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鹤门古传擒拿法

2020-02-04 07:44梁达
少林与太极 2020年7期
关键词:又名关穴锁骨

梁达

一、擒拿要旨

虎鹤门之擒拿法,通常以虎爪诸势锁骨、扣穴、反筋、封脉、锁气为要旨,再合诸技而用。

所谓锁骨,即以虎爪扣捏人身上之骨关节。

所谓扣穴,与点穴有所不同。点穴是打,扣穴是捏;前者用鹤嘴,后者用虎爪,即用虎爪点压扣捏人身上之穴位。

所谓反筋,又名错筋,即以虎爪将人身上之主筋扭反。

所谓封脉,即以虎爪将人身上之脉门捏着扣住。

所谓锁气,即以虎爪锁人之喉、捏人之骨、扣人之穴,令其气行中断,血流不通。

擒拿一法,实为拳技中之分筋错骨术。凡学擒拿者,先须熟悉人体之骨节、筋位及大穴、大脉,然后再学运柔巧之力,培养敢于近战之胆气,并不懈地练习木人桩功。

凡欲精技击者,不可不深研擒拿诸法。

二、擒拿诸技

虎鹤门擒拿共有十八法,其名分别为:擒、拿、锁、扣、卸、点、顶、拧、挟、切、捏、踩、撑、撞、缠、跌、压、断。

兹分述如下。

(一)擒法

身向前扑以抓划,是名擒。

如虎鹤双形拳之“饿虎擒羊”一式,其双虎爪一扒一划,即属此法。

(二)拿法

五指一揸而合,是名拿。

在擒手中再将五指一揸,即是拿法。

一般擒法多与拿法合用,通称擒拿法。

(三)锁法

锁者,关扣也。

以虎爪将人之骨关节拿住,再以重力一压扣住,紧拿不放,是曰锁法。

(四)扣法

于应用锁法时再配合钩拉,即名扣法。

锁法通常与扣法连用,所谓锁扣连环也。

(五)卸法

卸者,卸骨也。即脱臼卸骨之术。

(六)点法

以一指点打或以鹤嘴啄击,是名点法。

(七)顶法

此法分膝顶与手顶。

膝顶乃猛然提膝顶去,如“独脚饿鹤”一势。手顶则以鹤顶手顶去,再加一拧。

(八)拧法

拿住一扭名拧。拿住人手臂后,顺势一扭,使其伤筋错骨,即此拧法之实际运用。

(九)挟法

臂抱而收为挟。如以臂弯将人脖颈抱住而收紧,即此挟法之用。

(十)切法

以掌刀一挫,如刀切菜,是名切法。

对敌時,拳家常用此法向前一切,然后五指随之如剑直插人身。此法既可切腹,也可插腋。

(十一)捏法

即用指捏人筋穴。此法常与拿法合用,唯拿为五指揸紧,捏则为半紧。拳家常用之虎爪势,多属捏法。

(十二)压法

即以一臂压人。

此法常与虎爪连用。

(十三)断法

在压或挟或拧之中,以猛力令人骨折,名曰断法。

此法乃致残之术,用之宜慎。

(十四)跌法

即将人缠住一推,令其跌地之法。如南拳中之“蝶掌势”,下以脚绊人,上以掌推人,便属此法。

(十五)缠法

以脚对脚,以掌对掌,手脚相缠而入,是名缠法。

(十六)撞法

即身势向前,以肩膀撞人之法。

通常运虎爪时,要连擒带撞,令敌失重。此乃虎形诸法之秘也。

(十七)踩法

用脚踩人,便是踩法。

此法多见于虎势,所谓连擒带打。

(十八)撑法

以脚撑人之腹、腰、臀等部位,名为撑法。

此法通常在擒拿中运用。此时手拿敌臂一放,顺势用脚一撑,可令其重伤倒地。

三、擒拿术歌诀

一擒一拿虎爪出,

反筋锁骨擒拿术。

封血扣穴锁气户,

断人脉路命可卒。

此言人命关天处,

当以善心为玉律。

若遇小人勿泄语,

如僧心清法未枯。

此擒拿歌诀,出自羊城西关泮塘之洪拳名师郭九。

郭九当年曾随林世荣高足关坤习武,得其秘传,尤擅使铁尺,日常则以卖“和味牛杂”维持生计。泮塘乡一带人称之为“九老”。

郭九晚年贫困无业,时常独自一人在龙西路百岁里前之大榕树下讲古论侠,吸引许多髫龄儿童聚听。尤喜说黄飞鸿、林世荣、方世玉等人轶事,并随兴传示一些散手、拳技,博取一角几文,以此维生。后在潦倒中离世,令人唏嘘不已。

四、擒拿大穴

此处所说之穴,乃拳术中之擒拿大穴。古传穴法,各门各说,亦各有师承,但均与今之针灸穴位有异。

(一)

其中头部正面穴位有:

印堂穴、天门穴、额角穴、鼻梁骨穴、明神穴、藏神穴、泪穴、人中穴、下唇穴、耳窿穴、牙关穴、咽关穴、腮穴。

兹分述如下。

1.印堂穴

在面部两眉心中间,又叫天目或眉心。

拳中印堂,可令人失魂倒地。

2.天门穴

又名天顶穴,在头颅顶端中部,以手摸之,最高一处即是。

拳中天门穴,必令人魄散而跌。

3.额角穴

又名太阳穴。在人眼角上额凹之处。

拳中额角可令人猝倒(额角骨特别脆弱)。

4.鼻梁骨穴

在鼻梁骨中段,以手捏骨,其凹陷处即是。

拳中此穴,鼻梁骨折而血流不止。

5.明神穴

在人眼内角,以手摸之,得小凸处即是。

以指抓扣此穴,令人目眩发黑。

6.藏神穴

在人眼眶骨中段内。

以指抓、爪扣此处,令人天旋地转而晕倒。

7.泪穴

又名眼底穴、承泣穴。以手按眼下骨眶,有酸胀感之处即是。

拳中此穴,令人泪流不止。

8.人中穴

在鼻下上唇之间,又名上唇穴。

拳中此穴,令人唇破血流而瘫倒。

9.下唇穴

在唇下中间处。

此穴遭击,人倒而血流。

10.耳窿穴

又名耳孔、天鼓穴,即耳道之外部。

此穴为拳掌所击,则耳鸣而晕倒。

11.牙关穴

上牙与下牙关之处。

以爪捏此穴,可令人口开不合而身倒。

12.咽关穴

在人下巴吞咽之处。

以爪捏此穴,即可封闭人之咽关,令其呼吸停顿。

13.腮穴

在咽关穴旁,左右各有一穴。

以爪封之,令人痹痛而倒。

(二)

后脑穴位有:

1.后耳穴

双耳后下之凹处即是。

以爪捏之,可令人耳痛而倒。

2.后枕穴

在颈后天柱骨上部,即枕骨凹下之处。

以爪扣此穴,可令人头痛而倒。

(三)

人身正面之穴位有:

1.缺盆穴

在人锁骨凹陷之中间处。

以爪扣此穴,可令人身软无力而瘫倒。

2.喉凹穴

在人锁骨之间咽喉凹陷处。

指扣此穴,可令人气绝而倒。

3.心窝穴

在人胃脘部上端之微凹处。

以爪捏扣此穴,可令人呕吐而倒。

4.肚筋穴

又叫脐门、生门,俗称肚脐。

以爪捏此穴,可令人肠翻而倒。

5.命根穴

又称裆穴,即下裆处。

以爪指抓拿此处,可令人裆破而倒。

6.气关穴

在锁骨下之上胸部位。

以爪指捏此穴,可令人气闭而倒。

7.气门穴

右乳下一寸半处即是。

以爪指捏之,可令人气伤肺裂。

8.血门穴

左乳下一寸半處即是。

以爪指捏之,可令人血伤心裂。

9.腋门穴

在人腋下二寸之处。

以爪指捏之,可令人气塞而倒。

10.右软骨穴

在人右肋之软骨处。

此处被捏,肝脏寸裂。

11.左软骨穴

在人左肋之软骨处。

此处被捏,脾脏寸裂。

12.痹关穴

在肩臂连接之凹处。

以爪指捏之,可令人臂软而痹痛瘫痪。

13.曲关穴

在肘部关节之皱纹处。

以爪指捏之,令人手臂软痛无力。

14.脉门穴

在人手腕内脉跳之处。

此穴被捏,手痛无力。

15.虎口穴

在掌背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凹处。

此穴被捏,指掌无力。

16.阴沟穴

在大腿股沟中间处。

以爪挖之,可令人脚部瘫痪。

17.膝顶穴

膝头对上二寸之内侧部位即是。

此穴被捏,则脚软无力。

18.脚跤关穴

在脚面之关节凹处。

此穴被捏,足不能行。

19.趾缝穴

在大脚趾缝中。

被捏则趾痛无力。

20.如弓穴

脚底凹处即是。

此部被捏,则脚软难行。

(四)

人身背面亦有数穴:

1.脚眼穴

在脚眼骨外后凹处。

此部被捏,则脚软无力。

2.鱼肚穴

在小腿肌下之凹处。

此部被捏,则跪地而倒。

3.脚弯窝穴

在膝后之关节凹处。

爪捏此穴,令人脚残倒地。

4.坐骶穴

在臀部坐骨之下。

捏之可令人脚软而跪。

5.臀中穴

又名环跳穴,在人臀部中间凹处。

捏之令人脚残。

6.盆骨穴

在盆骨上端。

此穴被捏,人即蹲下,浑身无力。

7.腰眼穴

在腰后凹处。

捏之使人肾裂。

8.鬼眼穴

在肩胛骨之凹陷处。

此穴被捏,人身立软。

9.大贯筋穴

又名肩井,在颈肩之中间处。

捏之令人肩臂酸软无力。

10.尾骶穴

在人脊椎骨之末处。

指捏此穴,令人溺泄而倒。

五、擒拿反筋

此处所说之筋,乃指人身上之主筋。

虎鹤门有擒拿大筋十三法,内载十三筋名:

1.颈筋

在人颈喉两旁。转颈时摸到之大筋即是。

抓拿此筋,可令人气绝而倒。

2.大贯筋

在人之肩部,与颈筋相连。

抓拿此筋,可使人颈肩反,头项无力而倒。

3.手伸筋

在手臂内侧。关于此筋,古有手三关之说,即腕、肘、腋三关。

抓反此筋,可令人臂残无用。

4.乳筋

在胸部之大肌处。

抓反此筋,即伤胸肌,令人浑身无力。

5.指筋

即于手指缝所见之筋。

抓反此筋,可令人指断。

6.腹筋

在腹部与盆骨之间。

抓反此筋,可令人腰腹无力。

7.阴筋

又名股筋,在腹股沟中。

抓反此筋,可令人脚残无用。

8.膝筋

在膝上二寸。

抓反此筋,令人足跛不行。

9.脚面筋

在脚面踝弯处。

抓反此筋,可令人脚残而跛。

10.脚屈筋

在膝关节后窝部。

抓反此筋,令人足不能屈而残。

11.鱼肚筋

在小腿后肌上。

抓反此筋,腿即痉挛。

12.后脚筋

即脚跟之筋。

抓反此筋,可令人脚残。

13.耳筋

即耳后颈部之筋。

抓反此筋,则头项不能动。

六、封八脉

虎鹤门之封脉法,称为“封八脉”,又名“扣八锁”。

详列如下:

1.青龍锁脉

在颈肩部,即颈动脉。

若以手臂一挟封之,可令人气血立断而殒。

2.还魂锁脉

以锁骨下之中府穴与背后之鬼眼穴为锁而名。

此乃臂中之动脉。若以凤眼拳击之,即可令人肺裂而破,所谓“破金”是也。

3.紫金锁脉

在肚脐旁约一寸之处,即腹动脉。

扣封此脉(多以一脚撑之),可令人肠乱而破。

4.白虎锁脉

在腹股沟间,即股动脉。

以爪封之,可令人下肢残废。

以上四脉,分布人体左右,对称各一,故总名八脉。

七、锁气法

虎鹤门之锁气法,即卡喉闭穴一术。法取顶喉手,顶捏相挟而用。

用时乃出一手,拇指与食指成钳状分开,余下三指屈拢。以屈拢三指顶喉,拇、食二指随捏喉中之骨,即可令人气绝而亡。

此法乃由“一指掌”变化而来。

(编辑/高翔)

猜你喜欢
又名关穴锁骨
养心护心,常按内关穴
“龙生九子”都有谁?(下)
微有声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35例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观察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葫芦瓜
锁骨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呵护锁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