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诊断探讨

2020-01-18 07:1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胰管乳头状实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胰腺肿块切除术治疗的20例病理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收集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和术前超声诊断结果,对比两组结果符合情况,并分析超声检查的肿瘤特征。结果:彩色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显示,误诊率为35.00%,漏诊率为0,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5.00%。所有肿瘤均为单发,边界清晰,肿瘤最大直径为35~78mm,平均(56.03±21.03)mm。肿瘤生长部位以胰头部和胰尾部为主,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和椭圆形为主,胰腺肿块多存在包膜回声,后方无回声衰减。肿瘤内部回声以实性回声为主,囊性回声和囊/实兼备者较少。主胰管扩张情况观察可见,无扩张者占比最高,明显扩张和轻度扩张者较少。血流信号探查显示,多数肿块内存在少许血流信号。肿瘤多无钙化,仅少量伴钙化。肿瘤未侵犯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及其他腹腔静脉。结论:超声检查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联合肿瘤特征分析,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发病率较低的胰腺肿瘤,近年来其文献报道逐渐增多,相关临床研究也逐渐深入,临床领域对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多为交界性肿瘤,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因而需尽早诊断、尽早切除,但是其影像学诊断难度较大,需进一步探索其影像学诊断方法[1]。超声技术是胰腺肿瘤临床诊断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探明其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胰腺肿块切除术治疗的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胰腺肿块切除术治疗的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0例患者中,男4例,女16例,年龄22~36岁,平均(29.08±7.02)岁,患者均为单发的胰腺肿块。

1.2 方法

检查前患者均要求空腹8h以上,采用飞利浦IE 33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完成所有患者的检查,探头频率2.5~5.0MHz,腹部扫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占位情况、内部回声、外周组织受压侵犯情况,随后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内部血流信号。

1.3 观察指标

术后收集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和术前超声诊断结果,对比两组结果符合情况,并分析超声检查的肿瘤特征,包括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肿块内血流、与周围组织关系等。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彩色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显示,误诊率为35.00%(7/35),漏诊率为0,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5.00%(13/20)。

2.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影像特征

所有肿瘤均为单发,边界清晰,肿瘤最大直径为35~78mm,平均(56.03±21.03)mm。

肿瘤生长部位以胰头部和胰尾部为主,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和椭圆形为主,胰腺肿块多存在包膜回声,后方无回声衰减。肿瘤内部回声以实性回声为主,囊性回声和囊/实兼备者较少。主胰管扩张情况观察可见,无扩张者占比最高,明显扩张和轻度扩张者较少。血流信号探查显示,多数肿块内存在少许血流信号。肿瘤多无钙化,仅少量伴钙化。肿瘤未侵犯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及其他腹腔静脉。

3.讨论

目前,已探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具有一定恶变风险,发现病变及时切除,预后良好,致死率较低,临床预后相对较好。但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诊断中极易与胰腺囊腺瘤、胰腺癌及其他良性占位性病变混淆,临床治疗诊断难度较大[2]。

近年来,彩色超声诊断技术不断优化,对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在临床诊断中多推荐优先进行超声检查。文献报道显示,彩超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准确性可达到60%以上,虽然这一数据不高,但是其与该病的筛查意义重大[3]。本次研究也发现,彩色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显示,误诊率为35.00%,漏诊率为0,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5.00%,可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性为60%左右,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存在一定的误诊风险,易与胰腺囊腺瘤、胰腺癌等良恶胰腺肿块混淆。但是,本次研究中未见一例漏诊者,可知彩超诊断的漏诊率较低,对于该类疾病的筛查具有深刻意义,可在筛查到胰腺肿块后联合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诊,也可达到早确诊的目的。此外,近年来临床领域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认知不断提高,而总结分析其超声表现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超声诊断准确性[4]。为此本次研究对2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肿瘤均为单发,边界清晰,肿瘤大小不一;肿瘤未侵犯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及其他腹腔静脉。肿瘤生长部位以胰头部和胰尾部为主,胰体部,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和椭圆形为主,两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形状不规则者,可知在数量、发病位置、形态方面,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明显的特征性,以单发为主,主要集中在胰头部和胰尾部,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及椭圆形,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多不侵犯腹腔内静脉。文献报道显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大小无明显规律性,但是多数肿瘤不伴有胰管扩张,仅有少量较大肿瘤者,伴有胰管扩张[5]。本次研究也发现,主胰管扩张情况观察可见,无扩张者占比最高,明显扩张和轻度扩张者较少,可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不易引起胰管扩张,可作为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要点。本次研究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包膜及内部回声情况分析发现,胰腺肿块多存在包膜回声,后方无回声衰减,且肿瘤内部回声以实性回声为主,可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存在包膜,以实性为主时,囊性部分主要位于包膜下或分布于实性成分中。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联合肿瘤特征分析,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胰管乳头状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腹腔镜胰管切开取石+胰管T管引流术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