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0-01-19 09:41张智勇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精细化

张智勇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力度日益加大。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医疗设备的需求逐渐增长,为满足人们对医疗设备的需求,提高医疗检查的准确性。需要对医疗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医疗设备的维修技术,保证医疗设备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并且,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与医院医生的专业技术及医疗设备密切相关。因此,提升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的稳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医院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医疗设备是医院重要的固定资产,同时,精密的医疗设备还是保证医院具备较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支撑基础。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正确的运用,能够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患者病情资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诊治水平。并且,现阶段的医疗行为中,医疗设备的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相应的医疗设备的相关损耗也相对加重,再加上医疗设备具有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一旦缺乏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及高质量的维修团队,将会对医疗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医院的发展。由于医院医疗设备的实际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病情的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因此,为保证疾病检查分析准确进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发展依据,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中,应当着重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对医疗设备维护及维修的重视程度,进而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行,降低由于医疗设备出现误差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保证医院稳定、长远发展。

2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维修技术水平不达标

现阶段,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重视装备、轻视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为只重视对高新医疗设备的采购工作、重视医生诊断诊治水平,轻视对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导致医疗设备的维修技术不符合设备维修标准,严重影响了医院整体的医疗诊治水平。另外,医院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维修的过程中,维修团队的专业知识技能薄弱普遍存在,最明显的表现,为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维修技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另外,由于维修技术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导致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部门严重取法经验丰富、维修技术强硬的维修人才。最突出的表现,为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严重降低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不能及时发现医疗设备的故障,有很大可能导致检查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最终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影响医院整体的声誉。

2.2 缺乏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医院医疗设备不断改革与创新的同时,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医疗程度日益升高。新时代背景下,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已经成为医疗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医院对设备维修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疗设备实际运行质量及效率的好坏。现阶段,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医疗设备的维修数据信息不能妥善地保管,相关的维修技术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第一时间根据实际的故障信息判断出故障的种类,并且对问题进行排查,不仅增大了维修技术人员实际的工作量,延长了维修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医疗设备实际的维修效率。另外,在购买医疗设备的过程中,缺乏电子版的设备信息,严重影响了医疗设备信息的更新时效性。

2.3 不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

医院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制定了详细的维修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这些管理制度太过于流程化,实际的实施效果没有明确的、规范性的规定与监督,导致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实际的工作质量及效率低下。当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不严格,维修技术人员很容易出现“钻空子”、投机取巧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对医院实际的医疗水平也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医院的发展。例如,发现设备出现小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上报,导致问题逐渐恶化,这样不仅会增加设备维修的难度,更会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医院的稳定发展。

3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为最大化地完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首先应当采用精细化的收费标准,不断强化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与医疗设备负责人的沟通,将维修标准及费用进行统一化、透明化处理。在进行设备维修的过程中,是否使用原配件,维修人员要与医疗设备负责人讲清楚,并且明确实际的维修费用。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对熟悉每种型号的零配件、设备故障点、零件更换要点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而保证维修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进展。其次,应当对医院医疗设备制定明确的日常检修、维护管理制度,进而保证医疗设备稳定、准确运行。最后,将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录入电脑处理,并将故障问题进行分类处理,进而为维修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提高设备故障排查及维修效率。

3.2 精细化信息管理

在对医疗设备维修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设备相关参数及数据信息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张贴在设备上,方便维修技术人员了解数据信息。另外,提升维修技术人员的计算机英语水平、熟练掌握信息化处理技术,进而为医疗设备的高效率维修奠定基础。另外,为提升医疗设备维修效率,应将医疗设备维修进行精细化管理处理,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维修技术人员应对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故障的实际部位、采用的维修技术、维修时间等进行明确的记录,进而为以后维修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支撑。

3.3 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

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高效率的设备维修,既能节省成本,还能提升实际的维修效率。为保证维修工作能够高质量的运行,应当定期对维修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并将培训工作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医院应聘请专业是技术人员,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经验分析。例如,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对医疗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另外,医院还应注重提升维修人员的素质修养,保安维修人员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提升设备维修质量及效率。

3.4 精细化奖惩制度

在对医院设备维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为促进精细化管理进展程度,可以根据医院医疗维修部门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对积极工作、表现优秀的维修人员一定的降低,对消极工作、表现低差的维修人员一定的惩罚。通过借助这种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维修人员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医疗设备维修效率、推进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稳定进展。另外,医院还可以测成立设备维修质量监督小组,主要工作是检查医疗设备维修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怠慢工作的现象。对维修完成的医疗设备要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另外,对表现优秀的与维修人员职位晋升的机会,对表现不好的维修人员给予批评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通过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设备维修的实际效率,对保障医疗设备稳定运行、提高检验准确定、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强化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应用奖惩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有助于提升医疗维修精细化管理实施力度。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