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探究

2020-01-19 09:41牛军牛鹏程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合闸电容器变电

牛军,牛鹏程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电业局,内蒙古 乌海 016000)

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设备和系统共同配合,所以对变电系统的日常维护的要求很高,工作量非常复杂繁重,稍有疏忽系统就会出现故障,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并且使操作人员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变电运行的安全管控和系统监督必须加强改善。

1 变电运行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变电站运行是由人工值班的方式进行,在科技日益进步的现代社会,传统方式退出舞台,无人值班的方式成为主旋律。通过专业操作人员利用先进智能的科技设备与技术针对变电系统进行管理与控制,减少了人力的大量投入,方便进行远程操作,整体节约了人工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无人值班的模式具备很多优点,但是由于我国在无人技术层面技术还没有十分成熟,所以目前在特定的情况下依然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作业,确保变电系统高效稳定安全地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目前,在变电领域的管理制度逐渐成型,比较有代表性的制度就是责任制,主要指的是维修和执行作业的过程里,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上面。该方针可以实现两个效果,工作效率的提升,及时维护系统,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保障人员安全。鉴于在变电运行维护的期间需要倒闸的操作,采取该行为可以实现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降低事故风险,万一意外发生,也有相应责任人承担责任,避免了很多麻烦琐碎的事情。

2 变电运行安全存在的隐患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对变电运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安全事故根本上都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管理者没有对整体的安全管理规范具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变电站在运行期间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执行凭据和参考标准,最终造成诸多意外的发生。因此电气企业必须制定严谨科学高效的规范,否则管理无章混乱不堪,给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规范需要具有流程标准化特点,在本质上使变电运行的有效性得到综合性地提高。无论何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必放置在首位,建立一套高效完善、科学合理的规范作为执行依托,使变电运行系统有效安全的执行,为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福祉。

2.2 操作设备落后

目前众多地方电气企业使用的设备,依然是工厂建立时候的器材,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有很多设备已经达到了工作年限,但依然每天进行着超出负荷的工作,在设备持续工作期间,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不能实时掌握变电设备的使用详情,维护保养不充分,变电运行在更换设备的过程中,管理强度和监督力度比较疏漏,会出现项目的相关人员利用自身的职责贪污受贿,大肆敛财,将没有通过质量认证的电力设备作为选购的目标对象,同时将这些没有质量保证的电气设备投入到生产中,使变电运行在整个工作运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变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2.3 人员问题

电气企业的职员大部分都是以前采用的员工,21 世纪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电力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操作人员的技能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目前的技术需求,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对待事情不严谨,供电设备和仪器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检修维护或者设备使用不当,甚至在工作期间利用职权弄虚作假,安全意识严重缺乏,而且还存在侥幸心理,同时没有严厉的管理条例和相应的处罚政策,给管理人员的工作增加阻碍,如果有事故发生,部分人员会互相推卸责任,使变电运行安全出现了极大的漏洞,系统执行效率大幅降低。操作人员是变电系统运行的前线战士,需要经常触碰电力设备,在该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操作不慎或者不规范,也可能长时间工作引起的身体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安全事故。与此同时,由于操作人员没有充足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对变电系统维护中具有风险系数高的环节不清楚,也同样会增加安全意外的发生概率。

3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人员,使整体地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主要从几个方面制定,其一,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具备有效的监督特点,可以对每个环节下的工作职员的所有违规操作统一进行上报整理,使相应的管理者针对操作进行合理全面的分析,制定出合理高效的预前防治方案。其二,可以让职员按照既定的正确合理的规则进行各个环节的操作,有效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三,该制度应设立明确的奖励惩罚制度,正确将每个环节的岗位职责落实到每位人员身上,对于在变电运行过程期间对工作执行出色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奖赏,反之,针对造成安全意外的小组成员提出批评给予惩罚。

上述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的变电运行效率,在完善这个制度的过程里,可以通过相关的方式实行,例如设立考核机制,目的是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施展,考核制度对全体员工有效,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而且考核成绩与人员的人事调配,奖金福利相关联,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大程度降低意外的发生。提升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电力企业可以经常组织安全知识讲座,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奖励惩罚制度严格落实,培养员工注重细节处理,提升责任意识,设立高效的应急预案,即使有严谨的规范制度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来提高安全性,但是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的复杂性,事故还是会有发生,因此,必须有应急措施用于处理突发事故,工作人员对事情的应急处理知识必须熟悉,一旦事故发生,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3.2 变电设备的维护更新

电力设备的管理对变电运行作用巨大,设备在制作完成出厂时需要进行相关测试,认真记录每项测试内容,保证设备的每项功能都能很好的发挥功效。调试和安装是重点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指定的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去执行,增强电气设备的维修检查与看护,经常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上报处理。尤其是有过事故发生的设备更要加强观察,设备有问题就立刻维修处理,尽量消除设备的安全问题带来的事故风险。现在可以使用的技术有很多,例如利用超声检测,色谱分析法等方式判断变电设备的绝缘性是否良好,红外成像、红外测温、跟踪测温等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变电运行的情形。电气企业要与时俱进,适宜的引进相关的先进设备,它们可以全天24 小时监控变电系统的运行,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刻发出警报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变电运行的安全指数。

3.3 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电力设备,为保证变电运行系统高效,执行人员必须工作积极认真,不可消极作业,注意力集中,增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按照操作规范,严格细致的执行,稍有松懈,就会造成电网设备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同时对生活众多领域造成严重影响。作为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定期对工作职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尽量减少经济和人员损伤。

作为变电运行操作的执行人员,相应的变电运行故障处理规范都应该熟记于心,实际操作能力优秀。例如当电容器发生火灾时,首先立刻切断电源,利用周围的灭火器和沙土进行灭火处理,预防火势扩散。电容器保险烧断时候,征得同意以后,将断路器进行切断,立刻进行电容器放电处理,进行外部检查,查看套管外面有没有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出现变形,接地装置是否出现短路现象,用摇表将极和地,极和极之间的绝缘电阻值进行测试,如果没有问题,重新换上保险再合闸,如果送电后依然保险烧断,则将电容器拿出且先恢复没有故障的电,然后对故障电容进行维修检测,注意断路器跳闸同时保险烧断,则不能强制给电,修理电容器时候,将电容器中存储的电力全部放出,直至无放电声音且对着地面没有火花为止,检修人员必须带上绝缘手套,防止电容器还有余电,发生触电。断路器拒绝合闸可能原因是当远地控制时,首先检查电源的电压,检查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调整电压,再进行合闸,然后观察合闸以后如果绿灯亮,红灯不亮,电压表、电流表无指示,报警声音响起,断路器的机械位置仍处在分闸位置,表示断路器没有合上,很有可能由于合闸时间太短导致,此时进行一次长时间合闸,也有可能是操作回路内部故障,可以先将接触点接触好,然后查看是否有合闸线圈烧坏现象,将上述的可能都排除后,再次合闸,如果线圈与控制开关没有问题,但是断路器跳闸且绿灯灭掉重新闪亮,操作电压正常,可以判断操作机构存在问题,可能是不灵敏或者是脱钩与挂钩,重新将操作机构进行调整或者检修好以后再次进行合闸即可。

4 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运行作为电气企业的核心,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熟悉处理应急事件的综合能力,对电力行业至关重要,先进的设备以及维护保养,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每项细则,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才能提供稳定高效的供电能源。

猜你喜欢
合闸电容器变电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基于ATP-EMTP的330 kV空载线路非同期合闸过电压研究
330 kV空载线路非同期合闸过电压的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变电运行事故的根原因分析
平行板电容器的理解和应用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
220kV变电运行中的故障排除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