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2020-01-19 09:41赵敏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环节

赵敏

(吉林市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11)

在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施工理念的带动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整体施工内容的监督、管理以及控制,成为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降低重大建设施工发生,保证整个建筑施工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前提与基础。绿色施工理念聚焦建筑资源的最大利用,这意味着绿色施工能够减少建筑资源浪费现象,同时,还会降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干扰以及破坏,所以,在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理念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原则,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能效。

1 绿色施工理念和建筑工程管理的内涵

1.1 绿色施工理念的内涵

绿色施工理念是实现经济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绿色环保理念的本质是指在施工环节注重对周边人文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提升对各类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引用新型施工工艺以及技术降低对建筑资源以及相关能源的耗损,使整个建筑施工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1.2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与传统粗放式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明显区别,前者注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综合提升,这意味着新型建筑工程管理强调建筑施工与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人员而言,需要充分吸收并应用新型施工工艺以及建筑材料,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同时,还需注重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对施工流程的综合管理,严格把控建筑资源的使用以及建筑垃圾的处理,使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既要保证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需要对所有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的有效处置,只有这样,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创造有力条件。这意味着依托绿色施工理念,实现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以及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部分建筑工人以及企业对绿色施工理念的认识较浅,因此,需要聚焦加强自上而下的绿色施工理念教育,防止个别施工企业在推动绿色施工方面开倒车,促使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真正能够得到改进和创新。

2 绿色施工理念下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施工管理人员因循守旧,排斥绿色施工理念

绿色施工理念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然而,当前部分建筑管理人员仍然坚持传统的施工理念,在既得利益影响下,排斥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绿色施工理念仅停留在意识上,无法落实在行动中,仍然将传统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导致绿色施工理念的推行受到严重阻碍,在实际施工阶段,建筑资源浪费、建筑垃圾处置不当的情形仍然存在,给生态环境以及周边人居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2.2 工人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创新意识

建筑工人是建筑施工的主要执行者以及落实者,作为建筑行业的血液,建筑工人的整体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当前,建筑工人整体素质并不理想,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创新施工工艺以及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存在心理抗拒,不愿以及不敢进行尝试,导致其在施工阶段仍然沿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2.3 缺乏绿色施工技术人员和先进技术支撑

绿色施工理念的落地需要专业施工依据技术团队作为支撑,当前,“经验主义”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较为普遍,对建筑施工管理疏于质量把控以及进度跟踪,往往以“差不多”应对施工质量监督,部分地区并未注重对应引入专业技术团队,导致整个建筑产生管理缺乏绿色理念切入,最终影响了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创新。

2.4 绿色施工存在疏忽情形

现阶段,建筑施工监管工作主要围绕质量以及安全维度展开,这就导致了监管工作缺乏对节能、环保等环节的把控,部分监管人员甚至出现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作为现象,此类随性标准使得整个建筑监管体系流于形式,还会诱发建筑安全问题以及施工浪费等现象。

3 基于绿色施工理念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3.1 严密监控好材料选购与管理环节

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在评估以及采购环节属于对材料安全性的审查,一旦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建筑施工阶段,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需要注重对建筑材料采购环节的把关,应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比重,此外,建筑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大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力度,做好建筑材料防潮以及防腐工作,防止因管理不当引发建材性能下降的情况,另外,还应强化建筑材料的检测以及验收工作,一旦所选材料未经过绿色环保验收流程,需要及时将其清除,严禁此类材料流入施工环节。

3.2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也应充分体现绿色施工理念,可基于以下维度全面评估。

第一,将节能降耗作为施工方案的核心,节能降耗能够为施工带来诸多积极影响,既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能减少不必要施工材料的应用。此外,整个施工方案应该突出提升材料利用率,有效减少或者转化部分建筑垃圾。

第二,就施工统筹规划层面而言,应该对建筑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防止施工用地过度侵占其他用地资源,总平面布局应该力求科学、合理,按照各项用地指标开展实际施工工作,应增强安全以及卫生意识,结合施工项目以及周围环境的视角情况,最大程度地利用建筑施工资源。

3.3 强化节水管理

在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应该注重对氺的循环利用。例如,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此外,由于在建筑施工时,会伴随出现泥浆以及粉尘,会给水资源带来一定影响,所以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提升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树立主体责任。

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安装水表的方式严密监控施工环节的整体用水量,同时,还需对施工产生的泥水进行处理,符合相关检测标准后才能排放。

3.4 注重施工污染控制

施工环节主要利用的是地下水,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往往会产生大量污水,不过,此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投放,会给当地水生态甚至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应该充分遵循绿色施工理念,加强对污水净化处理工作,降低污水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另外,应借助洒水等方式增强降尘效果,该阶段的用水大多以再回收水为主,同时,在建筑施工中还需要对场地实施封闭管理,这是降低扬尘扩散的重要举措。此外,还应高度重视施工环节产生的噪声污染,需要按照施工规定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降低施工噪声给周边居民区带来的影响,同时,需要注重低声低振动设备的运用,合理分配建筑施工时间。

3.5 培养和引进具备绿色施工理念的优秀人才

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只有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精准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创新力,为及时定位建筑施工管理薄弱环节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还是实现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施工技术创新的基础,也是建筑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前提,因此应该基于绿色施工理念。另外,还需要注重建筑专业化人才梯度建设,充分发挥各个专业人才优势,例如,法律人才以及施工技术人才等。同时,还应对人才展开持续性的培训以及再教育工作,让每一位人才都能接受行业最新知识,才能帮助人才通过施工工作人员及时检验以及完善自身知识框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和创新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在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下,建筑工程往往会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甚至还会给当地人居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让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提质增效,必须充分反思当前建筑管理模式,应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理念的重要价值,并聚焦建筑企业施工环节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环境展开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升级。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与采购,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予以清除,防止其以各种形式流入施工环节,同时,还需要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施工环节中的污染控制,以现代企业标准以及绿色理念强化施工管理。此外,还需注重建筑施工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凸显绿色施工理念的实际价值,帮助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环节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