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背景下河湖长制工作经验与探索

2020-01-18 21:43戴军利孙宝伦
治淮 2020年4期
关键词:长制德州市河湖

李 岩 戴军利 孙宝伦

(工作单位: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 253000)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各级河长、河长办及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初见成效。

一、工作成效

1.科学编制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方案

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部署以来,德州市学习领会河长制湖长制文件精神,深入调研学习先进省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经验,结合地方特点,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市级《方案》明确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体系、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并在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等6 项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强防汛抗旱体系建设任务。每项工作任务都结合德州实际进行了细化和实化,内容更加丰富,阶段性目标更明确,可操作性更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实现德州市河湖全覆盖,德州市98 条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道、350 条50km2以下的重要的河道和25 个重要湖库均列入各级重要河湖名录,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2.全面建立河长体系制度

严格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着力抓好制度完善、资金保障、考核监督等,切实把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2017年4月,全面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各级总河长、河长在《德州日报》等主要媒体进行了公告公示。市、县级均已设立河长制办公室,明确了河长制办公室组成部门责任分工和组织协调机制,乡级明确了河长制工作机构。2017年8月,印发《德州市全面实行河长制有关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了河长制市级会议制度、河长制信息报送制度、河长制工作市级督察督办制度、河长制市级考核办法、河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河长制市级验收办法、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规则、市级河长联系单位工作规则等8 项制度。

3.扎实开展河长制基础性工作

完善建立了市县乡级河湖名录,全面开展河湖问题排查、“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岸线管理利用规划、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划界、河长制信息平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全面开展河湖问题排查,摸清河湖“四乱”问题底数,共发现问题8000 项,为河湖清违清障工作打好基础;全面推进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道的“一河一策”方案和岸线规划编制,严格岸线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让规划管控要求成为河湖管理保护的“红绿灯”“高压线”,为河湖综合整治和岸线利用管理保护提供依据。全面实施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共完成 218 条河道划界工作,为规范涉河湖开发建设行为、强化河湖空间管控、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建成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面向各级河长、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成员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河湖保护信息管理、查询、上报及河长制日常办公服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应用。

4.河湖清违清障成绩显著

先后开展“清河行动”“清河行动回头看”“无违河湖”创建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河湖清违清障,实现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在“无违河湖”创建工作中市县两级246 名干部职工成立73 个核查组,深入河湖一线排查问题,摸清问题底数,建立整改台账。市级成立14 个督导组和1 个巡查组,盯驻河湖问题一线开展检查督导。德州市共拆除河湖违章建筑7944 间,清除河湖乱堆垃圾7300 处、渔网7545 处,清理违法种植树木、苗圃1661 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河湖管理难题,推动河湖水环境发生根本改观。通过清理阻碍行洪的林木、大棚、建筑物、堆砌物、河道垃圾等防汛隐患,畅通了行洪通道,提高了过洪能力,为成功抵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台风“利奇马”奠定了坚实基础。

5.健全完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河湖问题巡查暗访抽查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河湖巡查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充分发挥水政监察队伍职能优势,建立“河湖长制+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每季度以“四不两直”形式开展暗访督查2 次以上,对发现问题以“一县一单”、专项问题清单等形式反馈有关县市区,督促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推动德州市河湖问题动态“清零”。把落实基层河湖管护人员作为加强河湖日常管护的“牛鼻子”来抓,各县市区积极落实河管员及专项经费,并制定专门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督促河管员做好河湖日常巡查、保洁等管护工作,德州市河湖日常管护实现常态化。结合《德州市河湖清违清障工作标准》,制定出台《德州市河湖管护标准》,明确河湖水域岸线管护、工程管护、水环境管护等标准,提高河湖管护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水平。

二、经验探讨

1.探索建立“河长制+乡村振兴”建设模式

将推行河长制与实施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探索“河长制+乡村振兴”建设模式,美环境增收入,成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德州市庆云县对清理后的河滩地由属地乡镇进行流转,县级统一规划,积极引导群众种植观赏性经济作物,采用“村集体+农户”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模式,销售收益由村集体和村民自由分配,既美化河道环境,又带动群众增收。同时,将河长制工作与全域旅游规划相结合,依托马颊河、德惠新河两河并流的独特优势,采取合作经营方式,按照环渤海最美花溪定位,规划打造源头活水清、两河四岸绿的最美生态景观廊道。规划建设堤顶路景观大道、“半程马拉松”比赛场地,与国家级石斛特色小镇、迪趣欢乐水镇等景区串点成线,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2.发动民间义务河长“开门治水”

大力推行“开门治水”,号召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士加入河湖保护行列。共青团德州市委、市河长办、德州市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美丽河湖”文化产品征集活动,激发德州市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河湖管护的积极性、创造性。市河长办设立24 小时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微信公众号及投诉网站平台,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在落实河湖员专职负责河湖管护保洁的基础上,招募民间义务河湖长和社会监督员,组建志愿者队伍,覆盖河湖保护“最后一公里”,确保河湖日常管护工作无死角。强化宣传,通过发放明白纸、电视滚动字幕等方式开展河湖管护宣传,有力带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的浓厚氛围。

3.“民生、生态、人文”理念建设美丽河湖

制定了《德州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将河道治理与水利建筑风景、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水利文化相结合,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在确保防洪排涝安全的条件下,统筹流域区域水环境,兼顾蓄水灌溉、生态景观和水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外来优质水源,进一步配套完善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工程作用,通过截污、清淤、畅流活水和科学调度管理等综合措施,打造了马颊河“清水走廊”。推进生态治水与水文化融合发展,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人文水利”为目标,将河道治理与水利建筑风景、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水利文化挖掘结合,按照“治理一条河道建一处水利风景区、建设一项水利设施建一处景观”的思路,采取河道清淤、弃土整平、河岸绿化、岸线确权划界、堤顶道路畅通、建筑物及两岸小农水配套、古桥旧闸维修、古树古建保护、节点景观建设、水系连通和水文化挖掘等十项措施,打造水利文化景点,建设了水保主题文化园,陆续打造了赵王河、德惠新河、尚仇干渠等52 公里的河道绿色文化长廊。

4.建立“河长+警长+网格员”管护执法体系

着眼加强河湖一线监管力量,建立“河长+警长+网格员”河湖日常管护机制,三位一体合力共管,实现河湖监管执法保护全覆盖。由河长负责牵头组织,河长办、警长办协调配合,统一组织河湖管理保护;“警长”协助“河长”依法管水治水,警政合作、警民共治,铁腕重拳打击水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网格员、河管员具体开展河湖日常保洁管护,把河湖管护责任落实在网格里,网格员同时又是河管员,成为河湖生命健康的“贴心人”,解决了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5.“青春护河”五大行动助力河湖保护

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等单位开展“青春护河”五项行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对河湖管理保护的参与热情,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成为治水护水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以实际行动助力河长制,为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实施“青春巡河”行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植树节、环保日等节日,组建150 支“德小青”护河志愿服务队,以“德小青,邀您一起去巡河”为主题,深入开展宣传劝导、项目观察、捡拾垃圾、哨兵护水、科普教育等,协助“河长”治水护水;实施“青春绿色”行动,在适沿河、沿湖岸线集中开展青少年植树活动,持续推动青年林、志愿林、共青林等建设,在德州市广大青少年中倡导认养一片绿地、认护一节河段等活动,建设青少年绿化基地,引导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建设美好家园;实施“青春环保”行动,深化“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蓝天”行动,通过童谣诗歌、征文绘画、护水宣传、亲子巡河、主题团队日等实践载体,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增强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对治水护水行动的认同感,扩大行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实施“青春公益”行动,结合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各大中专院校专业和人才优势,组建“青春科技治水服务团”,集中开展巡一条河道、访一个典型、讲一个故事、办一件实事、做一个课题“五个一”活动,协助解决治水技术难题,参与河岸美化工程;实施“青春建功”行动,发挥农村创业青年带头作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带头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鼓励畜牧业创业青年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农村青年参与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倡导养成节水爱水的生活习惯。

三、结语

随着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一步步从“有名”走向“有实”,从“建立”到“见效”,越来越多河道水域“旧貌”换“新颜”,但河湖保护任重道远,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见效,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打造优质水资源、良好水生态、洪涝水无患、调蓄水安全、宜居水环境、厚重水文化的“幸福河湖”■

猜你喜欢
长制德州市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节水专栏约稿(征稿)函河湖长制专栏约稿(征稿)函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推行湾长制的重点问题与优化进路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