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消费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0-02-04 16:14杨莎莎
中国市场 2020年3期
关键词:住房面积健康流动人口

[摘 要] 文章根据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5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住房消费与流动人口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与流动人口健康有显著正向关系。住房消费对健康的影响在不同年龄层次群体间呈现出差异性,年轻流动人口群体更注重住房产权,中老年流动人口更注重住房面积。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必要措施解决流动人口住房消费问题,以此来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状况。

[关键词] 住房消费;住房面积;住房产权;健康;流动人口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镇化工作的发展,大量农村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形成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在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承担了巨大的住房压力。与本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收入的限制,居住拥挤、卫生环境差、公共服务缺少等问题都成了流动人口居住区的普遍现象。这样的居住环境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因此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年CGSS数据的分析,探索住房消费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2  文献综述

在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因素上,通过对过去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条路径。第一,流動的时间与居民的健康水平。罗竖元研究发现流动时间的增加有助于在城市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生活的质量相应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第二,流动期间的收入水平和健康关系。苑会娜、李珍珍等发现个人收入的获得在损耗健康,但是流动人口群体的“开支最小”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不管收入如何,只选择最低生活水平。第三,流动期间流动人口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农民工所处的环境越恶劣,就越不利于其健康。第四,流入地的社会网络支持与健康关系。王健、牛建林等通过研究不同城市的医疗服务政策不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流动人口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流入地的社会网络支持,如家人的陪伴等,对外来务工者的健康状况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效应。

住房是流动人口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牛建林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发现居住环境相较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而言,对务工人员的健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王桂新发现住房条件、住房获取方式、住房的基本设施等不利的居住条件都会对流动者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熊景维、季俊含对武汉农民工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条件会影响留城意愿,而留城意愿低的农民工在住房支出上往往会保持在最低水平。此外,彭大松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发现社区特征对流动者的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对流动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研究仍有不足。在住房与健康关系方面,现有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指标和数据验证了住房会对流动人口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在当今流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对本地居民的保障体系,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的需求。因此,在当今对住房消费对流动人口健康关系的研究仍显不足的情况下,从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的角度研究住房消费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仍具有现实意义。

3  研究设计

3.1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由于本文研究对象是流动人口,通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分离筛选出1229个流动人口样本数。同时该数据还包含了本文所需的大部分信息,如自评健康、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等关键变量,同时还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其他控制变量。

3.2变量设置

本文的因变量为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选用自评健康来衡量,将答案“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和“很健康”依次赋值为“1”到“5”。自变量为住房消费,本文选用住房面积和住房产权来衡量。将住房产权归自己、配偶所有,则定义为家庭自有住房,该变量为1,否则为0。通过“您现在住的这座住房的套内建筑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的对应值来表示住房面积。引入的控制变量有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有伴侣、是否有工作、收入、与邻居交往程度以及流动地区等8个变量。其中,对家庭全年收入变量取对数变化,以减少共线性和异方差出现概率;对年龄加入其平方的变量,以求其拐点;另外对流动地区按照东中西部划分。

3.3模型构建

本文的因变量是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分为五分类变量,故本文采用orded probit回归模型。本文选取的因变量为自评健康(health),自变量住房消费(consumption)用住房产权(property)和住房面积(area),控制变量用性别(sex)、年龄(age)、受教育年限(edu)、是否有伴侣(marry)、是否有工作(work)、收入(income)、与邻居交往(social)、流动地区(area)来表示。回归模型如式:

其中,β0表示常数项,β1、ri(i=1,2....n)表示回归系数;Xi(i=1,2....n)表示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的控制变量;u是随机误差项。

4  实证分析

4.1全样本分析

本文采用多元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中的模型1和模型2给出了住房消费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结果。从回归结果来看,居民的住房面积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有可能的解释是住房面积的扩大可以增加生活的舒适度,从而有利于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时,住房产权的获得也可以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住房产权经常伴随着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获得。从控制变量的结果来看,男性的健康状况优于女性,年龄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呈U型,有伴侣陪伴相较于无伴侣的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更优。此外,相对于无工作的流动人口,有工作的健康更好,同时收入越高,健康状况越好。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在地区上呈现出差异,流入地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的健康状况相较于西部地区更好。

4.2年龄子样本分析

考虑到不同年龄的人对健康的评价可能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偏差。因此,本文以35岁为分界点,对样本进行划分,分别进入回归。模型3和模型5是对小于35岁的流动人口进行回归分析,模型4和模型6则是对大于35岁的流动人口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住房面积对年轻群体健康状况无影响,而对中老年群体具有显著的影响。住房产权对年轻群体有显著影响,对中老年群体没有影响。此外,性别、年龄以及收入对健康的影响在中老年群体中非常显著,其中,男性的健康状况要优于女性,收入越高,健康状况越好,年龄与健康呈U型。但是对小于35岁的年轻群体来讲,性别、收入和年龄没有显著影响。对年轻流动群体来说,受教育年限与健康呈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在中老年群体中不显著。同时,流入地区会影响中老年群体的健康,但是不会对年轻群體产生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CGSS2015数据实证研究了住房消费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在不同年龄层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住房消费会影响流动人口的健康,即有产权、住房面积越大,健康状况越好。性别、年龄、是否有伴侣、工作状态、收入、流入地都会对流动人口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住房消费对健康的影响在不同年龄层次呈现出差异性,中老年比年轻群体更重视住房面积,而年轻群体比中老年群体更重视住房产权。

根据以上结论,为了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本文得到以下启示有:第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等保障制度,健全房地产市场,改善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和住房消费能力,真正实现我国流动人口“住有所居”;第二,注重区域差异,政府应关注中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重点解决住房价格高、人均居住面积拥挤等问题;第三,政府要解决以租赁为主的流动人口住房问题,实现住房的租购同权,即租房与买房享有同等权利,让流动人口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1]彭大松.社区特征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健康?——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8,24(06):50-62.

[2]熊景维,季俊含.农民工城市住房的流动性约束及其理性选择——来自武汉市628个家庭户样本的证据[J].经济体制改革,2018(01):73-80.

[3]王健,郑娟,王朋,齐力.中国的迁移与健康:解决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目标与现实的差距[J].公共行政评论,2014,7(04):29-45+182-183.

[4]罗竖元.流动经历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水平——基于湖南省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3(08):16-19+47.

[5]牛建林,郑真真,张玲华,曾序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及其健康效应——以深圳为例[J].人口研究,2011,35(03):64-75.

[6]王桂新,苏晓馨,文鸣.城市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对其健康影响之考察——以上海为例[J].人口研究,2011,35(02):60-72.

[7]李珍珍,陈琳.农民工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10,25(04):10-17.

[8]苑会娜.进城农民工的健康与收入——来自北京市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05):56-66.

[作者简介] 杨莎莎(1995—),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

猜你喜欢
住房面积健康流动人口
漫画
德国户均租房面积96.8平方米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住房结构分析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住房结构分析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无厘头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