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作用

2020-01-20 10:39宋艳
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大学生

宋艳

摘 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高校必须注重艺术教育,这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途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这一活动以生动的方式陶冶大学生的感情,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文章主要针对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艺术素养教育;大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注: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艺术素养在科学创意产生与识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YJ201911173)成果。

为了实现人文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教师需要注重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这种方式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代替的。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关怀精神、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活跃大学生的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素养。基于此,文章介绍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的相关内容,阐述了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作用,总结了相应的优化途径。

一、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概述

科学素养是指认识、掌握、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这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养。客观、求真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精神,不仅要求具备全面性、缜密性、逻辑性的思维,还要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要提高其探索世界、运用科学技术的综合素质[1]。

人文科学代表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具备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更好地领悟人生的价值,高校教师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使其形成热爱生命、生活、自然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弃恶扬善的社会作用。人文素养直接反映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价值观念等个性品质,艺术可以最直接表达出人对自然、社会的态度,以深刻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产生审美体验、情感交融,引发心灵共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协调人的内心世界。

艺术素养从内心情感上针对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进行补充,为沟通科学世界、人的内心世界建立了桥梁,艺术美赋予人们平和的心态、欢悦的情感,有利于人们阅读,获取更多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情感,艺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人们发现、挖掘、创造更多现实生活中的美。

科学素养的本质是求真,赋予人们更多的理性、理智;人文素养的本质是惩恶扬善,大力倡导生命关怀,赋予人们更多的感悟;艺术素养的本质是求美,诠释美的规律和内涵,使人们具备更多感性、激情。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科学、艺术和人文进行有效融合,高素质、高修养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素养,将科学、人文、艺术等尺度进行合理把握。

二、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作用

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培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主要是指大学生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艺术创造、欣赏过程中,涉及对大学生生命历程的赞美、认可,艺术的本质是重视、欣赏、描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支柱。人类历史上优秀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逐渐成为树立人文精神的关键。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身心素养。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心灵会被很多健康、高尚的思想情感不断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陶冶身心、滋养心灵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修养、净化心灵,最终形成审美情趣、理想,为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最后,艺术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科学和艺术息息相关,两者的基础都是人的创造力,最终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因而艺术素养、科学素养是息息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进行分析,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对世界感知、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很多著名科学家都是具备艺术素养的优秀人才,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无纸化的特点,社会逐渐向浮躁化、功利化方向发展,这对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大影响[2]。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高校需要注重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及时化解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出艺术素养教育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艺术素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环境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关键内容。大学是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时代感、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营造出浓郁的人文环境,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升华精神世界。为了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环境,高校需要注重校园内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建设,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地设计、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凸显物质文化。高校需要注重大学生社团作用的有效发挥,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专题性学术活动等,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身体素质。除此之外,高校需要组织广大师生,针对大学理念、精神、校风、学风等内容进行探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具备高校办学特色的活动,使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校歌、院歌、系歌的编写,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从思想上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文化素养欠缺、文化根基薄弱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高校必须从思想上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校需要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合理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文理渗透、跨学科的复合型课程,加大人文课程、社科课程的比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教育大学生保持大情怀、大格局,关注民族、国家的命运,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此为基础观察、分析、解决更多问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内涵。

(三)突出教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现阶段,很多高校只注重课程设置与专业发展的贴合性,缺乏对大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的重视。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合理地设置专业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强化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等教育教学工作,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局限性,使各个学科联系起来,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优化大学生的个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设置艺术修养课程时,教师要以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艺术修养课程,如文学名著导读、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等选修课程。除此之外,在设置通识类课程时,教师要提供更广泛的艺术资源,针对艺术课程形式、种类进行优化,从理论角度出发,改变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艺术素养之间的架构,将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审美情趣进行有效融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四)将艺术渗透到业余文化生活中

在大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高校需要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校园艺术节、舞蹈比赛、歌唱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影视作品展示等,吸引大學生积极参与,将艺术素养渗透到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中,使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以此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强校园文化的艺术气息,提升艺术品位,进而将其内化成大学生的品格,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艺术和人生的一体化发展。

四、结语

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德育能力、智育水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将审美教育、艺术素养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艺术素养教育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党锋.浅谈艺术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1):95-98.

[2]张想.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和培养方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8(23):65-66.

[3]张成恩.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研究[J].社科纵横,2018(4):121-125.

作者单位:

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大学生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