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0-01-17 06:07张莉茗郭元祥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老汉洪水素养

张莉茗 郭元祥

一、分享聚焦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我们来分享预习收获。有关字词的学习,有什么需要强调的吗?

生:本课的多音字特别多,需要重视。我来和大家一起读一读。(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强化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dào)。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dāng)。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zhé)回来。

木桥前,没(mò)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bēn)上木桥。

水渐渐蹿(cuān)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mò)了他。

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村里发洪水,老汉指挥村民从一座木桥上逃生,村民们得救了,他和小伙子却牺牲了。

生:我还知道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

生:这是一场很大的洪水。

师:通过分享和交流,你可能又有了新的收获和体会。那么,到现在为止,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或者觉得要和大家一起研究的问题吗?

生:我们知道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可是课文为什么在结尾才点明他们的关系呢?

生:一般情况下,《桥》这样的题目应该是散文或说明文,本文的主要内容明明是

讲了有关老汉的故事,可为什么题目叫作《桥》呢?

二、立体研讨

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有的根据课后题来提问,有的就课文题目本身的矛盾点来提问,这些方法都不错,提出的问题也很有价值。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进行深入研究。题目为什么叫作《桥》呢?

【教学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抓住真问题,抓住有思维含量的高阶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提供研读大空间,激发学生研读的动机。】

师:同学们,请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直接写桥的句子,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读书,画出相关句子。)

师:此时,你对这座桥有什么话说?

生:这是一座又窄又不结实的桥。

生:这座桥虽然不结实,但也挽救了大多数村民的命。

师:那么,老汉又做了什么呢?請同学们继续研读课文,画出写老汉的句子,仔细品读并做批注。

(生读文,画出相关句子并做批注。)

【教学意图:通过品读,感悟人物形象,发现语言形式的秘密。】

师:我们来交流刚才读书的收获。

生:我从“站着、盯着、像一座山”体会到老汉的威严、镇定、临危不乱,村民们都很相信他,拥戴他。

生:我从“揪出小伙子”体会到老汉的一视同仁。我们知道,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老汉还是揪出了他,可见老汉不徇私情。

生:我同意以上同学的观点,我还有补充。我从“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看出,老汉很爱他的儿子。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儿子。

师:“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如果老汉来得及喊出,他会喊

什么?

生:他会喊:“儿子,我爱你。”

生:他会喊:“对不起,儿子,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你还有那么美好的人生,可是,如果叫我再做选择,我依然会这么做,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师:是啊,面对党员和群众,他让群众先走;面对儿子和自己,他让儿子先走。这是一位大公无私的好支书,他的形象高大如山,这也是一位疼爱儿子的好父亲。

师:(出示三段话)综合三段文字,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桥》

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最后的姿势》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船长》

生:在危急关头,他们的喊话都很简短,由此可见,简短的语言特别有力,适合描写紧张的场面。

【教学意图:关联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发现语言形式的秘密。】

师: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研读,同学们有了很多的想法,那我们再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呢?

生:我认为,如果没有桥,大家就不可能逃生;如果没有老汉的指挥,即使有桥,大家也不可能逃生。从这个层面来讲,老汉的作用大于或等于桥。所以,文章以“桥”为题目。

生:我觉得,文中的桥有两座,一是那座木桥,二是老汉为大家架起的生命桥。那座现实的桥坍塌了,而那座生命桥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桥”具有双关意义,因此文章以“桥”为题目。

【教学意图:这一问题既是对研读版块的总结,表现学生深度思维的成果,也探讨了文章命题的方法,是对以前学习方法的迁移。】

师:除了写桥和老汉,文章还有一部分笔墨写了当时的环境,是否可以去掉呢?

【教学意图:环境衬托的作用,学生都会说,但是,不能只走过场、贴标签,而要把重点放在体会作者如何描写生动上,以此借机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师:请画出写雨和洪水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生画出相关句子)

生:我读到“跳舞”时,觉得洪水很可怕。洪水在跳舞,洪水很开心,可是这就意味着很多人要失去生命,可以看出洪水的无情。

生:“狞笑”使我想到了野兽。我觉得洪水非常凶狠。

生:一个“舔”字,令人觉得毛骨悚然,仿佛一转眼洪水就会狠狠地咬人一口似的。

生: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洪水的无情、可怕,写得生动传神。

师: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深刻,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写法方面的。如果在这几句话中间加个音乐符号,应该加什么?

生:要加渐强符号,因为形势越来越危急,洪水越来越可怕。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把自己的体会放进去读出来。

(生自读,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能说说本课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吗?

生:就是在这样的洪水面前,老支书站成一座山,指挥村民有序逃生,用自己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为村民架起了一座生命桥。环境越恶劣,人物的形象就越高大。

师:有人说,故事到“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就已经很完整了,可以结束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不赞同。结尾交代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出人意料,更能体现老汉的无私,也更加能够震撼人心。

师:你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的结尾?

生:《爱之链》的结尾。

【教学意图:关联旧知,发现规律,深化

认识。】

师: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小小说这一类文章的结尾特点。

三、迁移运用

师:(将微型小说《窗》去掉结尾后出示)请同学们猜猜结尾,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窗边其实什么也没有,因为这样才出人意料。

(师出示《窗》真正的结尾:他的面前只有一堵墙。)

四、整理建构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认识了一个大公无私的老汉,并深受感动。

生: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了小小说的特点。

生:我知道,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衬托作用。

五、拓展延伸

师:很多年后,这里成了一个旅游区。如果想建一个标志性景点,可以包含哪些元素?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个游人,你会怎样介绍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呢?

师:读《世界经典微型小说》,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两篇,对其环境、语言、结尾进行研究,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同学进行深度交流。

【教后所思】

教学生带得走的语文

本节课立足“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立场,力争改变语文教学中模模糊糊一大片的弊端,致力于表现并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学生可以带得走的语文。

一、培养学生带得走的习惯

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但它是获得知识、使之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譬如,“分享聚焦”环节,通过对于自学内容的梳理与交流,培养学生认真预习、深度思考、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在“立体研讨”环节,利用写批注的形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学生交流时,利用课堂发言范式,“我同意以上同学的观点,我还知道……”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利用“基于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我认为……”这样的语言范式,培养学生深度思维、条理表达的好习惯。而“整理建构”环节,则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积极整理建构的好习惯。

二、教给学生带得走的方法

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要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利其器”,从而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能够“善其事”。例如“根据课后问题提问、利用课题矛盾点提问”等提问方法的渗透;通过与《爱之链》的结尾比较,与《船长》等课文中句子的比较,教给学生关联旧知、类比分析的方法;学习了本课的结尾之后,猜猜小小说《窗》的结尾,这是对本课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运用。当然,学习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形成学生带得走的素养

“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 教学的研究,其核心就是给学生的素养提供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固化和延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站在课中央” ,通过分享聚焦,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利用学生自己提出的有思维含量的真问题 ,引发学生真正的认知冲突。然后在“立体研讨”环节,提供给学生研读交流的大空间。学生默读深思,圈点批注,分享交流,二次创作……深度进入学习过程。学生不仅仅认识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感情得到了陶冶,认识得到了提升,而且发现了语言形式的秘密。通过学生的精彩表现,可以窥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条理性、独特性,可以看出学生强劲的学习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力,仿佛听到了学生核心素养拔节的声音。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教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而是综合的、多元的。因此第五环节的内容,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给了学生一个综合研究的平台,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延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评析】

一、教师有合适的站位

课堂样态的背后,是教师教学思想的支撑。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张老师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着新时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合适的课堂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定位精准

统编本的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单元要素要清晰得多。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小说”的第一篇课文。单元导语里面出现了阅读层面的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课后题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1)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的情节说说你的理解。(2)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联系老支书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人物的作用。(3)小说结尾才点明小伙子和老支书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纵观张老师这一课的教学,对于语文要素的体现和落实是目标明确、过程扎实、效果明显的。如通过对描写桥和老汉的句子进行批注式阅读,学生就很自然地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交流,利用课后题中提示的方法达成了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学生在深度理解中感悟到雨大、洪水的可怕之后,再追问能否去掉环境描写,学生的理解就不是贴标签似的回答,而是一种理性的认同。对于微型小说结尾的特点,张老师的处理也很巧妙,首先关联旧知,利用《爱之链》的结尾,让学生发现规律,之后,为另一篇微型小說《窗》加一个结尾,通过迁移和运用,强化习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发展目标清晰

对于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张老师有着清晰的认知,因此,她课堂的起步很自然地衔接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享聚焦的形式和目的,很好地指向了以学定教。再者,张老师很明白,她在课堂上不仅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因此,这堂课的语文味很浓,学生实实在在的读书、批注、交流、朗读,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了语文素养的生长。

3.教师自身定位准确

张老师明白自己“课堂助推者”的身份,有巧妙的点拨,有动情的语境,有适时的总结、助推和追问。教师的表现机会不多,但对话平等而又充满启发性,始终把控了课堂的良好走向。

二、学生有看得见的成长

1.空间很大

这堂课,板块简约,问题整合,为学生的深度思维和素养表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舞台。第二个环节的立体研讨部分,以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作《桥》”为高阶问题切入,以“环境描写部分可以去掉吗”做承接,以“课文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你同意吗”进行追问,三个大问题串起了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对环境描写的体会,对巧妙结尾的感悟。张老师没有细碎的讲解,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自主读书、思考、感悟、发现、交流。学生呈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深度的思维水平、默契的合作状态,在精彩的表现中成就了自己。

2.感情很真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这节课不仅有鲜明的语文味,也有浓郁的人情味。张老师抓住了几个巧妙的感情生发点,导引出了文字中的情感因素和学生内心的感动。如通过朗读描写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激发对老支书的敬佩;通过想象老支书没有来得及喊出的话,体会到他的恪尽职守和对儿子的深情;通过对描写环境的句子多种形式地读,体会到洪水的疯狂肆虐。学生在品味和朗读中,创生了一个既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情感场。

3.支架很巧

课堂上,在学生思维止步处、平移处搭建支架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向更高处伸展。這节课有几个支架搭建可谓巧妙。如出示《桥》《船长》《最后的姿势》中的三段文字,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的关联,体会老汉临危不乱的形象;通过想象老汉的喊话,触发学生的深刻感动;关联《爱之链》的结尾,打通旧知与本课的关联,为发现小小说的特点提供了很好的支架。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 华中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老汉洪水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刘老汉的烦恼-收蜂(连载二)
老汉粘蝉
刘老汉的烦恼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猛兽威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