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研究

2020-01-17 05:58胡金玉
知识文库 2020年2期
关键词:南疆双语支教

胡金玉

引言: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中把教育惠民作为九大惠民工程之一,明确紧盯“四个优先”(学前三年幼儿教育优先、双语教育优先、南疆四地州优先、贫困群体优先)原则,在短时间内实现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虽然教育惠民工程在较短时间内从园址选取到基础设施的配备已落地见效,但在学前双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本人在南疆学前双语支教中的亲身经历,对现在教育状况进行描述,并提出一些本人的看法和解决的策略,为南疆支教工作贡献力量。

2018年9月以来,新疆全面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100%全覆盖。截止到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覆盖以来,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出其中的问题,以便为今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指明方向。

1 阿恰勒镇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截止到2019年,阿恰勒镇共有幼儿园8个,大概600多名适龄儿童。

1.1 政府推行的教育工程及现状

今年全疆各地新建、改扩建4387所农村双语幼儿园,农村入园幼儿总数达到112.89万人,实现农村学前3年免费双语教育全覆盖。

这几年,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政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南疆学前双语教育涉及的范围更大,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提升,但受交通影响、师资流失率高等因素限制,新疆尤其是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

等南疆四地州学前双语教师数量匮乏、质量“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为此,政府实施国家“学前双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自治区学前特岗计划”“自治区大学生实习支教计划”“干部支教计划选派”,以及各地州自行招聘教师和选派干部支教等举措,以南疆四地州和农村幼儿园为重点,共补充4.45万名学前双语教师,在岗总数达到7万名,缓解了师资匮乏状况。财政方面,自治区政府给阿克苏地区拨款701万元,市本级配套129万元,专项用于阿克苏市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保教费、幼儿伙食补助及取暖补助,惠及阿克苏地区16000余名农村学前幼儿。

由此可见,自治区教育系统在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上确实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教师还是匮乏,幼儿园按照“两教一保”(即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的标准配备,但真正能落到班级的比较少,多是支教老师或者支教学生作为补给。

1.2 班级教师配备比例失调

阿恰勒镇幼儿园中除了中心幼儿园人数较多,有的年级分成两个班以外,其他幼儿园均是一个班。即:小班,中班,大班。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每个村的儿童数量不一样,班级人数也不一样。大部分幼儿园按照“两教一保”的比例配备,教师短缺的幼儿园只能“一教一保”。“一教一保”的幼儿园在儿童的教学和管理上就要相对弱一点儿。“两教一保”的班级固然好,但是有的班级人数少,12或者15名幼儿的,“两教一保”教师又有点多。这样的结果就是有的园教师资源短缺,有的园教师匮乏。

1.3 专职教师专业性有待提高

专职教师学历大多是中专毕业,少数大专毕业,部分教师专业是学前教育,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年轻的专职教师中,听力和阅读能力良好,口语和写作能力相对较弱。口语主要问题在声调上,写作主要是笔顺,笔画,语法上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同样也会体现在教学中。

虽然不同民族的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有所不同,但都遵循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语音发展的特点,基本上2岁到2岁半的儿童全部能够掌握语言,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语音逐渐形成。而少数民族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声调。如果老师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语音和语貌有缺陷,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声调问题依然存在。

支教老师和支教学生分配到各个园,虽大多数都是担任语言课,但毕竟时间有限(每节课课长20分钟),在园内交流的时间有限。课下,专职教师和保育教师为了交流方便还是会使用母语,公共场合完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目前并没有真正的实现。

1.4 保育教师对职业认识不到位

现代学前教育把保育和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见两者的关系互为补充,缺一不可。阿恰勒镇幼儿园的保育老师们大多是分流人员,在保育工作中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给孩子们打个饭或者看孩子们午睡,不参与课堂管理这是对工作职责认识的不到位。保育工作无小事,保育老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与素养,爱岗敬业,热爱幼儿;为人师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文明礼貌,团结协作。

从观念上改变对保育员的偏见。首先是称呼上,园里从上到下应该称呼为保育老师,这样就和教育老师在同一个重要的位置。保育老师也要经常主动学习,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在幼儿的管理上,都应该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其次,保育老师自己要树立自信,处理好师师、师生、家校的关系。最后,保育老师需要耐心,愛心,多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园小班的孩子4岁入园,虽然生活上基本可以自理,比如:自己洗手,上厕所,搬板凳等;但是也会有特殊情况发生,比如:尿裤子,饭打了,乱扔东西等。这时候就需要保育老师进行干预和帮助,耐心教导而不是大吼大叫。

1.5 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按照当地教育局的安排,每月会对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月测评是园内教师交叉考试,比如:大班教师考中班学生,中班老师考小班学生,小班老师考大班学生等。学期末测评,教育局会安排教师下到各个村考试,有好几套试卷抽考,保密性还是做得比较好。语言课的要求是每周至少会背诵一首儿歌,学习十张图片,简单问答,看图说话。考试以口语为主,题型有:简单问答,认识图片,看图讲故事,背诵儿歌,唱一唱等。题型还是比较丰富,但是有的考题偏难,偏怪,有的图片上的图形太相似,在学习中给学生们造成很大的干扰。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教材固然好,但是完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对幼儿的语言提升没有多大的用处,那么就在做无用功。学前幼儿的学习还是应该围绕学前儿童五大领域目标,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幼儿习惯养成。

2 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本人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对策及建议。

2.1 继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事态,还需要继续以南疆四地州和农村学校为重点,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查漏补缺,补好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师队伍这块短板。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师除了要求能够熟练使用两种语言,具有一般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对专业知识进一步拔高和提升,保育教师要多阅读幼儿心理学,以便更好的服务工作。

2.2 强化师资的培训工作

目前,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恰勒镇学前教育的教师教学基本功还有待提高,虽然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引进教师,但是还要在留住教师上面下功夫。拓宽培训方式,多开展校与校之间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国家和自治区也给南疆四地州提供了更多教师进修的机会,当地教育部门充分利用学习的机会,利用好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优惠政策,更好的提高自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2.3 不断完善督导评估机制

压紧压实质量监测工作责任,有的工作如果能督查的紧一点儿,后续工作继续跟进,将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园长队伍和教科研队伍建设,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持续让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惠民工程在全疆遍地开花,进一步满足各族群众对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中语系)

猜你喜欢
南疆双语支教
警惕功利性支教
南疆木棉红似火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南疆干部
做活南疆“棋眼” 取得全盘胜利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