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

2020-01-26 11:57王凤
关键词:所学数学知识生活化

王凤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学中恰当选择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使生活成为数学课堂中的催化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数学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就需要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这就是证明数学价值存在的最有力的途径。作为教师,既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又要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先布置学生到商店寻找商品包装上的百分数。利用读报、看电视,记录见到、听到的百分数,并借助实物粗略理解所记录的百分数的意义,从中获得更广的知识。在课堂上,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通过这样的收集活动,大家一致认为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如药品、食品等等,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离不开生活。

通过让学生亲自找数学,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牢固头脑中的新知识,使其印象深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二、 寓于生活,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种种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例如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教学上衣与下装的措配方案时,在教学中设计让孩子们利用漂亮的图片分小组在纸板上摆出搭配方案的教学活動。孩子们非常高兴,很乐意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他们边摆边记录下小组的搭配方法,个个都很投入。在活动中学生不但找到了六种方法,还通过摆学具,学生懂得了不管是上装搭配下装,还是下装措配上装,都要做到有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方法找出来。在快乐的教学活动中很自然地就使孩子们学到了有序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系列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极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在“做”中理解、在“做”中学会数学。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

三、 运用数学于生活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例如教学密铺时,学校正用正方形的彩色地砖硬化地面,我带领学生去参观,边参观边与同学交谈:“为什么要用正方形的地砖,怎么不用圆形哪 ?”有的学生说:“可能是有空隙吧。”有的学生说:“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和正好是360度。”我发现同学们的兴趣很高,我又问:“还能用其他的正多边形吗?”学生说:“长方形或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就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并逐渐养成运用数学的思维习惯。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作业是知识巩固、积累、实践和创新的天地。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了地砖面积和房间面积的关系后,可让学生根据地砖大小和要铺的房间大小计算出需要铺一间房的总块数;或让学生实际测量教室的长、宽、高以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并计算教室粉刷的面积等。

通过用数学,使学生更加明白运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将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数学的作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以致用的练习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数学问题,养成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沃土,离开了生活的数学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科学;教师也只有面向学生,教学生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要求。

猜你喜欢
所学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非所学
非所学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