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区域博物馆研究

2020-02-04 07:57李以超彭畅畅戚观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2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类型新媒体

李以超 彭畅畅 戚观泽

摘 要: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的观看方式,呈现出流动性和短时性的特征。大众观看方式的改变对展陈规模大、陈放固定的博物馆影响极大。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各地博物馆纷纷开拓新媒体展示空间,至此,归纳和总结新媒体背景下区域博物馆开发的规律和价值势在必行。文章通过梳理新媒体博物馆类型,研究新媒体博物馆的区域发展的趋势,从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发展价值和国内外展出方式出发,为区域博物馆发展指出可行性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历史发展博物馆;类型;展陈方式;未来发展

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当下,生活、文化和历史等循环交互的连贯内容被片段化展示,占据着社会大众的碎片时间,人工智能为每个个体筑造出安逸的“信息茧房”①,使信息呈现出散点化的传播状态。全球化时代要求人们形成体系化的认知理念,应打破所有壁垒,连接各区域,建构多维网络化信息传播途径。由于大众生活逐渐被这两种传播方式所占据,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权威机构,可以选择依靠新媒体技术向世界展示其深沉而威严的魅力。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保持单向度输出形式的博物馆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为了争取发展空间,博物馆尝试打破传统理念,拉近大众与文物的距离。正是此时,学界需要梳理已有新媒体博物馆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新媒体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新媒体博物馆类型

实体博物馆受时空的限制,每日接待的参观者及展出的文物都非常有限,制约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和文化传播的能力。新媒体的出现使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日常休闲活动。正因如此,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博物馆不仅能满足大众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云端博物馆行动将近年来博物馆的新媒体改革推向了高潮。新媒体博物馆一方面可以根据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分为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两类。另一方面,依据新媒体平台展示的内容,博物馆可分为独立化和区域化两大类。

1.1 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都应用新媒体技术开拓实体博物馆的网络空间。数字博物馆的核心在于其藏品形式具有显著的数字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末期,数字博物馆开始引起我国文博界人士的关注,并掀起了研究的热潮。自1997年南京博物院建立第一个网上博物馆以来,我国已有上百家的博物馆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②至今全国约有200家博物馆建立官网,几十家博物馆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并使用各种版本的藏品信息管理软件、图书资料管理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智慧思维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项目,深入挖掘新媒体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潜能。智慧馆以智能化、互动化和信息化的优势成为现代博物馆建设的热门,其注重开发博物馆权威信息的社会服务价值,向数字博物馆植入智能技术,使文物信息可以更快、更广、更便捷地服务于大众。近年来,我国智慧博物馆已逐步开始建设,但由于高额的造价和技术人才的匮乏,至今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和统一标准以便革新与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1.2 独立的新媒体博物馆和新媒体区域博物馆

独立的新媒体博物馆是指单一实体博物馆的新媒体平台,如故宫博物院网站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等。而新媒体区域博物馆是将某一行政区域或文化区域中所有的博物馆信息整合到同一个新媒体平台上,北京数字博物馆网站便是代表,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会存在特例,如南海博物馆就是新媒体区域博物馆中实体馆型和新媒体馆型并存的典例。

我国大部分的数字博物馆都属于独立的新媒体博物馆,新媒体区域博物馆才刚刚起步。然而,无论从信息服务还是社会服务体验的角度来看,新媒体区域博物馆都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亦是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开发的焦点。

新媒体博物馆是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新媒体技术重新定义了实体博物馆的时空概念,从而区别开博物馆的个体特色和区域文化体系,弥合了新媒体文化散点和全球化文化体系间的冲突,这正是开发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重大社会价值之一。

2 新媒体博物馆的区域发展趋势

新媒体博物馆在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双重作用下,都不约而同朝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博物馆发挥了博物馆的集群效应,使同一区域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同一平台获得整合,便于大众树立全面的区域史观。

2.1 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区域划分

新媒体区域博物馆作为新兴平台,以行政和文化為依托,分为行政区域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区域博物馆两种类型。行政区域博物馆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建设,如北京数字博物馆和上海数字博物馆等。此类博物馆将政府认证的博物单位或文物信息全部整合到同一个新媒体平台,使区域博物馆数字信息相通,提高服务效能。

历史文化区域博物馆是以历史文化为区域划分标准建设的,具有跨文化甚至跨国家的特征,如南海博物馆等。此类博物馆需达成文化共识,借助多国、多民族对同一区域历史发展的记忆整合、科学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客观的文化评价,才能完成场馆建设、文物解读和文化梳理。

两种区域博物馆分别从行政和文化角度出发,搭建网络化区域博物馆框架,使博物馆从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化研究的圣地转变为大众获取信息的检索库,推动区域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2.2 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历史整合价值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博物馆·文化中枢”论坛上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5354家,举办的展览约2.6万个,举办教育活动近26万次,参观人数达11.26亿人次,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4000余万件。①但因实体博物馆场地固定,博物馆间空间距离过大,致使藏品分散,大众很难通过参观一个博物馆完整地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概况。久而久之,博物馆只是大众偶尔观赏或陶冶情操的景点之一,而不是大众获取广博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平台。正是这种与博物馆存在完全相悖的价值缺陷,推动着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开发。

新媒体具有互动和整合信息的技术优势,可以很好地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收藏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任务。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的结合可以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博物馆信息,勾勒出清晰可视的区域历史文化脉络,强化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

2.3 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文创和旅游价值

新媒体时代,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检索区域博物馆整合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解决了实体博物馆的空间传播问题,还打破了博物馆间的空间壁垒,使信息越发完整,对大众的工作和学习更有价值和意义。博物馆具有参与文创开发和旅游建设的价值。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入为35.2亿元。①首先,新媒体区域博物馆不仅能够彰显区域文创开发的权威性,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网络直销和品牌保障,使同一区域文化打磨出的创意工艺产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从而促进博物馆文创品牌的开发与知识产权的保护。除了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清晰外,新媒体区域博物馆还可以为旅游提供一流服务。比如可利用微博、抖音等媒介宣传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亮点—最佳虚拟旅游体验项目,即大众可以随时游览虚拟博物馆,欣赏博物馆的藏品。其次,区域博物馆的新媒体平台又能为大众提供全面的线下实体博物馆信息,从而引导用户依据区域历史文化脉络游览实体博物馆,自主选择实体博物馆旅游线路。最后,新媒体区域博物馆还能推广实体博物馆的周边信息,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

3 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展出特点

新媒体区域博物馆是区域内各实体博物馆的网络延伸,它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历史文化主动融入大众的生活,为大众提供更加完整的区域文化服务,展陈形式主要以“移动”展出、“众包”展示和虚拟体验为主。

3.1 “移动”展出

伴随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各大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的输出端口显现出“移动”的特性。“移动”展出指参观者可以通过各类屏幕随时随地阅览博物馆信息。例如,北京和上海数字博物馆网站可以在智能移动设备中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连接到区域内各大博物馆的网站、官方微信、App,进而扩展到全球博物馆。

北京数字博物馆下设自然博物馆、人文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等分区,并友情链接北京地区各类博物馆。通过链接北京故宫博物院,可以看到北京故宫的虚拟化全景,即使身处异地也能第一时间获取大量权威的文物信息。随着新媒体博物馆“移动”空间的拓展,跨国展出已成为日常,北京数字博物馆也推出各种语言的网站界面,操作简单方便。“移动”展出已成为连接新媒体技术和博物馆的桥梁,不仅拓宽了历史文化学习的渠道,还丰富了历史文化展出的形式,更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塑造了线上博物馆新的品牌形象。

在新媒体平台上,大众既可以获取展出文物的信息,也可以向后台补充和完善自己所了解的文物信息。因此,大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其自主行为更为明显。

3.2 “众包”展示

“移动”展出为大众打开了自主选择的渠道,“众包”展示则具有将大众纳入博物馆资源之中的特点。新媒体博物馆“众包”展示的特色在于通过集体力量来完善或填补行业信息及领域空白。①这种展陈方式在国外博物馆的信息收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只是历史文化的部分遗存,很多文物因家族传承或是战乱等不可抗因素散落于民间各地,还有一部分被收藏家收藏,博物馆工作者和历史专家只能通过现有文物推测历史。所以利用“众包”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帮助博物馆汇集特殊文物史料。“众包”的操作方法是大众可以通过照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上传自己搜集的历史事件或自身持有的文物数据补充历史,更好地还原一段客观真实的历史。例如,“史密森尼博物馆号召用户使用一款名为LeafSnap的软件,将自己拍摄到的树叶照片与系统的数据库资料进行比对,从而鉴定树种并标记GPS定位上传数据,科普相关知识,使大众和研究人员了解该地区的物种分布。”②另外,美国的9·11纪念馆也通过幸存者、目击者、救护人员、警方及所有受到该事件影响的人们的口头叙述来记录这段历史的全貌。③“众包”在藏品搜集与文物数字化等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能够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但大众是否愿意配合协作、博物馆是否能有效处理大众的反馈、软件是否能高效运转仍是工作开展的主要难题。

3.3 “虛拟”体验

新媒体区域博物馆展出的最大特点就是大众的虚拟体验,虚拟展出的体验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媒体博物馆通过各类智能屏幕向公众展示藏品及信息,调动公众身体全方位的感官去认知博物馆的展出。前面论述的新媒体博物馆的两种展出方式都必须依赖大众的“虚拟”想象才能完成展出。另一方面,新媒体博物馆还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通过声、光、电传感以更丰富的层次创造展品的立体空间性,有利于调动大众的感官体验,虚拟和现实的结合,近距离的接触更易加深大众对展示内容的理解与印象。例如北京数字博物馆推出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运用VR、视频导读和三维等技术展出从东晋至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把线下实体文物搬至线上,摆脱了实体展厅的限制,增强了大众的互动体验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在展出中的应用,缩短了大众虚拟想象的感知过程,使大众的体验感胜于平面展出。

新媒体技术缩小了博物馆的内外空间,馆内空间凝缩于轻便的移动媒体屏幕之中,馆外空间多元连接,形成了以博物馆为中心的区域概念。正因如此,区域博物馆正逐渐成为新媒体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4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并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新媒体技术是连接博物馆与大众的纽带,这一转变也是区域博物馆立馆思想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虽然新媒体区域博物馆目前尚不成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区域博物馆新媒体馆体的建设必将成为时代的选择。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类型新媒体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