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设管理研究

2020-01-19 05:30黄文亮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填埋场垃圾工程

黄文亮

(连城县园林建设中心,福建 连城 366200)

1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管理内涵及特征

工程建设管理依照具体职能划分包括工期、质量、造价、风险、采购等多个管理子系统。在不同建筑工程类型中,各子系统的影响作用权重与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垃圾填埋场是为解决城镇垃圾处理,以填埋方式经装载、压缩后集中存放垃圾的专用场地。垃圾填埋场受到自身存量、工艺,以及生态保护、城市用地规划等因素影响,最终多采取封场保存的方式待未来对垃圾进一步处置。垃圾场目前主要应用物化法、土地法等技术方法。由于垃圾自身的污染性,封场后通过水、土壤或空气影响环境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质量为核心。同时,考虑到垃圾封场工程的特点,在管理中应当强调集成性并关注环境监测、成本控制等方面。

2 工程概况

2.1 研究背景

福建省垃圾填埋场多数始建于上世纪末期,受到历史条件制约,在设计与运行中往往难以达到环保要求。2017年,福建地区存在上述问题的非正规垃圾场接近50 处,垃圾存量超过1600 万吨。随着我国加快对垃圾场的标准化管理步伐,福建省计划至2020年完成行政区域内全部县级以上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及不达标垃圾处理设施治理工作。该该计划以保护生态资源、维持耕地面积为出发点,优先对靠近水源、地处城乡结合处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作业。期望通过治理垃圾问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践行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

2.2 案例概况

白石岗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哒砾村,该填埋场占地面积约为1.8 平方公里,高度6m,垃圾存量总吨位约为19 万吨。该项目距离连城县城区27km,距离最近的居住区5km,填埋场东侧有地表径流,西侧与南侧为山区,北侧小路与省道相连。使用年份为2000年至2010年。随着垃圾填埋量达到设计库容以及新的填埋场的建成使用,2010年2月起白石岗生活垃圾填埋场停止使用。因县里财政困难当年仅对填埋场进行简易封场,2018年被中央环保督例为整改项目,要求按《整治方案》进行规范化处理,保障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1:白石岗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工程建设内容

该项目设计堆体高度25m,边坡高度5m,平台宽度3m,边坡坡度1:3。在现有垃圾坝的基础上以浆砌毛石挡墙做增补、完善。该项目采取EPC 总承包模式。在对垃圾整形作业后按照排气、防渗、排水、绿化的顺序依次施工建设覆盖系统。针对雨(洪)水另设计有砌体结构的单项导排系统,以及垃圾堆渗透液收集池、填埋气体导排系统。

3 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3.1 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机制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工程项目自身的使用功能,对场地周边的环境、资源也存在重要影响。如发生封场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污染外泄问题,极易引发环境保护事故。严重的可能导致周边大面积土地资源或水资源污染。该项目靠近地表径流与居民区,为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分别从强化图纸会审、完善技术交底、严格监理现场等多方面进行,以总监理工程师为核心强化各方沟通协同。该项目封场作业的施工质量要点集中在防渗、气体收集导排及雨洪水导排等单项工程。对上述工程的质量要点控制决定了封场工程的质量管理结果。该项目为提升质量管理成效,成立了质量检测小组,组织结构与责权如下图所示:

图1:质量检查组结构图

以项目经理牵头施工经理与质量工程师组成管理组,组织对技术、设备、材料、安全等五大要素的全面管理控制。工程现场施工组与测量组分离职权,并赋予两方独立的工作职责、绩效指标。从而起到三者相互监督制约的管理机制,以增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效果。

3.2 防渗工程质量控制

防渗施工是阻隔堆体垃圾向土壤、地下水渗透有害物质的主要结构。该项目防渗层采用HDPE 防渗膜并在上下各附有保护层,具体如图所示:

图2:防渗层施工设计图

防渗施工管理中,应当保障防渗膜及其保护层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该项目施工现场管控重点检查下层黏土的颗粒度,将其控制在5mm 以下并筛检硬物,采用150mm 每层的双层压实方法。检测容重大于1.65t/m3,夯实后进行平整作业并喷洒除草剂,以防止防渗膜受应力挤压或植物生长发生破损。铺设防渗膜时应当尽量增加幅宽以减少拼接点,防渗膜储运与运输需要缠绕应当缠绕在专门的金属管上,进行裁剪拼接时必须在专用场地内实施。该项目防渗膜上保护层兼具排水功能,施工中应当控制排水网搭接标准,以塑料绳间隔400mm 以下栓接接缝,完工后应现场测量搭接重叠宽度,控制指标应当设定在350mm 及以上。

3.3 气体与雨洪水导排工程质量控制

该项目原系统中无导排系统,为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项目设计在封场工程中建设主动导排系统。封场工程施工前填埋场一般以停止作业,因而采用钻孔法建设共计16 座气体收集导排井。该工程的重点控制标准如下:①钻孔选点时应当与边坡保持10m 以上距离,以避免影响边坡覆盖稳定性。②钻孔深度应当满足超过垃圾填埋层的70%、距离底部超过6m。③井口密封厚度应大于3m,密封材料需选择具有一定渗透性的黏土、膨润土等如图2所示:

图3:气体导排井结构示意图

④回填土层厚度大于1.5m 并保证其中膨润土占比大于50%。⑤碎石导气层施工中需保证连通性与重组的孔隙间距,确保整个体系处于畅通贯联状态。雨洪水导排系统的管理控制要点集中于隐蔽工程中。垃圾填埋场封场作业后,经压缩堆载的垃圾会在封存期内发生渗液现象。渗出的液体因垃圾成分而具有不同的环境危害性,对封场工程的结构质量也具有一定影响。

4 优化项目管理,促进项目建设

4.1 优化成本控制管理

我国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均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本着节约社会资源、改善社会公共服务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对成本控制有较高要求。该项目在EPC 总承包模式下,通过对预结算的科学管理达到优化成本控制目标。首先,在工程造价预算阶段充分论证。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对多数建设施工单位而言较为陌生。造价预算应当充分了解相关工程成本影响因素,解构项目条件、技术应用等特征对成本管理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造价为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出现投资风险。其次,我国部分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较长,封场工程可能因设计细节不清、现场情况不明等出现未知因素。预算阶段应当充分结合设计图纸分层编制,以提升设计与预算的契合度。当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时,严格按照现场签证制度执行以明确变更责任。最后,建议相关单位采取该项目的月度结算方式。垃圾填埋场封场作业的不确定性导致采取其他结算方式易于出现结算超预算问题。为控制施工成本,可通过月度检查、月度支付的方式及时纠偏改进。

4.2 增强进度责任落实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垃圾填埋场封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工作,多数地区相关工程对进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实践中,可以参照该项目的进度责任制。将进度控制责任落实到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施工过程等多个节点。构建立体、全面的激励奖惩制度,确保封场作业在规定工期内以较高质量完工。为实现进度管理目标,应当将机械设备保障与施工人员培训作为基础条件。根据工程特征,选择高性能、高效率的机械设备。施工前开机试车、工程间歇期内主要对设备的检测养护。针对封场工程较为少见的情况,开工前应当对施工人员开展三级培训。组织设计单位全面进行技术交底,避免因返工等问题导致工期延后。

4.3 关注工程管理的联系性

建筑工程不同领域的管理具有一定联动性,垃圾填埋场封场作业由于特征明显,其各管理部分的联系性更加紧密。例如,该工程在雨洪水导排施工现场出现了防渗膜与导排明沟搭接现象。经多方会审决定优化施工流程,将明沟施工顺序提前至覆膜工序后,从而提高了开挖、锚固等后续工序的施工效率。通过上述实践可以看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也可以通过灵活调整,增强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管理效果。因此,建议在施工中关注各类管理活动的联动性。坚持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核心建设目标与功能,增强项目的集成管理效率,从而实现整体性、综合性的管理系统。

4.4 持续进行建后环境管理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持续管理。除应当对渗透液、气体等直接数据进行监测外,也应当对地下水、地表水、场地沉降得简介数据进行必要监测。一般在每季度对渗液收集井内的液体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应当符合相关文件的技术要求。气体监测可利用甲烷监测仪作业,监测应当采取随机采样的方式,以便了解本工程气体成分变化情况。场内地下水监测应当根据降水数据变化分期进行,重点在丰水期与枯水期进行,每期采样此时大于5次,时间间隔应当小于3 个月。地表水的检测需要对氮、磷、汞、铬、砷等元素进行化学检测,并关注HP 值、粪大肠菌群数等特征性指标。沉降监测可通过GIS系统配合GPS 系统进行,以信息化数据分析控制沉降速度。当沉降速度大于0.01m/年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

5 结束语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设管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极高,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时刻关注现场质量控制。在垃圾处理技术取得突破进展之前,封场工程需要肩负其维持人类活动与生态保护平衡的重要使命。因此,相关工程项目的管理应当本着对社会与自然负责的态度,采取从严管理的原则保证工程长期可靠。

猜你喜欢
填埋场垃圾工程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垃圾去哪了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谈垃圾填埋场的运行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