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兄弟》中暗喻的翻译研究*

2020-01-18 20:17张韵菲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明喻暗喻原文中

郑 贞,吴 建,张韵菲

(1.陆军工程大学 基础部, 江苏 南京 211101; 2.南京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一、引 言

《兄弟》英译本Brothers由罗鹏(Carlos Rojas)与其妻子、哈佛大学东亚系周成荫博士(Eileen Cheng-yin Chow)合作翻译而成。该译本于2009年年初由美国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和英国麦克米伦公司两大出版巨头出版,在英语世界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兄弟》是余华继《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在细雨中呼喊》之后,被翻译成英文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在《兄弟》译本出版数月内,有大量评论刊发在英美各大主流媒体上,包括《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纽约时报书评》《洛杉矶时报》《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卫报》等。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光书评就有20多篇,参与评论的有杂志主编、作家、翻译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可见关注范围之广。《兄弟》的翻译采用了美式英语的拼写和词汇,译者准确地把握了余华的语言风格和叙事特点,译笔“熟练灵活”,整体风格“健朗活泼”,“出色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和嬉笑怒骂的闹剧风格。”[1]66

先锋小说中的话语狂欢更多地体现在《兄弟》中使用的不同比喻当中。准确而新奇的比喻是余华语言的一大特点。《兄弟》中大量地使用明喻,还使用了部分的借喻和暗喻。暗喻也是《兄弟》中使用的重要修辞手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要是比喻就一定会有语义距离的存在,因为其中必定有介体。暗喻中的本,介体之间的同一度要高于明喻。”[2]161暗喻常用“是”“为”“成”“叫”“做”“等于”等词充当喻词(也有不用喻词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用逗号或破折号连接),在语言形式上最常见的格式是:本体、喻词、喻体依次充当句子的主、谓、宾。“暗喻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明喻更接近,语气更肯定,结构也更紧凑。”[3]391

暗喻具有模糊性和更为强大的包容性,所以能够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调动读者身体的各个器官、感知觉、嗅觉等共同体味和了解某个意象的深层含义。但是,暗喻的理解需要依靠相应的文化背景图式。下面,本文将结合《兄弟》文本实例,分析译者翻译暗喻时采用的不同方法策略及其产生的叙事审美效果。

二、《兄弟》中暗喻的翻译方法和效果

(一)保留暗喻

后来,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被生擒活捉,用现在的时髦说法是闹出了绯闻。李光头在厕所里的绯闻曝光之后,他在我们刘镇臭名昭著以后,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真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臭瓜[4]4。

It was only later, after Baldy Li had been caught peeping and had become stinkingly notorious throughout Liu Town——only then did he learn that he really was another rotten melon off the same damn vine as his father[5]4.

李光头在厕所偷窥被人抓住之后,在刘镇出了名,他“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真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臭瓜”。这句暗喻充满了贬抑和嘲讽,尤其是和宋钢父子对比之后,更显得李光头和父亲是如此的下流不堪。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文中的喻体“rotten:being in a state of putrefaction or decay”(腐烂的:处于腐烂或腐败状态的)。这个暗喻是叙述者的评论,也是刘镇看客们对李光头的评价,认为这个孩子真是无可救药了,长大后只会和他父亲一样,是个没有用的东西。直译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影响读者的阅读理解,而且也尽可能缩短了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李光头虽然资质平平,却非常自信:他自认为配得上林红,所以敢向林红大胆示爱。但是,当他听从宋钢建议,直接到林红家去求爱的时候,却遭到了林红父母的一顿好骂。

这时,林红父亲当着满街的群众,用扫帚指着李光头骂道:“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4]267

At that point Lin Hong’s father turned to the crowd in the streets and gestured at Baldy Li with his broomstick, saying, “You’re the proverbial ugly toad who thinks he can have the swan.”[5]259

林红的父亲看到李光头上门来求爱,气得拿着扫帚要赶走李光头。在他看来,李光头“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中国谚语将李光头比喻为丑陋无比的癞蛤蟆,而将林红比喻为美丽无比的天鹅。意思是说:你休想得到我女儿的芳心。译文保留了原文中暗喻的喻体“ugly toad”和“the swan”,还点明了这句话是“proverbial”(如谚语所说的),使得这种天上和地下的对比反差极为明显,也突出强调了林红及其父母对李光头本人的厌恶,对其求爱行为的极度排斥,也预示着李光头此次行动必将失败的结果。

李光头采纳宋钢意见,使用兵临城下,擒贼先擒王的计策,率领着他的求爱队伍又向林红家进发。在林红家门口,他还未表明来意,就遭到了林红母亲的一顿臭骂。警告他不要再来骚扰女儿,否则鸡毛掸子伺候。

“告诉你,”林红的母亲举起鸡毛掸子对他喊叫,“我女儿这朵鲜花不会插在你这堆牛粪上。”[4]267

“I tell you”——Lin Hong’s mother pointed at him with her feather duster as she shouted——“my flower of a daughter will never be planted in a pile of cow dung like yourself.”[5]259

在林红母亲的眼中,女儿貌美如花,而这位求爱者李光头真是丑陋无比,竟然敢上门求爱。母亲实在是气愤难当,她一边举起鸡毛掸子,一边喊叫道:“我女儿这朵鲜花不会插在你这堆牛粪上。”这里的暗喻是:将她女儿比作鲜花,而将李光头比作牛粪。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暗喻,分别译为“my flower of a daughter”和“a pile of cow dung”。通过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林红父母和她本人一样,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求爱者。

林红为了摆脱李光头的追求和纠缠,决定自己主动出击。仔细地调查了刘镇的未婚男性,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积极地搜寻着自己的另一半。最终,她的焦点落在了与李光头如影随形的宋钢身上。林红的那股子认真劲像足了福尔摩斯。因为,她林红可不能随随便便把自己给嫁了,就算是找个挡箭牌,也一定要百里挑一,才能托付终身。

这时的林红是我们刘镇的女福尔摩斯,已经把那二十个面容英俊的年轻男子的底细摸清楚了[4]270。

By that point, Lin Hong had become the town’s resident Sherlock Holmes and had investigated the personal backgrounds of all twenty of the town’s handsome young men[5]262.

这个暗喻说明:林红是一个聪明的女性,代表的是一个积极主动追求幸福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译文保留了原文中的暗喻,但是将喻词“是”翻译为“had become”,将喻体“女福尔摩斯”翻译为“resident Sherlock Holmes”。其中“resident”的意思是“dwelling in a particular place; residing”(居住的,居留的;居住在某一特定地点的;定居的)。这说明:林红为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不惜装扮成侦探,四处寻觅合适的丈夫人选。

林红在经过一番实地侦查之后,发现刘镇才子之一的赵诗人已经有了女友,还想追求她。为了让他女友早日发现他想脚踏两条船的不轨企图,林红是这样揭穿赵诗人的:

林红将真相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个迷茫忧愁的年轻女子后,警告她:“你的男朋友是个刘镇陈世美。”[4]270

After Lin Hong told this confused and anxious young woman the full truth, she warned her, “Your boyfriend fancies himself Liu Town’s resident Don Juan.”[5]262

林红告诉了赵诗人的女友他的真实面目,明明有女友还要暗地里追求林红。所以,林红警告她:“你的男朋友是个刘镇陈世美。”陈世美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喜新厌旧的浪子代表。译文保留了原文中的暗喻,但是同样进行了一些改写,将“是”翻译为“fancy: to visualize; imagine”(设想;想象),更能说明赵诗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完全可以同时抱得两个美人归。将“刘镇陈世美” 改为了“Liu Town’s resident Don Juan”,将喻体换成了“Don Juan”(唐璜,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风流贵族,诱奸者,淫荡者)。显然,译文和原文的喻体都是指那种不专一,到处留情的浪子。

林红在试图摆脱李光头的纠缠过程中,不断搜索自己心仪的对象,最终她将目标锁定在宋钢。因为,她觉得宋钢就是刘镇年轻男子中最出类拔萃的。

只要是一棵树,就有参天的可能,而杂草永远只能铺在地上[4]275。

As long as he was a tree, there was the possibility that he could one day scrape the sky, while the weeds would never do more than spread along the ground[5]267.

她坚信宋钢会出人头地,因为“只要是一棵树,就有参天的可能,而杂草永远只能铺在地上。”译文保留了原文将宋钢比作一棵树的暗喻,这既说明了林红对宋钢的钦慕,也说明了林红对宋钢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一定会成长为一棵可以依靠一辈子的大树。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林红一直看好的宋钢不但没有在改革的大潮中成长为参天大树,反而变成了铺在地上的杂草;而她一直看扁的李光头却在改革大潮中乘风破浪,成长为参天大树。这让兄弟两人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黑色幽默。

李光头在为自己的服装加工厂筹措启动金的时候,首先想到了刘镇创业领头羊童铁匠。他在说服童铁匠入股他的企业时,为他描绘了美好的创业蓝图。

李光头摇摇头,瞪圆了眼睛,浪漫地说,“我满眼望去已经不是钞票了,是茫茫大海。”[4]333

He opened his eyes wide and said dreamily, “What I see before me is not dollar bills but, rather, an open expanse of ocean.”[5]325

这句话是李光头在陈述了一番他的创业计划之后进行总结的话。他觉得,如此这番后,他们会赚到很多钱。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暗喻,将本体“钞票” 翻译为“dollar bills” (美元大钞),喻体“茫茫大海” 翻译为“an open expanse of ocean”(一片广阔的海洋)。这说明了李光头是个心中有天地并且付诸行动的理想主义实干家。

李光头的第二次创业是从事垃圾贸易,而且生意越做越大,甚至做到了日本。他从日本带回了很多旧西装,使刘镇的男性看客因此个个西装笔挺,跟换了个人似的。

刘镇的男群众穿上笔挺的垃圾西装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都说自己像个外国元首。李光头听了这话嘿嘿笑个不停,说自己真是功德无量,让刘镇一下子冒出来几千个外国元首。再看看我们刘镇的女群众,还是穿着一身身土里土气的衣服,男群众嘲笑她们是土特产品[4]417。

After the men put on their handsome suits, they beamed with pride and bragged that they looked just like foreign heads of state. When Baldy Li heard this, he burst into peals of laughter, declaring that he was doing the town a great service by populating it with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foreign heads of state. The women, meanwhile, all continued to wear the same old hick-ish clothing they’d always had, leading the men to mock them as “local specialties.[5]411”

刘镇的男性在穿上西装之后就看不上没有西装穿的女性了,“男群众嘲笑她们是土特产品”。这个暗喻非常接地气,男性将女性比喻成“土特产品”。这说明,他们在发觉自己因为穿上外国人的西装而地位提高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贬低了刘镇的女性。译文“leading the men to mock them as ‘local specialties’”通过加上引号,保留了原文中的暗喻,表现出刘镇男性对女性的轻视;同时也说明,当时在刘镇,西装的出现对人们的时尚观念的冲击之大。所以,如果文内语境或者上下文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暗喻的基本意思,那么保留了暗喻就维持了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并将富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法通过翻译输入了译入语文化。

(二)增译暗喻

有时候,译文也会增译暗喻。增加的暗喻可能是由原来的明喻转化而来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原文的明喻被翻译为暗喻。暗喻和明喻相比,其本体和喻体的相关性更大。宋钢和李光头两个人相貌和性格迥异,给人的感觉是天壤之别。

宋钢走在林红身边时幸福得不知所措,几个月下来后他还是改不了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城里的老人们说他实在不像一个恋人,说他还不如那个气势汹汹的李光头,李光头起码还像个保镖,这个宋钢充其量也就是个随从跟班[4]313。

When Song Gang walked at her side, he was so happy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Even after several months, he maintained his look of awed contentment. The elders opined that he didn’t at all look like a lover and that even the truculent Baldy Li fit the role better——Baldy Li at the very least was an overzealous bodyguard, whereas Song Gang looked more like a lackey[5]303.

刘镇的老人看到宋钢虽然成为了林红的恋人,却还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反倒有点怀念以前整天如影随形地跟在林红左右的李光头。这个评价中包含着一个明喻和一个暗喻。译者将第一个明喻翻译成了暗喻,即直接将李光头等同于“an overzealous bodyguard”(过分热心的保镖),增加了评价性形容词“overzealous”。这种评价更多的是对李光头的表扬。而反观宋钢,则不过是老人眼中林红的小跟班。原文是暗喻,直接将宋钢等同于林红的跟班,而非恋人。译文“Song Gang looked more like a lackey”则改为了明喻,将宋钢比喻为“a lackey”(男仆、侍从),说明他给人的感觉不是像林红的恋人一样和她平起平坐,而仿佛是低她一等的仆人。译文将原文对李光头的描写改为了暗喻,突出了他的霸气形象:虽然强作护花使者,却也有模有样。宋钢的形象从原文的暗喻改为明喻,两人之间的对比仍然鲜明。毕竟,在众人眼中,宋钢的正面形象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三)省译暗喻

译文中也有省译暗喻的情况。例如:

刘作家想甩掉他的女朋友,他女朋友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坚决不干,她要紧紧咬住功成名就的刘作家[4]14。

Writer Liu tried to dump his girlfriend, but she absolutely refused to be let go of[5]13.

这个暗喻将刘作家女友的形象一笔勾勒了出来。所以,刘作家想要甩掉她去追求林红并不容易。这也为后来刘作家想要背着女友去约林红看电影,被林红掉包成她的女友,之后上演了一场真人版“少林寺”做好了人物形象描写的铺垫。译文省略了这个暗喻,直接把后面对女友的描述“她坚决不干”翻译为“she absolutely refused to be let go of”。省略了暗喻确实减少了读者阅读的难度,但是原文喻体“不是省油的灯”所传递出的人物形象却在译文中丢失了,也削弱了故事的戏剧色彩。省略的暗喻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内容,原文中暗含的语气和讽刺意味也在翻译中失去了。

李光头为服装厂制定创业计划时首先想到的股东就是童铁匠,因为他是趁着改革开放大潮,在刘镇首先创业成功走上富裕道路的典型人物。

童铁匠是我们刘镇个体户里的领头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听说童铁匠出了四十份。再说,李光头在福利厂的骄人业绩路人皆知,其他的个体户都在李光头徐徐展开的世界地图前报出了他们的份额[4]335。

Blacksmith Tong was one of the leaders within Liu’s independent business community, and the strength of his example was incalculable. When word spread that Blacksmith Tong had invested four thousand yuan, combined with Baldy Li’s impressive achievements at the Good Works Factory, many other business owners were soon lining up in front of Baldy Li’s world map to purchase shares[5]326-327.

译文去掉了原文中“领头羊”的喻体,而是直接翻译为“one of the leaders”(领袖之一)。这样的省译对于意思的传达没有影响。李光头想进一步做大事业,出国闯一闯。他也再次询问各位老股东是否愿意入股他的国际垃圾贸易。他首先问的还是刘镇自主创业的领头羊童铁匠,但是童铁匠是有些许担忧的。在他看来,垃圾买卖并非正当的生意。

童铁匠皱眉说:“这李光头只要一出刘镇,我心里就发慌,再说破烂生意也不是一条正道。”[4]411

Blacksmith Tong frowned. “All Baldy Li has to do is leave Liu Town and I go into a frenzy. Furthermore, scrap is not exactly an up-and-up kind of business.”[5]403

童铁匠在改革开放之后,开了连锁超市发家致富,所以他打心眼里面看不起李光头的垃圾买卖,觉得“破烂生意也不是一条正道”。这个暗喻将破烂生意看做不是一种正经买卖。译者省略了原文的暗喻,直接解释了“不是正道”的含义。这对西方读者理解童铁匠此时对李光头的看法是有帮助的。李光头做垃圾产业发家致富之后,事业越做越大,已经覆盖了刘镇人日常的方方面面。

李光头为我们刘镇群众从吃到穿、从住到用、从生到死,提供了托拉斯一条龙服务[4]435。

He provided those of us in Liu Town with everything, from what we ate to what we wore, from where we lived to what we used, and from birth to death[5]430.

“托拉斯一条龙”是一个暗喻,说明了李光头的产业覆盖面之广,刘镇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都和李光头的事业密切相关。译文“everything”(所有东西)省略了原文中的暗喻也能体现出李光头对刘镇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没有原文中的暗喻那么生动和形象。尤其是“托拉斯”,是非常大的连锁产业,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这不是简单的“everything”就可以概括的。

宋钢在码头上扛沙袋时为了多赚一点钱,别人休息的时候他都在干,其他工友笑着议论说他是“拼命三郎”。

……坐在不远处石阶上的工友们就要“嘿嘿”地笑,说宋钢是拼命三郎[4]438-439。

…… his workmates sitting on the stone steps would laugh at him, calling him a crazy fool[5]435.

这个暗喻的喻体“拼命三郎”是指一个拼尽了全力做事情的人,甚至连牺牲自己的性命都在所不惜,可见宋钢对林红的爱可以用生命去换。译文“calling him a crazy fool”省略了原文的暗喻,直译为“称他是疯狂的笨蛋”。

三、结 语

两位译者对暗喻的翻译处理主要采用了保留暗喻、增译暗喻和省译暗喻三种方法。保留暗喻可以传达原文中暗喻的微言大义,而且文内语境或者上下文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理解暗喻的内涵。所以,保留了暗喻就是维持了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审美关系。这种事实性的翻译策略可以将富有文化特色的内容通过翻译传达给译入语读者。增译暗喻同时暗含了重要的文化意象,表述更为简洁和精炼。省译暗喻是将文化内涵丰富的内容,按其具体的含义直接翻译出来,方便了读者的理解。

猜你喜欢
明喻暗喻原文中
从语言符号象似性比较隐喻和明喻
英语明喻的语序功能研究
功能对等视角下明喻句的翻译研究
——以《红玫瑰与白玫瑰》为例
冰与火
Subcutaneous sarcoido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明喻翻译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