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及问题展望

2020-01-17 05:58刘朝琪
知识文库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教校本儿童

刘朝琪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建设以及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文章基于特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对其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当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固定的教科书和课本,再加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因特施教,医教结合,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因此,特殊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十分迫切和重要。

1 特殊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开发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重视课程设计,或者存在理解偏差;有的特教老师工作压力大,教育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课程设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和相关人才缺乏,相关从教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在设计课程时没有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相关资源等。具体内容如下:

1.1 特殊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困难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加上特殊儿童包括的类型多,存在身体、心理方面的残疾、障碍,在智力、听觉、视觉、情绪、身体、行为、言语和心理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缺陷。这对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很难针对所有的特殊儿童设计一套标准、统一的课程。教师应该根据特殊儿童的需求、特点、特殊性以及对残疾程度的评估,来设计校本课程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特殊儿童,进行因特施教,医教结合,或者是采取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1.2 学校及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

由于特殊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都比较特殊。特教老师的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缺少空余时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没有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学校相应的考评、奖励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另外,有的学校的领导不重视校本课程的设计,有的教师和教职人员也持有消极看法。

1.3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相关人才缺乏

中国特殊教育相对于国外而言,起步交晚,发展处于落后。在专业的盲校、聋校、培智学校以及康复中心和早教机构,对特殊儿童开展治疗教育和康复训练。目前而言,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的人才都很缺乏。有的特殊学校的教师是其他相关专业转型的教师。目前特教专业的毕业生较少,专业人才也缺乏。因而对促进教育教学的提升是有限的。

1.4 没有充分利用相关资源

特教老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没有结合当地的特色,有效利用相关资源,发挥优势作用。对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类资源的整合性不够。没有充分评估特殊儿童的情况,也没有深入了解特殊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而进行盲目的开发。导致所设计的课程内容不全,太过笼统;课标不明确,课程设计缺少针对性、实用性;设计出来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现实需求,没有实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等。

2 特殊教育校本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部门分割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很多部门各自为阵,部门分离,力量单薄。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特教班、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特教班)、特殊职业学校、职业高中、资源中心、培训中心、教育主管部门(科研中心)等都在展开校本开发及设置的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校际开发。没有建立统一的资源中心及数据库,会导致所开发设置的课程有可能出现单一、重复或者不全面等一些列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校际合作”、“校校互动”的合作模式。

2.2 课程设置内容不全面

目前针对特殊儿童,采取“医教结合”模式,医疗康复(包括生理治疗和心理辅导)与教师教育、社会适应、生活自理、发展自我方面的教育等。对特殊儿童因特施教,采取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小班教学,或者一对一的个训课。采用融合教育的方式,让特殊与普通的健康儿童共同接受教育。但是从特殊教育校本课程设置内容方面来看,存在“医”、“教”结合不紧密,相互脱节的现象。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缺少专业教师、康复训练人员。在康复中心、特殊儿童医院则是注重了医学的治疗与康复,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功能。医学专家(康复训练师)、特教老师、心理教师之间相互脱节,使得特殊教育的课程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发挥教育合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课程设置的现实困境

设计出来的校本课程,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特殊学校的班级里开展实施,授课。被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劃制约,再加上领导不重视,相应的考评机制不完善,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家长、社会、社区、志愿者各类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等资源利用不充分,出现特殊教育学校“闭门造车”情况。不能把特殊儿童的家长调动起来参与到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中来,没有实现良好的“家校合作”,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和促进。家长主动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估、反馈的过程当中。

3 反思与建议

黄建行、雷江华在《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提出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生活适应为核心、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以能力分层为特色、以地方特色为优势的原则”。

3.1 开展调研,明确需求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以及教师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需要。科学分析学校环境,教学资源,社会资源,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开发者开展调研,评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残疾程度,教育需求;了解家庭情况,家长教育需求等。

3.2 以人为本,因特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学校是研究和创新的基地。学生是主体,从特殊学生学生开始进行研究。补偿学生缺陷,开发学生潜能。以社会需求,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为导向。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特施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力量,也是校本教材实施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科综合素养对校本课程开发也极为重要。一方面,提高教师、领导对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素养等。以期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解决特殊学生的实际问题。

3.3 结合实际,资源整合

按照盲聋、培智三类学校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来开发校本课程。此外还要结合特殊儿童、残疾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做到因特施教。此外还要进行资源整合,把师资力量、地方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如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医院、地方特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俗,旅游资源等。利用地域优势,取长补短,就地取材。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把相关的资源整合,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开发设计校本课程。

3.4 联合开发,校际合作

学校之间,部门之间,高校教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之间可以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也可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甚至农村偏远地区之间互相帮扶,结成对子合力开发校本课程。借鉴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形成合作关系,联合开发。开展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论坛、培训等互相交流学习,促进合作共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评估,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宝贵的经验。此外,校本课程的设计者也要寻求第三方的帮助,联合相关专家、学者、家长、学生、志愿者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等联合开发,形成合力。

3.5 实施课程,总结反思

在校本课程完成设计以后,在特殊学校的各个班级内,实施所设计的校本课程。可采取公开课的形式,说课比赛,微格教学等方式进行实践。同时,做好客观的评价及评估,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以及家长进行评价与反馈。课程的设计者根据评价者的反馈与评价,既定的教育目标实现与否。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对校本课程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并总结相关经验。最终顺利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相应的教科研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特教校本儿童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编辑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