归纳出日程安排原则。指导学生使用路书云APP丰富的旅游资源库以及便捷的呈现形式完善日程安排。本次课后,各小组对本组线路设计全面整合,呈现形式不限。

“推成品”环节,教师在课堂营造企业真实情境,学生模拟计调和游客角色,分组解析线路,也是在“DO”中先感知完成此项工作存在的难点,学生互换角色,循环演练,各组至少提问或点评2次。教师播放旅行社线路解析示范视频,归纳线路解析技巧。学生优化作品,拍摄推介视频上传平台供企业导师后续评价。至此,各小组丝路主题游线路初步成型,达人初具,丝路圆梦可期。

项目后,企业导师上传线路资源包,教师基于企业任务发布难易不同的拓展任务,学生酌情选取任务,积极参与旅行社的线路设计工作实践。

3 “1T2D3S”教学模式的特色

“1T2D3S”教学模式坚持一个项目一条主线,所有教学设计因素围绕着一个任务的完成来组织,教学内容集中,教学进程与工作进程能够有效结合,步骤清晰,环节可控,教学评价具体,教学单元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强。

“1T2D3S”教学模式是基于PBL开发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据问题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贯穿全程,主要体现在:基于项目前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所体现的能力欠缺问题,优化单元整体设计;基于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所呈现的成果存在的不足,优化教学任务设计,逐步、分部完善成果,学生在学习进程中针对性强,且边学边用,成果的完善也是显性及时的,获得感强;基于教学进程中发现的学生学习能力问题,适时调整了教学活动。

“1T2D3S”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为善德、善行与善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单元进行具化,“立德”为先,“学技”次之,并将服务于终身学习的自主思考、勇于创新的高级思维能力培养也融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同时,为了保证这些目标有效实现,在考核中采用德技双元评价体系,可以说,也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

4 结语

“1T2D3S”教学模式清晰简单,对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的专业课程有一定借鉴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合适的项目任务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运用该教学模式的前提,同时,还要制定与之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这需要每个专业老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具体探索。当然,在深入学习和研究PBL的过程中,“1T2D3S”模式也需不断提升完善,实现高阶运用。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丝路节点线路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绸都人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
浅谈基于P2P的网络教学系统节点信息收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