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资源综合利用看骆马湖退圩还湖的必要性

2020-01-19 08:42赵立涛周冬梅
治淮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沂市调蓄防洪

马 健 赵立涛 周冬梅

(作者单位:1.新沂市机电排灌管理总站 221400 2.新沂市水务局 221400 3.新沂市阿湖水库管理所 221413)

一、引言

新沂境内属淮河流域沂、沭、运水系,境内流域性河湖主要有“四河一湖”,即:中运河、沂河、沭河、新沂河、骆马湖。

骆马湖地处江苏省北部,是江苏省的第四大淡水湖泊,位于东经118°05′~118°19′,北纬34°00′~34°14′范围内,跨新沂市和宿豫区。骆马湖是沂沭泗流域下游重要防洪调蓄湖泊,是南水北调东线主要的输入廊道和调蓄地,骆马湖发挥着行洪排涝、供水、生态等多种功能。

为加强新沂市境内骆马湖的湖泊保护,恢复湖泊防洪调蓄能力,改善湖泊水质与水生态环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河湖行动计划的实施,根据《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江苏省骆马湖保护规划》等编制《骆马湖(新沂市)退圩还湖专项规划》,实施退圩还湖是十分必要的。

二、必要性分析

1.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防御洪涝灾害的安全屏障,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 次会议上指出,我国的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红灯,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

2017年10月9 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通过全面推进生态河湖行动,到2020年全面清理河湖乱占乱建、乱垦乱种、乱排乱倒,恢复水域面积100km2,城市水域面积率不下降。

长期以来,湖泊围垦种植、圈圩养鱼、侵占水域等行为,导致生态环境受损、承载能力降低、湖泊沼泽化等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有序地推进湖泊退圩还湖工作,把水资源环境恶化势头压下来,新账不再欠、老账逐步还,才能从源头上让湖泊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恶化,让湖泊得到休养生息。

2.流域、区域防洪的需要

骆马湖位于沂沭泗水系下游,承泄上游南四湖、沂河干流和邳苍区间约5.8 万km2的来水,一线堤防保护区域为:在汛期湖水位低于24.33m 时,为黄墩湖和中运河以西地区涝水自排入中运河创造条件,保护六运夹滩地区约2000hm2良田,使其免受洪水危害;二线堤防保护下游地区面积1.08 万km2,耕地68 万hm2,人口792 万。

骆马湖沿湖排涝,除骆马湖以东大部分地区通过自排河排入新沂河外,其余沿湖包括骆马湖以北片、以西片、以南片圩区,均设站抽排或建排水涵洞排入骆马湖。自排河以东的马陵山区高水,通过柳沟河、陆沟河、大刀湾、郑沟河和黑马河等5 条支河排入骆马湖,与自排河相交时,建有5 座自排涵洞。所以骆马湖的防洪除涝功能是首要功能,其他任何功能的开发利用都要服从于防洪除涝功能。

骆马湖防洪除涝功能的定位:沂沭泗水系下游重要防洪调蓄湖泊,沿湖圩区的排涝承泄区。

防洪除涝功能的保障条件:一是扩大湖泊的调蓄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及养殖模式,采取退田(渔)还湖,保证湖泊调蓄能力;二是提高湖泊及通湖河道的防洪标准,目前骆马湖堤防、沂河、中运河、新沂河均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因此实施退圩还湖是区域防洪需要,也是落实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以及骆马湖保护规划要求的具体体现。

3.南水北调、区域饮水、农业灌溉、抗旱的需要

骆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骆马湖保护范围内的中运河向骆马湖以北地区送水,输水规模为175m3/s。骆马湖对省内供水重点是新沂市约4 万hm2耕地灌溉用水以及周边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根据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确定的骆马湖灌溉水调度原则:皂河闸以下以及宿迁来龙灌区原则上由泗阳站抽引淮水、江水解决,但在电力、油料供应不及时以及用水高峰时,视骆马湖水情适当从骆马湖放水解决,用水紧张时,省防指确定总用水量。

宿迁市及新沂市规划城市饮用水利用骆马湖水源。根据省政府批准的《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骆马湖保护范围内有三个水功能区:骆马湖调水保护区,水环境功能名称为渔业用水区,功能排序是渔业用水、农业用水;中运河宿迁调水保护区,水环境功能名称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功能排序是饮用水、农业用水;总六塘河宿迁保留区,水环境功能名称为农业用水区,功能排序为工业、农业。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水质目标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骆马湖供水功能的定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徐州市重要供水水源地,宿迁市、新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宿迁市补充供水水源地。

骆马湖水资源供给功能的保障条件:首先骆马湖拥有足够的蓄水量,这是水资源供给功能发挥的基础条件。严禁有减少骆马湖蓄水库容的行为发生,要求管理机构严格按照骆马湖的调度原则进行管理,能蓄能放,蓄泄自如。其次,水质满足标准要求,这是湖泊发挥水资源供给功能的必备条件。目前,骆马湖部分区域水质优于Ⅲ类,满足饮用水的要求,但骆马湖已呈轻度富营养状态,要严格按照调水保护区的要求保护骆马湖水体。三是取水能力满足南水北调用水需要。现状不能满足南水北调规划调水能力,根据规划实施,逐步提高供水能力。

湖泊围垦,导致兴利调节库容减少,灌溉用水高峰期,水源严重紧张。实施退圩还湖,保障周边地区饮用水安全、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是区域农业、抗旱的需要,也是南水北调用水需要。

4.改善湖泊水质、水生态的需要

骆马湖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根据2016年《江苏省骆马湖管理年报》,骆马湖共发现水生植物26 种,隶属14 科22 属,浮游植物共71 种属,浮游动物共68 种,骆马湖鱼类共计有11 目49 科80 种。根据《骆马湖保护规划》,骆马湖内有草本植物有145 科533 种,鸟类资源210 多种隶属13 目34 科103 属,鱼类56 种隶属16科,两栖、爬行类动物9 种,浮游生物有8 门105 属,浮游动物40 多种。与历史资料对比发现,骆马湖生态系统有所改变,反映了骆马湖生态环境的变化。

骆马湖具有净化水质、降解环境污染、调节气候、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骆马湖生态功能的定位是:江苏省重点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陆湿地型)。承担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湖区气候、生物净化等生态功能。

骆马湖生态功能的保障条件:首先是减少人类活动,避免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使骆马湖的生态功能减弱;其次是严格控制外源污染进入,整治内源污染,加强水质监测。

骆马湖是市区重要水源地,更是南水北调“调蓄池”,围垦前骆马湖生态环境优良,是各种候鸟最佳栖息地,分布各类水生动植物(银鱼鱼汛)。过度圈圩围网养殖,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汇入,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破坏。过度采砂破坏湖底生态系统,影响水质,危及堤防安全。退圩还湖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增加湖泊水环境容量,减少湖泊内污染源,促进水体流动与交换,并且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修复湖底生态系统。

5.沿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骆马湖是一个集洪涝调节、饮用水水源地、农业灌溉、渔业生产和航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湖泊。随着湖区圈圩养殖增多,自由水面减少,湖区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质下降,影响湖泊岸线资源和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沿湖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施退圩还湖,扩大湖区自由水面面积,改善水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开发利用湖泊资源,促进沿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6.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需要

20 世纪80年代前,保证粮食供给是当时社会最迫切需求之一,80年代之后,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面积圈圩、围网养殖,加之当时人们对湖泊功能认识不够全面,忽视了湖泊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骆马湖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围圩养殖。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出台,骆马湖大范围围垦行为基本结束。但是骆马湖的圈圩和围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建设,一些圩区经济社会运行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如何处理历史条件下形成圩区,存在土地归属、税收问题、移民安置等多方面问题,是完全清退还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保留、改造方案,是各地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地本着需要和可行的态度,积极推动这项探索性的工作,意在妥善解决圩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和保障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退圩还湖是妥善解决圩区历史遗留问题的需要。

三、结语

由于历史上湖泊圈圩问题突出,对区域、流域防洪调蓄、水质及水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针对新的形势和需求,从水生态文明建设,流域、区域防洪,南水北调、区域饮水、农业灌溉、抗旱,改善湖泊水质、水生态,沿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6 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骆马湖实施退圩还湖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新沂市调蓄防洪
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初雨调蓄池的方案研究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调蓄设施布局设计模型研究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三类f(sinx,cosx)型函数值域问题及其解法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智慧课堂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3)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推进乡土化“为美”教育 塑造新时代“为美”灵魂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