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2020-01-17 05:58曾金霞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设置体系

曾金霞

在现阶段我国的大学化教师教育背景下讨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现状,提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包括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实现专业研究与教师培养的一体化三个方面。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在进行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时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在现阶段我国的大学化教师教育历史情境下,必然产生“建立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诉求,与此同时,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也需要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着手落实。有鉴于此,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的建设现状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在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有效策略。

1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现状

尽管我国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在实践中,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方面,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概念话语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相较于教育学科建制,我国的教师教育学科依然隶属于研究领域,在实践中面临着不明确的学科知识体系、有待完善的学科逻辑等问题,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概念话语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这是因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虽然在研究内容上较为独特,但是其基础理论却缺少必要的研究范式,其理论支撑更多的是来自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的内容。这种基于多学科的研究借鉴让我国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呈现“拼盘式”研究,结果导致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泛化和研究主题的零散与混乱。

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缺乏必要的“专业设置”。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相比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专业设置”较为落后。专业设置是对不同专业的课程的设置情况,突出“专业性强”的特点。不同专业依托自身课程扎实的教学功底,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在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专业设置”具有重要地位,既是教师教育学科的组织基础,又是学术地位的表现,因此,在发达国家中对“专业设置”十分重视。而我国的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必要格局,在设置上没有体现出微观同宏观的有机结合,缺乏“学科需要的专业诉求”,更是无法适应学科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需求。可以说,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还没有挖掘出足够的潜力。

2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

本世纪开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如何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也成了教育者思考并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2.1 完善教育学科知识体系

基于当前我国研究的学术逻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要想具备独立的学科地位,一定要提升学科的研究水平。只有在不断产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刺激之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才能获得必要的学术服务,同时,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成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土壤。有鉴于此,无论是有关研究还是实践工作中,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必须同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勾连起来,依托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以支持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2.2 加强教育学科专业制度建设

加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就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制度建设。这是因为,只有就形成一个交叉多领域、多层次的学科专业设置体系,才能适应多方向、多专业的教师提升所需。在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对学科专业制度的建设不是单纯某一教学阶段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全体教师,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多教育領域。同时,在保持横向的多教育领域的专业体系构建的同时,还要保持纵向的多阶段领域的专业体系构建。纵向的多阶段领域即可以按照发展阶段来区分,如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校等;又可以按照专业来分,如学前教育、工业教育、医学教育、商业教育、农业教育等;还可以按照专业之下的学科来分,如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品德、科学等。

2.3 教师专业研究与教师培养的一体化

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实践中为了实现专业研究与教师培养的一体化,需要针对当前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理论同实践分离的局面,将二元化的理论同实践的关系以实践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培养为纽带,实现理论同实践的历时化。具体来说,在教师培养中,要给予特定的载体,结合教学模式,将理论研究同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成理论初探——理论的实操化——经验的理论化——实践改进的循环模式。在该循环中一线教师及后备师范学生成为首当其冲的“反思性实践者”。为了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实践中实现专业研究与教师培养的一体化,需要在明确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的前提下,着眼课程论和教学论,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做到学以致用、用以助学。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我国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历经十几年的政策倡导和理论研究,在学术团队建设和学科专业布置方面成果斐然。但是,就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整体而言,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通过本文的论述,在之后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上,要在现有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实现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化建设方面的固化,从而推动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发展,为我国高素质教师的培育提供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设置体系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