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灾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

2020-01-19 09:41钟灏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检测法测温烟雾

钟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而煤炭主要是通过煤矿进行采取,煤矿的工作环境注定了煤炭开采存在较高危险性,因此,如何尽可能将煤矿安全性提到最高,便成了许多相关研究人员探求的重点。煤矿各类险情中,火灾是最为严重灾害之一,当煤矿火灾发生以后,必须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将火情控制住,否则,矿井中因为火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不仅对救援工作造成极大障碍,也使得井中被困人员面临着更高的中毒致死风险。

现在,我国关于煤矿火灾的监测技术层出不穷,且逐渐趋于成熟。本文对当今热门的积累煤矿火灾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以期找到一条更适合我国煤矿火灾检测技术发展的道路,帮助我国煤矿火灾检测技术获得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煤矿工作的安全性,让煤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获得更大的保障。

1 我国煤矿火灾检测技术现状

我国煤矿出现火灾大多是由于煤矿自然发火所引起,而与此相关的预测技术通常围绕煤的物理特性展开,以光谱分析技术为主,辅以统计学技术,最终实现煤矿自燃的预测。关于煤矿自燃的预测技术,简单来说,其可以分为七类,第一类是利用人体感知预测,第二类是利用综合因素评判预测,第三类则是经验统计预测,第四类是基于数学模型预测,第五类是通过矿井空气成分预测,第六类是通过温度预测,最后一类则是根据相关监控系统来进行预测。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煤矿火灾检测技术方面依发展较为缓慢。就在前几年,煤矿火灾刚刚发生的时候,我国依旧倾向于通过烟雾、明火等分析险情,且预警传播受限,难以实现远距离监察和控制,这对我国煤矿开采安全性的提升造成了很大障碍。实际上,对于煤矿自燃来讲,其花费时间十分长,发展也极为迟缓,当煤炭温度不断提升,到达了生火的临界点以后,才会同空气发生反应,然后发展为明火,完全可以早早发现火灾隐患并将其提前扼杀。所以,对于煤矿检测来说,不仅要关注烟雾、明火,也要关注温度等其他方面,结合其他新兴技术,尽可能早地发现火灾隐患并予以预警和处理,提升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现在,我国煤矿火灾检测技术主要有五类,其各有优点、缺点,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2 我国五类煤矿火灾检测技术

2.1 以温度为主

以温度为主的检测方法统称为温度检测法。所谓温度检测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温度传感器完成对温度的检测,从而及时发现温度的变化,找到高温的地方,高温之处往往就是火灾易发之地。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采用四种物质来完成测温,第一种为热电偶,第二种为半导体,第三种为红外线,第四种为光纤。

对于热电偶测温法来说,其同半导体测温法一样,都是以接触式为主,所以在进行测温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传感器和被测物体存在接触,这两种方法测得的温度不仅准确,且具备良好的实时性。不过需要注意,这两种方法都有着检测复杂、维护工序繁多等缺陷。

而红外线测温法属于非接触式检测法,因此,不用同被测物体接触,仅仅通过红外线强度便可以得到需要的温度信息,不仅保证了较大的检测范围,也较为方便布置和安装传感器,所需传感器数量较少。然而,此方法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即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煤灰等。

对于光纤分布式测温法来说,其不仅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点的温度,还能够保证较高的检测准确性,所用线缆量也并不多,可是,由于光纤安装不易,且极易损坏,维修工序繁杂,因此,经济成本较为高昂。

2.2 以气体为主

以气体为主的检测法统称为气体检测法。所谓气体检测法,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气体传感器,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气等特色气体展开分析,从而根据这些气体的浓度发现火灾所在之处。通常来讲,倘若仅仅通过一两种气体浓度来寻找火灾地点较为困难,且错误率较高,因此,一般选取多种特殊气体进行解析,从而在不断的对比和分析中找到较为精确的火灾所在地。

2.3 以烟雾为主

以烟雾为主的检测法统称为烟雾检测法,其主要基于烟雾传感器,对空气中的烟雾进行分析,根据各个不同的烟雾颗粒,对火灾进行检测和判断。可以看到,烟雾检测法局限性较大,它依托燃烧产生的颗粒,因此,并不能检测到早期火灾情况,只有当火灾发展到一定程度从而产生较多烟雾时,才能够派得上用场。

2.4 以可见光图像为主

以可见光图像为主的检测法叫作可见光图像检测法,其主要利用可见光摄像机完成对火灾图像的摄取,然后分析火灾特点,并基于火灾识别算法得到相关结果。通常来讲,火灾图像特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为静态的,一类为动态的,前者重在火焰的形状、颜色等,根据单幅图像便可以得到所需信息,不仅简单快捷,且具备良好的实时性,不过,由于单幅图像所包含信息不多,因此,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不足;后者则重点关注火焰闪动频率、烟雾特征等,是根据多张连续图像分析得到的,能够较为清晰地展示出火灾特征,在火灾识别方面拥有极高的准确率,然而,必须注意到,这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处理基础上的,较为费时费力,由此动态图像特征的实时性不佳。

对于火灾识别算法来讲,其过程总共可以分成四步,第一步是图像预处理,即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以便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第二步是图像分割,即对图像进行分割,找到所需图像部分;第三步是特征提取,即精准提取火灾图像特征;第四步是模式识别,即根据特征找到对应的模式。火灾识别算法如今已经越来越多,例如,小波变换法、多特征融合法等,这些算法都是可见光图像检测法较高准确率的关键保证,应当引起重视。

作为非接触式检测法,可见光图像检测法不仅检测范围大,且经济成本不高,此外,还拥有方便安装、维护等优点。可是,需要注意到,这类方法也存在明显缺陷,那就是受干扰性较强,不论是矿灯,还是车灯,甚至是红色衣物等,都会导致识别出现偏差。值得一提的是,矿井在出现火灾后烟雾较大,机器的检测范围也由此受到了巨大影响,这时得到的识别结果往往错误率和滞后率都不低。

2.5 以红外图像为主

以红外图像为主的检测法叫作红外图像检测法,这种方法主要基于红外摄录机,利用火灾的火焰、烟雾等产生的红外线进行成像,最终根据火灾特点完成相关识别任务。红外图像检测法既属于非接触式,又能够穿透烟雾,不受烟雾影响,是一类极为受欢迎的检测方法,通过视场内各像素点的红外辐射,便可以找到相关对应点,从而发现火灾所在之处。不过,这种方法依旧会受到煤灰、辐射途中遮挡物等影响,导致识别结果准确率大幅下降。

3 煤矿火灾检测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各类流行的煤矿火灾检测技术都存在优劣性,因此,倘若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火灾情况,也许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已经有学者在研究多参数融合检测法,这种方法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除了涉及以上所提到的各类技术涉及的参数,还对风向、风速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在探测火灾所在之处的同时,兼对火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这应当是将来煤矿火灾检测技术发展的大方向之一。

对于煤矿火灾检测技术来讲,其不仅要关注火灾中后期,也应当关注火灾早期,倘若能够将火灾掐灭在摇篮里,便可以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十分重要,且可以极大地避免相关经济损失。多参数融合检测法集百家之所长,补百家之短板,是研究者将来重点研究的对象。不过,多参数融合检测法在考虑和选取参数的时候,应当以矿山实际情况为主,因地制宜,万万不可生搬硬套,各个矿山具有其独特之处,在进行检测时,要进行考虑。总之,对于目前我国煤矿火灾检测技术来讲,如何利用最低的经济成本实现最高的检测准确性和最快的预警反馈,这是其始终不变的发展目标,可靠有效、快速精准的检测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煤矿开采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这是煤矿火灾检测技术的核心关注点。

猜你喜欢
检测法测温烟雾
浅析GB50325-2020与GB/T18883-2002关于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法的区别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疫情期间红外测温枪检测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时序IO与AO型异常值稳健联合检测法及其应用
基于软判决合作检测的频谱感知算法性能对比研究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有源滤波器单次谐波正负序统一检测法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