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首富秦英林:别再以为养猪没出息了

2020-01-17 08:47
看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牧原猪舍猪瘟

有一句老话,叫做站在风口上猪能飞上天,现在猪肉价格真的“飞”起来了,与此同时,“起飞”的还有养猪股和养猪业的富豪们。

有调查机构统计,2019年统计中的18只猪肉概念股中有17只股价节节攀升,有9只股票的股价至少翻了一番。

众多养猪业的富豪们,受益最大的要数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的董事长秦英林。2019年11月17日,《201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54岁的秦英林以1174亿元的财富晋升为河南首富,他也是河南第一位身价超千亿的富豪。

秦英林以22只猪起家,砌过猪舍掏过猪粪,如今,靠实力反超王健林、刘强东、李彦宏、雷军等一众房产、互联网“大佬”。就在2018年,秦英林还仅以245亿元的财富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68位。

“养殖界”的茅台

作为A股唯一一家純粹的养猪企业,牧原股份的股价急速攀升。2019年10月底,其股价一度超过100元/股,市值超过2100亿元,被称作“养殖界”的茅台。创始人秦英林无疑成为这场非洲猪瘟中最大的赢家。

由于生猪养殖分散、信息传导不畅等原因,我国猪肉市场价格涨落通常有一个恒定的周期,大约3-4年,俗称“猪周期”。

最近的一次猪周期始于2014年。这一年,猪肉价格到达冰点,整个养猪行业因此亏损近600亿元,每头出栏猪平均亏损86.9元。牧原股份在这一年的1月28日登陆深交所,刚刚上市的牧原股份勉强维持盈利,当年仅仅赚了8000万元。

随后,猪肉价格进入上升周期,至2016年到达高点,养猪业业绩也迎来爆发。牧原股份营收超56亿,同比增长86.65%;净利润23.22亿元,同比增长289.68%。

2018年3月,生猪养殖再次进入亏损期。当年5月,全国生猪均价低至10元每公斤,全国猪场亏损比例接近9成,头均亏损近300元。按照规律,猪肉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到当年8月初,生猪价格重回14元每公斤大关。

可是,非洲猪瘟突然席卷中国,迅速打破行业平衡。疫情爆发后,农业农村部出台了部分地区禁止跨省调运、全面禁止泔水养猪、禁用猪血红蛋白粉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导致养殖成本急速攀升。

2019年第一季度,生猪毛利率从19.68%骤减至7.66%。养猪业大面积亏损,苦不堪言。不过,随着供需矛盾爆发,二季度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急速攀升。

由于大量生猪被扑杀,根据芝华数据、申万宏源等机构的测算,2019年全国生猪缺口或在1亿头以上。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天价猪肉”和随之而来的“超级猪周期”。

面对这样的猪周期,秦英林说:“每一次猪周期波动都是行业的一次升级。周期低谷和疫情会让弱势企业和农户彻底退出,但对优势企业来说是盈利和发展的机会。”对他和牧原股份来说,正是如此。

跟养猪杠上了

我国农村素有养猪的传统。以家庭为单位,后院当猪舍,泔水为猪食,春节时杀猪过年。最多的时候,我国年出栏50头以下的个体养殖户,有4800万户。数据显示,非洲猪瘟有7成以上疫情发生在存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户当中。

因为养猪散户众多,“很多人觉得养猪很简单,是技术低下、产业落后的代名词,其实并不是这样。”秦英林说,现在养猪行业已经成为融合多门学科的高科技行业,包括生命科学、基因选择、猪舍设计、疫病防控、营养配方、生产管理、环保、信息化甚至智能化应用等,门槛很高,没有技术创新难以为继。

事实上,秦英林很早就意识到养猪是门技术活。公开资料显示,1965年4月,秦英林出生于河南南阳内乡。南阳历史悠久,曾出现在诸葛亮《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到了秦英林小时候,他家里仍然很穷。

1982年,为了脱贫,正读高中的秦英林鼓动父亲去养猪。这年冬天,父亲冒雪去挖了一个多月莲藕才凑了800元钱,买了20头猪仔。可是,由于缺乏防疫知识,一场猪瘟下来,病死19头,亏得血本无归。钱赔完之后,这个家庭再也没有提到养猪。他们还劝秦英林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是出路,不要再考虑养猪了。

秦英林内心就此跟养猪杠上了,1985年,秦英林放弃保送河南大学的名额,在志愿书上写下4所农业院校,最终被河南农业大学录取,专业就是畜牧兽医专业。1989年,24岁的秦英林大学毕业,进入南阳一家食品公司,捧上铁饭碗。

根据人民网报道,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声音从南海之滨传到南阳盆地。秦英林毅然决然辞去公职,带着同窗妻子钱瑛从大城市回到他们的家乡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四处筹措资金,创办牧原公司。

建一座大型养猪场起码需要几十万,可秦英林想尽办法也只借到3万多元。为了省钱,打井、架电线、建水塔……他样样都自己来。他设计的砖拱结构猪舍,足足将造价降了9成。

不过,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秦英林时常提起1995年春天的那场疫情。短短3天时间就死了25头猪仔。电话打到南阳农业学校、打到郑州畜牧专科学校、打到河南农业大学、打到河南农科院……秦英林把能问的都问了个遍也没找到病因。

眼看着猪仔成片死亡,怀孕7个月的妻子带着病猪坐火车到郑州找专家帮忙。妻子回来时那无言的表情,秦英林现在还记得。“当时,死亡猪仔已经超过70头,所有人都绝望了。”

危急关头,河南农大打来电话,说初步认定是伪狂犬病。几经波折,秦英林在省畜牧局拿到疫苗,才最终阻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父辈的悲剧没有在他身上重演。“这是知识的胜利。”秦英林说。

“逆周期”

打败疫病只是第一步。猪贩子有猪贩子的收购标准,“第一看背膘,第二看臀部大小,第三看体长,最后看瘦肉率。”1996年夏天,秦英林跑遍四川乐山、山东聊城等全国15个县,敲定长白、杜洛克两个种猪品种,并从银行贷款150万元,一口气引进1万头猪。秦英林、钱瑛夫妇,也成为当地养猪大户。随后几年,秦英林在河南建了8个养猪场,一年的出栏量达到20万头,并引进加拿大的原种猪。

在养猪的链条里,猪舍几乎是一切技术的载体。好的猪舍设计需要兼顾多方面的指标,非常精细、需要相当的工业沉淀

2000年前后,用瘦肉精养猪在行业内普遍发生。牧原的猪没有喂瘦肉精,有一段时间根本卖不出去,资金链出了问题,圈里的猪饿得嗷嗷叫。

秦英林

为了提高猪的瘦肉率,秦英林决定自建饲料厂。2004年,秦英林的牧原生猪已经在河南小有名气,当年的销售量突破5000万元。两年后的2006年9月,上海爆发瘦肉精事件,300多人同时中毒入院。也是在这时,牧原生猪走进大众视线,中联肉食、天津宝迪、上海五丰纷纷成为秦英林的忠实客 户。

2007年春节后,日本与牧原生猪签订1000吨生猪合同,随后美国、法国的客户接踵而至。秦英林先后搞定16个国家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始大规模出口生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4年,牧原股份上市后,一直处于疯狂扩张状态。2018年,牧原股份出栏生猪1100多万头,规模化养殖全国第一。

规模化养殖让牧原股份抗得住猪周期的考验。由于规模大,養猪成本低,每当迎来猪周期,生猪价格暴跌,其他养殖户都开始杀母猪减产时,牧原则低价买猪进行扩产。等到猪价暴涨后再大赚一笔。牧原面对猪周期采取的方法是“逆周期”,利润也是成倍增长。

设计猪舍像设计汽车一样

自从1995年的疫病之后,秦英林就调整思路,组建专门团队“科学养猪”,秦英林几乎全身心投入其中,整天围着小猪仔转,他每天记录每头猪的食量、生长速度,还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经过一次次克服困难,和对生猪的精心照料,猪场再也没发生过大规模的疫病。

秦英林格外重视养猪技术。2004年,秦英林与技术人员开发出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将仔猪断奶期缩短至14天,大大提高了种猪繁育效率。

在养猪的链条里,猪舍几乎是一切技术的载体。好的猪舍设计需要兼顾多方面的指标,非常精细、需要相当的工业沉淀。随着单场养殖规模的提升,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也呈指数级上升。“我们有专业团队专门设计猪舍,设计猪舍像设计汽车一样”,秦英林说。创业至今,牧原股份的猪舍已经更新到第12代,拥有百余项技术专利。

非洲猪瘟爆发后,牧原股份斥重资对猪舍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平摊下来,每头猪的呼吸成本高达50元。

不过,这笔钱也没白花。2019年10月21日,牧原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已经能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牧原股份表示,猪舍里的空气过滤系统,前端可以过滤空气中PED、蓝耳等分子较小的病毒,防疫病,后端可以过滤除臭。安装至今,猪群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饲料和疫苗成本大幅降 低。

眼下,对于养猪企业来说,谁能率先有效防控非洲猪瘟、降低成本,谁就抓住下一阶段竞争的命门。技术至上的牧原股份无疑走在最前列。

2018年,中国人吃掉5595万吨猪肉,相当于7.35亿头猪,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半头猪。中国猪肉产业规模约为1.4万亿元。而前5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CR5)不足6%,行业集中度很低,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 司”。

这也意味着牧原股份等头部企业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相比之下,美国CR5接近40%,最大的史密斯菲尔德养猪场占到市场总额的18%。由此看来,秦英林的身价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资料来源:《中国基金报》、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创业家》等

猜你喜欢
牧原猪舍猪瘟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头均生猪养殖成本核算
引发投资者质疑 牧原股份不断加码生猪养殖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冬春季御寒猪舍的选建、检修与应急保暖措施
浅谈影响小型猪场猪舍环境的因素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