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建立红茶发酵量化判别模型

2020-01-19 00:57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红茶光谱程度

近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宁井铭团队,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系统,建立了一种红茶“发酵”程度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精准、量化的特点,能在1 分钟之内完成判别。该研究成果日前以“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的红茶‘发酵'度智能化综合评价”为题,发表在LWT-食品科学与技术期刊。

红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中发酵是红茶加工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揉捻后的茶叶发生一系列变化,既涉及茶叶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又有外观的物理变化,发酵不足或过度均会影响红茶的品质。因此,在加工中正确判断红茶发酵程度至关重要。

目前,在生产加工中红茶发酵程度的判别完全依赖人工经验,生产者通常根据叶的颜色和气味来进行主观评价,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操作者的经验、心理状态、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评价结果,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统一,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因此,精准、量化地判别红茶发酵程度是制约红茶标准化加工的技术瓶颈之一。

宁井铭团队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主要内含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监控茶叶外观颜色的变化,在信息融合的基础上,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红茶发酵程度判别模型,该模型具有精准、量化的特点,能够在1 分钟之内完成判别。该技术应用后,将推动茶叶加工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也为其他农产品标准化加工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红茶光谱程度
基于三维Saab变换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蜜香红茶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基于GPU的高光谱遥感图像PPI并行优化
苦味酸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