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文化的建设与研究

2020-01-18 19:49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
中国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水都江堰用水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在2275年的发展历史中,都江堰工程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灌区范围涉及7市37县(市、区),受益面积超28 590 km2,受益人口近1 960万。都江堰灌区面积不到四川省5%,却集中了全省25.8%的人口和20.7%的有效灌溉面积,是四川省商品粮基地,也是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中心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灌溉、维护、管理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制度、经验、风俗,是2 200多年灌区水利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珍贵财富,值得拾取挖掘,与现代科技、管理、制度相融合,形成新时代的都江堰水利文化,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由水管理至水利文化

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与水危机,使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水管理问题,不断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水管理模式。发达国家已经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转入全面管理阶段,在水管理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思路:通过挖掘和建设水利文化来加强水管理。美国、日本等国家较早提出这一思路,它们的研究者认为,加强水管理,需要建设一种新型的水利文化,引入新的道德观、伦理观,解决水管理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而新型的水利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历史经验与传统的挖掘,重视本土民族或族群的智慧与伦理,重视保存下来的传统观念中体现的生态价值观。

水利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兴水之利、除水之害、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及相关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文化的组成和映射。水利文化的物质文化,包括水利工程、工具、仪器等实物;水利文化的精神文化,包括与水、水事活动相关的制度、技术、知识、思想、价值观、信仰、艺术、风俗习惯等。水利文化既包含人类社会早期的水信仰、水崇拜(在无力战胜洪水只能逃避洪水的阶段,所形成的水神、河神崇拜与信仰),也包括经济技术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创造、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水利文化是“基于水的文化”,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水呈现出的文化”,即某种文化特性在“水”方面的呈现与反映,如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会呈现和反映在各地区、各类型水事活动及其管理的组织、规章、制度等方面;二是“水与文化”,即某种文化与水之间的密切关系,如都江堰的“放水节”、“二王”崇拜、川主信仰等文化现象,与都江堰水利工程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灌区管理是水管理的重要方面。相较于工程管理,灌区管理更适合水利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建设并从中获益:灌区的历史为水利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灌区的管理为水利文化建设提供了需求与平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水利文化建设提供了广大的空间。拥有2 275年历史、当下面临诸多管理困境的都江堰灌区,更应重视水利文化的建设。

二、都江堰灌区管理及其水利文化价值观举例

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是西汉元鼎年间 (公元前116年—公元前111年)倪宽主持兴修关中六辅渠时的“定水令以广溉田”。之后,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在兴建陂塘水利灌溉体系后,“为民立均水约束,立石于田畔,以防纷争”。这些“水令”“均水约束”,是由官方制订、百姓须遵守的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是我国灌区管理的早期原则。到唐代,比较合理的灌区管理制度形成,规定灌区用水应“自远始”“凡用水自下始”“先稻后陆”;灌区用水要“务使均普,不得偏并”,务必做到“均平”;渠道工程应“决泄有时,畎浍有度,居上游者不得拥泉而颛其腴”。即:灌溉要事先制定合理的用水秩序,应让离水渠远的地方和水渠下游的地方先用水;先灌溉稻田(水田),后灌溉陆田(旱地);灌溉用水的分配要均平,工程和渠道管理要杜绝上游独占水源的现象,同时也要适时泄洪。

都江堰自古以来也遵循上述管理原则,并且设有专门的官方管理机构或管理专员对灌区进行管理。随着灌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灌区管理的经费来源演变为官方拨银(钱)与民间自筹两种形式。都江堰灌区在历史上积累了丰富的民间自筹管理经费经验,形成了很多有益的文化传统。

明清时期,都江堰渠首枢纽至灌区上游各干河分水枢纽属于官堰,官方通过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支河、支渠或支堰及其以下的各渠、堰、沟均为民堰,民堰的管理由“堰管会”一类的民间组织负责,通常设有总堰长、堰长、沟长等,具备上下统属的关系,各自负责所辖范围内的工程维修、用水调配、水费收取等。总堰长往往由各堰长推举产生,堰长沟长往往在田产较多、威信较高的灌溉用水户中产生。灌区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来自“按亩派夫”“按亩派粮”“按亩派钱”,与农户的受益直接挂钩,相当于受益农户对灌溉工程的反哺,远不似今天所说的“用水者付费”那么简单。

又如灌区的分水制度,特别强调公平、均平。为了保证灌溉用水的“均平”,都江堰灌区早期是通过堰来实现分水的,所分之水并非按流量、水量界定,而是按上游来水的比例分配,不管来水多少,分水比例不变,以保证农户的平等用水权。渠首通过都江鱼嘴实现四六分水,内江引水后也是通过一级一级的鱼嘴逐级分水。

明清时期,很多分水鱼嘴被更加合理、成熟的“平梁分水”所取代,灌溉季节一律采用平梁分水、燃香计时的办法分配灌溉水量。平梁分水是针对灌渠的同一个分水断面 (分水点)而言,根据需要灌溉的农田面积,参考灌溉农户对灌溉工程的建设、维护所投入的资金、劳力等,确定分水的比例,一般以平梁的宽度来划分分水量。燃香计时是针对灌渠上下游不同的分水断面(分水点)而言,根据轮灌的时间和灌溉的农田数量,确定不同分水点的分水时长。平梁分水与燃香计时,可以保证灌溉用水的公平分配,也是我国灌区普遍认可的用以解决、减少或杜绝争水纠纷,达到水利共享而广为采用的办法,符合我国古代“水利均沾”的用水分水原则与文化价值观。“水利均沾”的用水原则,在今天仍不失其先进性,不会像有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 “优先占用权”这类不平等的水权,给国家和地区带来各种弊端和水管理困境。

三、都江堰水利文化建设内容探讨

拥有2 275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传统水利文化博大精深的物化代表,是一座等待挖掘的水利文化宝库。近代以来,都江堰不断吸取现代科技文化的养分,工程体系不断完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为研究都江堰水利文化提供了现实范本。

水利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都江堰的渠首枢纽、各干支河渠堰,以及灌区内各个历史时期创建的工程建筑物,都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都江堰灌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因都江堰工程建设管理、灌溉用水等形成的制度(如岁修、冬修、水费收取与使用、灌区社会组织等)、技术(如“三字经”“八字格言”一类的技术规范与总结,杩槎、竹笼装石、干砌卵石等工艺技术)、知识(如对岷江水文、水流与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及其运用)、思想与价值观(如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信仰(如二王庙祭祀、川主祭祀、水神崇拜等)、艺术(诗歌、绘画、音乐、民间文学等)、风俗习惯(清明开水节等)则属于精神文化。可见,都江堰灌区的水利文化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迄今为止,我们对都江堰灌区水利文化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挖掘研究极其有限,还有大量的工作亟待完成。

研究都江堰水利文化,不能停留在研究和挖掘本身,而是要挑选优秀的水利文化基因,植于当前灌区管理的各个方面。水利文化的基本核心就是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而都江堰水利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这一观念体现在渠首枢纽工程的布局上,也体现在灌区的管理上。

例如,都江堰岁修技术中的杩槎,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独特的“柔性结构”(或称“软结构”)中的一种。与竹笼装石一样,杩槎并不能彻底截断水流,部分水流仍会通过它的缝隙流入内江,如此既能在岁修时有效降低内江水位,便于工程的维护,又不会导致全灌区彻底断水。如果照搬西方的水利技术,则维修期间需要在内江入口处筑一土石围堰,导致灌区基本用水量无法保证,且维修完成后,围堰需要拆除,又会带来水源污染和二次泥沙淤积的问题。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都江堰除了渠首都江鱼嘴到各干河之间的枢纽工程外,都属民堰,历史上民堰的工程管理与用水管理全靠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依靠农户自身的力量自主完成。2 2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灌区完全实现了自主、自立。现今世界银行在各国努力推广的“农户自主管理、灌区经济自立”的经验模式,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灌区管理的默认模式。都江堰灌区各级、各地县、乡、村在2 275年里沉淀的优秀管理制度、管理思想和传统做法值得我们虚心学习。

都江堰水利文化的研究、挖掘与建设可以经由两种途径展开:

一是从水的角度去认识、把握与反思文化。一种文化具有哪些特质,是否可以承续,不妨观察该种文化所带来的文明成就。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文明产物,建成之后的2 275年,不断改善着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灌溉效益不断扩大,灌区内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都江堰工程巧妙的布局,全天然自动无须人力干预的分水、分沙、溢洪,以及稳定的灌区进水量等,让诸多现代大型水利工程汗颜。在2 200多年里,工程供水及效益发挥从未中断,这一奇迹也是绝无仅有,令国内外专家惊叹。都江堰的奇迹,不仅仅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管理技术的成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彰显,是我国古代文化优秀性、先进性与可继承性的有力证明。

二是从文化的角度把握水利,探讨文化特质对于水利的影响。一切水利的思想、决策、行为,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都受到同时代文化的影响。例如,都江堰历史上的堰长、沟长任命制度,除了人们熟悉的选任制外,还有看上去既不科学又不合理的轮任制,但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折射出我国传统水利文化中“水利均沾”“利益均等”的观念及儒家的“均富”思想。可见我国古代的水利管理并非一味追求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而是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四、结 语

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西方文化以分析的思维模式为基础,对事物分析、分析、再分析,把“一分为二”的思想方法推到了无休无止的境地,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态度上就是 “征服自然”。自然虽无言,孔子所说“天何言哉”指的就是这一点,但它却能惩罚和报复,眼前全球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灾害和危机,大多是大自然惩罚的表现。中国文化是以综合的思维模式为基础的,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天人合一”,主张与大自然和一切动植物和睦相处,摒弃“征服”的狂妄。人类如果还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丢掉过去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说,必须以东方思想、东方文化为归依。

被誉为 “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对世界上的各种文明、文化进行研究和比较之后,在晚年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西方的征伐文明必然衰落,人类的希望在东方、在中国。汤因比给出的理由中,有一条即是:中华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针对自然和环境的统治与征伐欲望。

一中一西两位伟大的学者不约而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对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颇有启发。水利文化建设是推进水管理的一种新的途径,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都江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探讨、研究、学习都江堰的水利文化,就是重新认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文化的自信,也可以实现自我的超越,实现民族的复兴。

猜你喜欢
分水都江堰用水
拜水都江堰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节约洗碗用水
漫话康熙民窑青花瓷
李冰与都江堰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分水剑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