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师生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方法探索

2020-01-17 05:58蔡书懿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符号语言师生交流

蔡书懿

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的二十一世纪,合作与交流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讲授法在传授知识和发展技能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能力,那首先要培养好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具体如下:

1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实现数学交流的一条重要途径。

2 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交流的工具。数学语言是在一般语言的现成结构和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句法和成语去交流,去认识世界。”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基础和工具。而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这三种数学语言在表达数学时,常常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因此,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对三种语言的互译能力,使他们学会数学地交流,这是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集合这一部分知识时,对集合的概念和运算就存在着如何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相互转化为的问题。如集合的交集,它的三种语言分别是:

文字语言: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符号语言:A∩B={x│x∈A,且x∈B }

图形语言:(图中阴影部分)

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应加强这三种语言的互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例如:某班级共有48人,其中爱好体育的25名,爱好文艺的24名,体育和文艺都爱好的9名,试求体育和文艺都不爱好的有几名?在完成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就可引导学生先将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将爱好体育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A,爱好文艺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B,整个班级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U。则体育和文艺都爱好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是A∩B,体育和文艺都不爱好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是(CUA)∩(CUB)再将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

通过图形得到集合(CUA)∩(CUB)的元素是8,最后把符号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即(CUA)∩(CUB)转化为体育和文艺都不爱好的同学有8名。类似的例子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把握,就一定能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3 组织适当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通常是由教师给出一个中心议题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议题发表见解、互相讨论。课堂讨论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在讨论中,学生可以提问、反驳、论证、收集资料、统计数据等多种活动,同时也学会用数学语言,将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思想,进行比较,以达到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课堂讨论不仅适合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知识的理解。为使课堂讨论發挥积极作用,应注意:(1)教师要设计高质量的议题。既符合学生的水平,又能激发讨论的欲望。(2)创设一个利于讨论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体现出民主、自由、开放、愉悦、激励等特点,为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3)同学之间的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对讨论的有效开展也很重要。

4 进行“说数学”的练习

为了专门训练学生的听说数学的能力与数学交流能力,可以进行“说数学”的练习。所谓说数学,就是让学生把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等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借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他人表达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练习既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而且还包括了“听”与“说”两种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函数应用的教学中,有大量问题可以用来进行说数学的练习。如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问题、人口增长问题、产品的市场调查等问题的。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函数表达式的特点和图象的特点设计几个问题进行说的练习,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创设“写数学”的机会

所谓写数学,就是让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借此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探索研究能力。具体可以有下面几种形式:(1)写知识小结。(2)写解题反思。(3)阅读课本,写读书笔记。(4)写调查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培养学生准确、简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数学交流的能力。

总之,只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交流的价值,并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师生就可以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符号语言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符号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浅谈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的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中符号语言的学习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