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与MRI检查在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2020-01-19 17:22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天津30025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胰腺癌结果显示准确性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 (天津 300250)

内容提要: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尽早诊断、合理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是根治结肠癌的关键,而精准的定位、定性诊断在决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各种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胰腺癌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病程、转移情况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其中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不适、消化道症状等,缺乏特异性,但胰腺癌早期诊断率难度大、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恶化迅速,若不能及时接受到合理治疗,则短期生存率极低[1]。

迄今为止,胰腺癌的根本治理原则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然而胰腺癌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极差,胰腺癌未接受治疗者存期约为4个月,接受旁路手术治疗后可延长7个月,接受切除手术者平均生存期达到16个月,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者则2年内生存期达到40%[2]。研究发现,胰腺癌预后差与早期诊断率低相关,诊断及手术时机是决定胰腺癌预后的关键,而术前充分、准确的定位是指导准确手术治疗的依据[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在明确肿瘤疾病位置、大小、性质中效果确切,本文针对CT和MRI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一一综述。

1.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CT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空间分布情况和透过率的不同,在相应仪器辅助下得到相关扫描数据,并经计算机后处理技术获取检查部位图像,从而进行病变观察、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自1991年起得以研发并应用于临床,大大缩短扫描时间,减少运动伪影,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多层面图像,得到更为丰富的数据信息,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得到更为真实、清晰的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几乎能够于原始断层相媲美。同时,螺旋CT还可体现出病灶特点,以病症灶内与其周围组织、血管之间相对关系,利于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4]。张阿萌[5]等研究发现,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在形状、密度、平扫密度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密度方面具有一定差异,胰腺癌CT表现主要为弥漫性密度减低,胰管以截断改变为主;胰腺内分泌肿瘤CT表现为血管侵犯、胰周包膜样边缘及假囊肿形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强化减低,胰管以不规则狭窄改变为主。以上特征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作为胰腺疾病定位、定性诊断的重要方法。

病理分期被认为是前瞻性评价原发病灶范围、正确选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根治性手术后生存率和正确制定术后随访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6]。螺旋CT扫描速度快,且在检查时不受肠道运动等影响,在确定胰腺癌病变形态、范围、血管侵犯情况、淋巴转移情况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明确病理分期和治疗性质,为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更可靠参考。陈威[7]等研究结果显示,CT对胰周动脉受侵的诊断符合率为92.2%,胰周静脉受侵诊断符合率为96.9%,术前CT对可切除、潜在可切除、不可切除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3%、86.8%和91.3%。张烨飞[8]研究发现,64层螺旋CT可清晰显示胰腺癌患者肿瘤灶与周围组织间关系,在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与病理结果一致,在指导手术综合治疗方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边云[9]等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T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高达96.1%,判断肿块切除性的敏感性96.8%,特异性87.5%,准确性92.2%,与病理T分期相比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为胰腺癌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但螺旋CT是利用机体组织对X线的吸收空间分布情况,难以提供机体器官的具体生理状态相关信息,若淋巴组织所含肿瘤细胞较少时,转移淋巴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与正常组织基本相同,无法提供有效信息,导致漏诊等,具有一定局限性。冯广龙[10]等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腺癌T分期的整体正确率为85.1%,在肿瘤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诊断中应用较高,准确性可达到94.3%和80.5%,但对于淋巴结转移诊断效果差,准确率仅为62.1%,进一步说明CT检查在评估胰腺癌淋巴转移中的局限性。

2.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属于断层成像,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经计算机重建后可将同组织内不同化学结构及相同密度不同组织以不同的影像显示出来,且没有伪影产生,对比度、分辨度高,不仅提高定位诊断准确性,还利于诊出微小病变[11]。曾艳[12]等研究结果显示,MRI在胰腺实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高,可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汪毅[13]等研究发现,MRI增强扫描在胰腺癌伴有肝脏转移瘤诊断中的检出率高达92.1%,可作为胰腺癌伴有肝脏转移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疾病,病变起因、发展较为复杂,早期鉴别诊断良恶性及判断恶性程度难度较高,单一MRI序列难以提供较为全面的定性诊断信息,临床多建议协同利用MRI多功能成像序列,以得到更精确的参考依据。动态增强MRI是在对比剂的辅助下增强病灶与正常组织和血管间的对比度,利于观察病灶及周围组织关系及血管侵犯情况。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新开发的磁共振对比增强成像技术,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为序列基础,根据不同组织磁敏感性差异提供图像进行对比增强,同时获得相位图像和磁距图像,从而更敏感的反应出微小静脉血管[8]。弥散成像加权技术(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MRI的特殊形式,基础是水分子运动对磁共振信号的影响,也是目前唯一非侵入性活体组织内水分子运动检测技术,可提供不同于常规MRI图像的组织对比情况,为组织生存、发育提供唯一、潜在的信息[14,15]。徐小虎[16]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MRI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DWI和增强扫描等多序列联合诊断胰腺病变,可综合观察病变累及范围、平扫信号价值、动脉期强化特点、胰管改变、假包膜的MRI征象,有助于全面反映胰腺癌的病理学及生物学特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黄瑞瑜[17]等研究结果显示,MRI 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李光纪[18]等研究发现,增强CT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88.46%,特异度84.48%,DWI序列诊断灵敏度84.62%,特异度82.76%,胰腺癌与肿块性胰腺炎的CT值、表观弥散系数存在明显差异,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但MRI检查序列扫描时间较长,对肠道蠕动、呼吸运动等较为敏感,同时MRI扫描时磁体和线圈处于较封闭状态,检查时发出噪音较大,部分耐受差者成像效果不佳,易形成运动伪影,且MRI检查花费较高,目前并不是临床首选检查。

3.联合诊断

诊断精准性决定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必须做到病理分期准确、病理组织评定可靠,从而选择合理的术式。医学影像学技术是用于术前诊断的最主要方法,但任何一种技术都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技术可集合各技术的优点,提高诊断准确性。李亮[19]等研究结果显示,在胰腺癌诊断中螺旋CT特异度高,MRI敏感度高,二者各有优势。孟凡宇[20]研究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胰腺体积增大、周围组织及大血管侵犯、周围淋巴结肿大、胰胆管不规则扩张等表现发生率更高,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联合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单一使用螺旋CT或MRI增强扫描,应用价值更高。

4.小结

胰腺癌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是控制胰腺癌发展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术前精准定位、分期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CT与MRI作为常用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胰腺癌术前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和MRI检查技术的革新及新技术的出现更有利于胰腺癌的准确诊断。但随着胰腺癌治疗方式的发展,胰腺癌术后生存率提高并不显著,5年生存率低于1%,这与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相关。因此,临床在加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同时更需加强癌症早期预防筛查,以尽早确定病变,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胰腺癌结果显示准确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吸烟会让胰腺癌发病提前10年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最严象牙禁售令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新的胰腺癌分型:胰腺癌是四种独立的疾病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