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磁共振与扩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2020-01-18 07:15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CTMR室辽宁鞍山11403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央区张量磁共振

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CT、MR室 (辽宁 鞍山 114032)

内容提要: 目的:评析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MRI扫描后发现前列腺中央区有结节样异常信号的患者80例,分别比较DCE-MRI和DTI扫描,以及两者联合扫描诊断结果的有效性。结果:DTI及DCE两者联合的AUC值显著高于DTI和DCE组(P<0.05),DTI与DCE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TI及DCE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无论是在前列腺癌还是前列腺增生方面都为最高。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联合使用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随着生活环境变化以及工作压力增加等的影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前列腺患病后的典型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很容易与其他病症混淆,因此很容易造成误诊以及漏诊[1]。对于前列腺病变的及时准确的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其病情的发展,尤其是中央区良恶性结节鉴别在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可以有效评价血液动力学以及形态学和功能性,有较高的诊断率和分期精确率[2]。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可以进行三维立体角度分解,显示更加精细的组织微结构[3]。本文详细分析了动态增强磁共振与扩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MRI扫描后发现前列腺中央区有结节样异常信号的患者80例,年龄43~84岁,平均(58.09±3.22)岁,体重45~75kg,平均(57.09±5.12)kg。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3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45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程资料齐全,有可参考性;②通过T2WI、DTI及DCE扫描,以及T2WI图像扫描发现前列腺中央区有结节样异常信号。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严重的肾脏疾病;②患者存在一定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通过此次研究。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3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检查前1d患者需控制饮食,确保少量饮食,且不能食用带渣食物。

DCE-MRI扫描:设置参数为TR为4.8ms,TE为1.7ms,FOV为260mm,192×192矩阵,层厚为3.6mm,层距为0.3mm;注意在初次采集后以2.0mL/s的速率静脉团注0.2mL/kg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扫描结束后,手动调整利用软件导出病灶SI-T曲线。

DTI扫描:此次扫描采用SE-EPI,设置参数TR为4600ms,TE为89ms,FOV为25cm×25cm,256×256矩阵,层厚矩阵3.0mm,层距为0mm,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为25,扩散加权系数为b=800s/mm2,2次激励。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扫描图像,重点关注前列腺中央区存在的病灶。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0版本)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进行多因素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分析三组扫描结果情况可知DTI扫描、DCE扫描以及两者联合的敏感度分别为82.0%,67.1%、86.5%,特异度分别为82.9%、92.0%、86.5%,AUC分别为0.88、0.86、0.95。分析可知,DTI及DCE两者联合的AUC值显著高于DTI和DCE组(P<0.05),DTI与DCE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两组联合时诊断价值最高。

DTI扫描、DCE扫描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符合情况,DTI及DCE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无论是在前列腺癌还是前列腺增生方面都为最高。

3.讨论

前列腺疾病属于男性高发性疾病,发病后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伤害,前列腺组织构成较为复杂,发生结节时,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在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类型时有很长的潜伏期,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愈率[4]。穿刺检查等检查方式虽然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其属于创伤性检测,存在较大局限性[5]。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RI应用日渐广泛,DCE-MRI可以充分显示组织各断层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血供特点,提高判定的有效率[6]。DTI作为更高级的弥散加权成像形式,可以从量和方向上反映成像体素内扩散的变化从而可以定向定量地评价组织各向异性,但是弥散梯度引起涡流会导致其纤维束方向不确定,造成判定误差[7,8]。因此两者检测方式各有优劣,结合使用可以使得两者诊断价值发挥更大。本文选定的研究对象为前列腺中央区结节,其可以有效区别于外周带微观组织,可以避免结构差异造成的测定误差,研究表明DTI及DCE两者联合的AUC值显著高于DTI和DCE组(P<0.05),DTI与DCE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TI及DCE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无论是在前列腺癌还是前列腺增生方面都为最高。

综上所述,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联合使用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中央区张量磁共振
一类张量方程的可解性及其最佳逼近问题 ①
严格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 的通解
一类结构张量方程解集的非空紧性
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甲状腺单侧乳头状癌超声特征联合BRAF V600E基因与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