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最初构建
——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出发

2020-01-19 08:33钟壮壮汪先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序言生产力变革

钟壮壮,汪先平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以下简称为《序言》),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结论的精炼表述。马克思强调,这些结论是他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得,并且一经得到即成为指导其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形态的结构、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趋势三个方面。

一、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形态的结构

(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其他各种社会历史活动的基础

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前提和社会的基础。在《序言》中,马克思从两个方面深化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关思想是通过劳动过程的分析,一是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劳动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存在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自然基础。二是从人类社会内部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阐明了物质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他强调,人类的社交、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非生产活动,归根结底必须以物质生产活动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料和游离出来的自由时间为基础。

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所有的社会历史活动都是由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决定的。在所有的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二)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总是适应那个阶段的生产关系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序言》中,马克思不仅把19世纪40年代使用的“交往形式”“社会形式”“社会关系”概念更为精确地表述为“生产关系”,而且从三个方面深化了生产关系的含义:一是任何生产必然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相互关系。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的生产,不过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编造出来的。二是生产关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关系。三是生产关系总是一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总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人们不可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

马克思不仅用“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范畴取代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带有黑格尔遗迹的“市民社会”概念,而且将“国家和法”与“意识形态”概括为统一的“上层建筑”范畴,进一步发展了这对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他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因而也相应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但其中必然有一种生产关系处于支配地位。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观念、政治观念和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都由这一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

(三)物质层面的生产方式制约人的活动

物质生活层面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原理侧重于对社会的过程性分析。在马克思看来,整个社会生活主要是由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的。人们进行自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们如何进行整个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如何进行自己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以,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在本质上是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的。不同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的其他一切生活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该观点是马克思对哲学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最明确的解答。他强调,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既从根本上揭示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因为后者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也划清了唯物史观同自然主义历史观的界限,因为后者把人们的存在归结为自然存在,否定人的社会性,否定社会史同自然史的本质区别。

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

在《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的思想,[1](P568)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

(一)生产关系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条件,是爆发社会革命的根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是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和形态演进的根源。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能动的和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必然由一开始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逐渐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条件。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生产力为了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就必然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必然取代旧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是从旧的生产关系中孕育而出的,这就是对抗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就对抗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来说,改良般的温和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解决必然要进行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目的就是彻底解放生产力,使得新的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为生产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基础变革决定上层建筑变革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也必然逐渐发生变革。生产力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构成对以原来生产关系为基础并为之服务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冲击,从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因此,要使生产力从原来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就必须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来变革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并为之服务的上层建筑,通过上层建筑的变革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开辟道路,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也由于上层建筑本身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多样性,它们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因而其变革有快有慢,不能简单化的看待。但是,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关键环节。

(三)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更替取决于生产方式的物质条件

意识形态的变化应该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特别强调了变革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提出考察社会变革的方法论原则。与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变革相比,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纯粹客观的、中立的,而是直接实践的、与不同阶级利害相关的,是人们借以意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并力求克服的形式。当然,这也带来了复杂性,容易产生各种意识形态幻象,对社会变革的本质和根源进行掩盖和歪曲。因此,判断社会变革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而只能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透过重重迷雾,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找出其真实的本质和真正的根源。

社会形态的更替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时才能实现。在《序言》中,马克思既坚持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又坚持社会形态更替的物质条件性。也就是说,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通过凭空制造革命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在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才能实现。“两个决不会”论断,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补充。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得出了“两个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2](P43)随着对革命实践的总结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开始认识到周期性危机与革命高潮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序言》中补充了上述论断。马克思关于“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因此,坚持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并不是赞成革命是可以缺少物质条件的主观制造;坚持社会形态更替的物质条件性也不是否定革命的必定到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务实的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革命者应该具备的。

三、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将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告终

马克思在《序言》中进一步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历史分期理论,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的高度揭示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一)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趋势

亚细亚、古希腊罗马、封建时代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在唯物史观中,生产方式不仅是每一个社会形态结构的现实基础,也是不同历史阶段区别的客观标准。《序言》正是依据生产方式的区别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种经济的社会形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古希腊罗马”的生产方式是指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封建”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分别是指西方中世纪的封建制和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形式。而所谓“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只是当时马克思对原初的社会形态的一种推断,并不是指历史上的原始社会。因为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学的发展,人们才发现原始社会并不是具有对抗性质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而所谓“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不过是“原生的社会形态”解体的产物,是从“原生的(公有制的)社会形态”向“次生的(私有制的)社会形态”过渡的形式。对原始社会的研究,马克思在晚年“人类学笔记”中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马克思在《序言》中,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的秘密,这就精准地预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以及历史发展演进趋势。马克思强调这里的对抗不是人与人的对抗,也不是人与社会的对抗,而是阶级之间,也就是不同社会关系之间的对抗。诸如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控制与被控制,等等。而之所以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一方面是因为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把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对抗发展到了顶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孕育着取代其自我灭亡的新的力量,即无产阶级。

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不可调和,必然导致社会分化成为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又近了一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必然因为无产阶级革命而终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会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消解。

(三)人类社会从史前时期到真正的历史时期的转变

《序言》里讲的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与后来通称原始社会为“史前时期”的理解不同,主要是指以对抗性的社会生活条件为基础的经济的社会形态时期。马克思不仅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划分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而且进一步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的终结,人类开始了真正的历史时期,在那里,每个人都成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P52)由此,《序言》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刻地掲示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定位。这构成了唯物史观全部理论的最后结论和最终归宿。

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两大理论支柱。二者为探求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结构理论偏重于静态的分析,社会形态理论偏重于动态的总览。而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两大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一旦生产关系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将到来,从而整个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的发生变更。马克思由此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根源,阐述了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与《共产党宣言》强调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不同,《序言》强调了似乎相反的“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表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貌似相反的两个论断其实是相互补充的,一个指出了历史发展的结局和最终趋势,一个着眼于客观的发展过程。

猜你喜欢
序言生产力变革
序言
序言
《名人传》序言
序言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