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CT在冠状动脉成像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

2020-01-19 18:07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受检者中度造影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320排CT应用于冠状动脉成像(CTA)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加以探究。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320排CTA检查的200例受检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对其中80例受检者在后期开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本组冠状动脉为正常表现者109例,轻度狭窄者52例,中度狭窄者23例,重度狭窄者16例。结论:320排CTA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检查中一种无创诊断手段,能够为冠心病患者分级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也是对高危人群在体检过程中筛查冠心病的一种首要方法。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螺旋CT的应用为许多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尤其是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发展及应用,使其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加上该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性,深受患者的青睐[1]。320排CT属于一种多排螺旋CT,该检查方法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冠状动脉造影信息,包括钙化情况、管腔狭窄度、斑块构成情况及其性质等,让许多临床不典型冠心病得到及时确诊,使患者更容易接受,从而早期给予相关的治疗干预以挽救患者生命。现本文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320排CTA检查的200例受检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对其中80例受检者在后期开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320排CTA检查的200例受检者作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共132例,女性共68例;年龄36~81岁,平均(52.01±3.46)岁;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且经诊断确诊为冠心病或者疑似冠心病,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要求。

1.2 方法

检查方法:受检者接受扫描前,操作人员应先嘱咐其取仰卧位,向所有受检者详细介绍CTA扫描的方法以及扫描的安全性,使受检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疏解,积极配合扫描,并指导正确呼吸训练,使心电门控检查更加方便。然后从受检者的肘静脉处通过5.5mL/s的速率进行团注,注射器选择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使用50~60mL,再以同等速率注入生理盐水30mL。接着选用Sure Start软件对受检者实施智能触发扫描,定点触发点,使其位于扫描视野的中心层胸主动脉处,设置触发阈值180HU,也可采取手动触发,Sure Start软件界面可以在直视状态下看到对比剂的循环过程,即从右心到左心再回到主动脉,故可在左心室对比剂达到峰值后即时进行触发。

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为100~120kV,管电流为400mA,BMI>30时可视情况加大管电流。扫描时间为0.35~1.40s,容积数据采集的范围是320层×0.5mm,并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处理。

图像处理:在图像采集中,层厚设为0.5mm,并自动重建起2个Volume容积数据包和置顶R-R间期当中75%的期相,上传到工作站中。若有必要,可给予高级重组等个性化处理,如通过软件对图像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重建等。最后,通过冠状动脉探针软件检查血管有无狭窄和斑块形成等状况。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本组检查的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副主任级以上医师加以鉴别分析,若出现不同判定结果时,则根据测量的支架内血管直径达成意见一致,分析的标准按照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级和计算方法进行,对冠状动脉的狭窄处直径和邻近狭窄段近心端的正常冠状内径所减少百分数进行计算。计算公式:A=(B-C)/B×100%。其中,A代表受检者支架内血管狭窄的程度;B代表受检者狭窄处和近心端血管直径;C代表狭窄处直径。按狭窄的程度可以分成无狭窄、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狭窄(闭塞)[2]。诊断结果由两名高年资的医务人员对CTA图片分析和评价,如果所得结果有差异,则经过讨论后达成一致的意见。其中,轻度狭窄为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为狭窄程度为50%~75%,重度狭窄为狭窄程度>75%。对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左回旋支以及左前降支等进行重点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由SPSS21.0软件统计,统计结果录入Excel表格中进行分析。

2.结果

经两名高年资的医务人员对CTA图片分析和评价:冠状动脉为正常表现者109例,轻度狭窄者52例,中度狭窄者23例,重度狭窄者16例。

重度狭窄合并有钙化表现的患者中,右侧冠状动脉13支,左侧冠状动脉主干5支,左侧前降支41支,左侧回旋支21支。重度狭窄不合并钙化表现的患者中,右冠状动脉7支,左冠状动脉主干1支,左侧前降支10支,左侧回旋支6支。

接受支架植入术后56例,支架术后再度狭窄中,左冠状动脉10支,左侧前降支15支,左侧回旋支3支;支架后不伴有狭窄者中,右冠状动脉13支,左侧前降支11支,左侧回旋支4支。

80例中重度狭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其造影图像和CTA图像的对比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其中有6例CTA狭窄程度评价和冠状动脉造影存在不符,其狭窄程度的评分比冠状动脉造影的评分大。3例CTA中度狭窄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明确狭窄,其中,有1例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走形迂曲之后处理时没有注意到血管的走向所导致,另2例则为技术原因导致。

3.讨论

在影像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高端CT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而冠状动脉CT成像的质量也随之改善,在具体应用中,CTA检查心律较为稳定,是冠状动脉CTA检查得以成功的关键。以往16排、64排等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控制要求不能高于70次/min,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冠状动脉图像[3]。320排CT扫描时所用的时间比其他的扫描方式更短,还可以自动监控受检者是否有心律不齐表现,明确检查出错层伪影,且扫描所用对比剂使用量比较少,对受检者带来的影响比较少,获取的图像质量也相对较高。

此外,320排CT在诊断冠状动脉血管呈现时,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时能更好选择冠状动脉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有研究指出,在同一批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受检者中,只有28%需要接受介入治疗,另外72%多为冠状动脉无异常或无介入治疗适应症者[4]。所以,对于大部分冠心病患者来说,采取安全可靠、准确无创的CTA诊断方法是采取准确治疗的筛选前提。对于CTA检查为中度以上狭窄者,进行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比较显著,故建议这类患者接受冠脉造影,并根据具有结果来明确治疗的方案[5]。而对于轻度狭窄者来说,其介入治疗可能性不高,并非一定要接受冠脉造影,可采取药物干预方法。

综上所述,320排CTA应用于冠状动脉血管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一般情况下,阴性CTA结果排除了明显的冠状动脉闭塞性疾病后都存在较高可行度,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受检者中度造影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小米手表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