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山西城郊特色林业的思路和举措

2020-01-18 23:26陈学飞大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环球市场 2020年29期
关键词:康养山西林业

陈学飞 大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笔者认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山西应依托自然、旅游、人文、特产等资源禀赋,挖掘潜力,打造精品,加快发展以乡村绿色生态旅游和森林生态康养为主的城郊特色林业产业,逐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把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成为全省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一、山西发展城郊特色林业的优势和意义

山西现有各类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共269 个,其中:自然保护区 46 处(国家级 8 处,省级 38 处);风景名胜区 49 处(国家级 6 处,省级43 处);森林公园 82处(国家级 25 处,省级 57 处);湿地公园61 处(国家级 19 处,省级 42 处);地质公园 19 处(国家级 9 处,省级 10 处);沙漠公园12 处(国家级 12 处),使山西最优质的森林资源、最典型的文化景观、最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地质遗迹、湿地资源,最急需保护的沙漠生态等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比较有效的保护。总之,山西“表里山河”,地类地貌多样、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境内四季分明、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夏季气温介于19℃-28℃之间,是理想的清凉胜地和休闲旅游胜地,发展城郊特色林业比较优势突出。

近年来,山西各地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城郊特色林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据统计,到2019 年末,全省建成2 个国家级森林城市,42 个省级林业生态县,有“国家森林乡村”255 个,“全国生态文化村”6个,1753 个村庄实现美化绿化,4 个国有林场入选为全国首批“中国森林康养林场”,举办了2020·首届山西森林旅游节,推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从区域分布看,晋北地区城郊涌现出一批规模相对较小的采摘园和森林小镇,备受市民亲睐;晋中地区以花卉苗木产业为模式,发展休闲观光特色林业旅游、林药、林菌等立体林业种植,开发森林公园、生态庄园等乡村生态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晋南地区不断将城郊特色林业产业发展融入田园综合体、旅游经济带,康养度假等产业布局中,积极发展森林生态产业。从开发模式看,项目形式各异,比如,以杏果采摘等为代表的采摘模式,以乡村休闲体验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模式,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为代表的森林度假模式,以花卉观赏、林业科普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模式。山西城郊特色林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贫困农民脱贫步伐,是生态生计有机结合、增绿增收融合发展的典范。

城郊特色林业是我国新时代涌现出的新事物、新产业,在改善生态、促进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有利于林业提质增效、开拓林业多种功能、拓宽当地脱贫渠道,加快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二、山西城郊特色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城郊特色林业发展虽然迅速,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存在重复建设、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不从本地实际出发,跟风建设;有的休闲观光林业景点所在地道路、住宿和停车场建设滞后,影响到后续发展。

2.深度挖掘不够。大多数城郊特色林业以花卉苗木观赏、经济林采摘和休闲旅游为主,特色品牌少,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对人文历史、景观文化和科普教育等内涵的深度开发。

3.宣传力度不大。山西城郊特色林业有靓点、有特色,但由于政府宣传促销不够,市场认知度低,客源仍以本地居民为主,外来游客较少。

4.政府重视不够。现阶段,政府还没有出台有效的扶持政策,林业、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也没有形成协调一致的管理,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

5.农民参与度不高。由于农民在资金、资源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缺乏优势,以及农村集体林权制度不完善,广大农民参与特色林业建设积极性不高。

三、山西城郊特色林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展以乡村绿色生态旅游和森林生态康养为主的城郊特色林业产业,逐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城郊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成为全省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1.营造城郊特色林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突出经济转型和旅游立业,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把以乡村绿色生态旅游和森林生态康养为主的城郊特色林业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规划中作出具体安排。

2.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稳定集体林地家庭承包关系,放活经营权,推动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序流入林业,促进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帮助农民盘活森林资源。

3.大力扶持新型城郊特色林业产业。编制全省城郊特色林业发展规划,通过示范引导,加快新型农民、林业企业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采摘、花卉观赏、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培育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小镇、森林乡村、森林人家等优势品牌,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4.立足区域优势,创新发展模式。立足本地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郊特色林业。比如,晋北贫困地区可以确立“观杏林、游长城、品美食、享蓝天”发展定位,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拓展林业多种功能,开发“幸福守望、杏韵花开”为主题的杏花节等品牌;晋南地区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古镇古村和民俗风情等资源禀赋,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

猜你喜欢
康养山西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山西叹五更
land produces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