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

2020-02-06 03:56余莎莎郑伟卫平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2期
关键词:体验式基础情境

文/余莎莎 郑伟 卫平

近年来,高校的思政教育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三进”工作,大力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提升教学效果[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担负着塑造大学生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其教学重点不能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基础课程课的教学,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大学生自发、自主、自觉的道德与法律实践,引导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完善健全人格、养成良好习惯,进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要想有效提升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不断拓展基础课程课的体验渠道,因地制宜地让学生更多地置身于经常性的道德与法治的情境体验之中,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其中,使其内在心理要素自然发生嬗变,从而提高基础课程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实践化的教学方式,能将知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通过知行合一达到言行一致,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内化与升华。通过广泛、持续的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得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成为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悟、师生双赢、终身受益的修身课程。

一、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课程课教学中的作用

基础课程是一门注重知行合一的课程,其意义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学生是否接受了知识点,学生只是课堂的配角,“空中楼阁”式的说教层出不穷,“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现象屡见不鲜。

体验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特性,让学生从配角角色升格为主角角色,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学实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重塑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而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整个教学的指导者、搭建者、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环境所提供的信息的加工者、学习的主动者。知识不再是只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也可以获得。该教学模式的出现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课程课教学中的运用形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大卫·库珀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强调亲身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常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对于自身所亲历的事件发表看法,并进行反思,形成有关思想、感觉、联想及其他观察的资料,进而运用理性逻辑分析资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寻求类同的体验,并将形成的初步结论、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至此,体验式教学拥有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2]。

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基础课程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小组组内和组际之间的讨论,然后教师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内化应用。

(一)讨论体验型

讨论式体验方式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得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的学习动起来、活起来。

讨论体验设置模式可以结合正规辩论赛的赛制和时下“00后”大学生喜欢的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启迪与教育,按照赛制设置主持人一名,正反方各四位辩手,首先正、反方一辩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然后进入双方自由辩论阶段,最后正反方总结陈词。另外,还可以以场外投票支持正反方以及自由发问的方式扩大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去。辩论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辩论结束由教师现场点评,并公布教师和学生大众评委团的评选结果,选出获胜方和最佳辩手。通过辩论赛的形式不仅使得学生能树立正确的观念,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体验型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从课业紧张的高中突然跨入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后,极易产生浮躁、迷茫和不适应的状态,而缓解这种状态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阅读。因为阅读可以快速助人消除浮躁、适应心境。课上,通过阅读典型案例,将学生置身其中产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去思考、体验,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课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需要,为学生开具书单,而后通过读书会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心得分享给更多的人,从而从心理上认清:当下自己所遇到的种种看似无解的问题现实中是有解的,而且是有许许多多正解的。

(三)情境体验型

情境体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渲染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大学生如临其境,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真情实感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内化为个人修养和意志品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种能使学生达到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解决当前和未来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四)社会实践体验

现如今,大学校园早就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因此,也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社区,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撰写调研报告,加深大学生对民情、社情、国情的真切了解,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情实感,在与自身已有道德认识形成交互式体验的同时,使其自身道德情感得到不断地升华,继而把获得的道德认知付诸道德实践。社会实践体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滋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端正他们的科学态度。

(五)角色体验型

角色扮演是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表演题目,让学生自己写剧本、演角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角色扮演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和表演。学生通过与角色相适应的道具、语言、动作等进行思维和表演,从而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态度、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获得感悟和体验。通过角色扮演体验,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思创作和写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个性表演能力。角色扮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课程课教学中的实践

基础课程课以进入新社会背景对青年大学生的新要求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以活动项目体验为基础,以内化生成为目的,利用特设的体验场景,精心设计项目体验方案,引入“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本课程在教材原有内容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方法总结,特别在学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增设“开学典礼”和“课业典礼”两模块,再加上教材已有的六个模块,共八个模块。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涯规划相结合,真正找到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

(二)具体实践过程

1.情境设置与学生参与。基础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脱离其中任何一方,都会事倍功半,如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抵触情绪,或者使课堂偏离既定的教学要求与目标。

图1 教学环节设置

情境创设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恰如其分的情境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活动需要的情境让学生去亲身体验,通过经历与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帮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

体验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要有积极性,更需要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的积极性,两个积极性缺一不可。根据整体的课程设计,可将同班级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模块,且不得重复,组员内部分工由各组自行完成,各司其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组内讨论、信息搜集、资源整合等小组活动。

2.项目展示。各组的项目展示是体验式教学在基础课程课教学中最核心的部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课程课教学中的运用形式,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其项目内容如表1所示。

3.总结归纳。教师的点评在体验式教学中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给学生树立信心,不少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后,由于自认为的“高考失利”,很多时候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不是“一块学习的材料”,而教师在点评中积极、正面的鼓励正是给他们以后继续学习、努力的力量;另一方面,将展示中的一些错误的观点及时予以纠正,学生由于学习和经验的阅历难免会有问题看得不通透、思考得不深入的情况,甚至会有的学生在做项目展示的时候,事先并没有充分足够的准备,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这些还是小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的思路和观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纠正并指引学生不要偏离正道。

4.内化应用。经过前面的学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就可以在本环节通过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如在模块二坚定理想信念中,通过生涯规划贯穿整个模块的学习,学生会学会:为什么要有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与联系,如何将自己的理想落实到具体的目标中,如何利用工具如滴答清单九宫格来帮助自己制定计划,并通过习惯培养卡片实现习惯养成,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学环节设置情况如图1所示。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在基础课程课中的应用,可以拉近基础课程课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后,基础课程课不再是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而是实实在在地指引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思想武器。学生积极参与,会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成课程的教学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得以从最初的“动脑”发展到“动手”“动嘴”,进而发展到“动心”,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实现教育方法和教学机制“质”的进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基础课程课的教学任重道远,面对个性彰显的新同学、纷纭复杂的新时代和日新月异的新媒介,不仅需要我们注意到学生的不同和变化,而且要意识到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要不断地跟进,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技术,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程课的育人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践行的能力,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体验式基础情境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