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诚信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0-01-17 05:58李芳芳刘剑锋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生源助学

李芳芳 刘剑锋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当中,一直以来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我们炎黄子孙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与准则。但是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受到多样性的发展,难免会有一些人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导致社会当中出现一系列不讲诚信不讲道德的行为出现。学生在高中以及大学生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不讲诚信,存在一些信用借贷学生不能按时、按量的偿还信用助学贷款,给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高中生诚信教育成为了高中教育的必备内容,本篇文章基于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对诚信教育的开展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

引言:基于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中,诚信教育成为了高中教育的新的热点话题,诚信是每一位高中生都要具备的优良品质。对此相关负责人要采用一系列科学化、高效化的诚信教育手段,提升高中生诚信意识,从根源处防止拖欠信用助学贷款现象的出现。

1 呈现多元化的高中诚信教育体系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首贷主体是每年高三毕业生,对于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要落实到生源地的高中教学当中去,转变单一化的诚信教育模式,通过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诚信教育活动,帮助高中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

例如,在高校内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如让高三学生签订诚实守信的协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诚信知识宣传。但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修建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取代之后,诚信教育就不仅仅是高中教育如此简单,而是要从单元化变为多元化的发展,在县、乡、村各级助学金咨询基地都要有意识的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工作。在诚信教育内容上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带在空洞化、枯燥化的理论传输,而是要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可以是演讲、辩论赛、签名、讲座等活动。对于多元化的诚信教育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对于高中生要采用诚信道德养成的方式,高中生诚信意识的树立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长的诚信教育,对此对于居住较为分散的学生家长,可以采用微信、短信、传单、广播等方式进行诚信教育,由内而外双管齐下,最大限度的帮助高中生树立诚信意识。

2 在各级生源基地做好学生与学生家长的诚信教育工作

近些年县级生源基地成为了高中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地方,同时生源基地资助机构还要承担学生后续还款的重任,因此在此过程中增强高中生的诚信教育,是提升高中生信用助学贷款还款率的重要保障。

例如,在生源基地学生办理助学信用贷款时,首先资助机构要对办理贷款的学生家长有意识的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与学生家长知道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对贷款对象开展诚信教育之外,还要生源重视高中学校开展关于诚信贷款的教育工作,加强与校园思想教育、宣传部门的联系,将诚信教育纳入高中校园教育的重要环节当中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的贷款人员是学生与监护人,想要提升高中生的诚信意识首先就要对其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还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拖欠还款行为,都是因为家长诚信意识淡薄而導致的,因此无论是在办理贷款还是还款过程中,都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循序渐进的开展诚信教育工作。

3 在放款、还款过程中不断加强诚信教育

现阶段高中生未能及时偿还信用助学贷款主要包括有两点原因,第一种是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将信用助学贷款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福利,第二种学生不具备偿还的能力,再加上其诚信意识淡薄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索性就不进行偿还助学贷款,无论是何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对此要想有效防止恶意拖欠、逾期不还信用助学贷款的现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例如,在生源基地为办理信用助学金贷款的学生构建个人征信以及诚信评估体制,改革担保机制,完善贷款发放与偿还的操作机制。在各级县、乡、村机构内都要密切关注贷款的学生是否出现失信行为,居住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是否发生了变化,一旦贷款学生与学生家长出现问题就要立刻向生源基地进行汇报。当然监控学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诚信征信体制的建立帮助学生增强诚信意识。对此我们还是要重视起来高中生的诚信教育,在贷款、还款过程中不断强化诚信教育,为学生发放诚信宣传册、诚信教育短信,办理贷款时采用强制性的手段让学生在办理中心接受诚信教育,临近还款日期为其发送提醒短信,防止学生因无心之失错过还款日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的现代社会,对于即将步入大学以及社会的高中生,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修养,通过多元化的诚信教育手段引导高中生提升诚信意识,为我国信用助学贷款的顺利开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1.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城关幼儿园2.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香泉小学)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生源助学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