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青年志愿服务实践模式研究

2020-02-06 03:52曹康王静张莎莎姚政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

曹康 王静 张莎莎 姚政

摘 要:以聚焦卫生健康行业医务青年职业精神为视角,通过调研高校、医疗卫生主管机构及大学附属医院践行职业精神探讨,探索建立内联外引的医务青年志愿服务机制,构建中医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率先提出“学科-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共享平台理念,探索海派中医“1+1+1”志愿服务品牌矩阵,完善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中医人文关怀服务项目。

关键词:海派中医;青年志愿服务;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36

1 研究背景

志愿服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社会和人民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上海市的志愿服务工作自2008年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市民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及对志愿精神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同时,志愿服务组织的数量增长迅速,组织化与制度化建设也日渐加强,为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组织保障。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机制,规范了工作过程。随着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规范化、法制化,上海志愿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政策上,一方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重要讲话为引领。曙光医院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作为了医务青年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2018年国家卫计委出台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文件正式提出了“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务青年社会志愿服务模式的构建成了医院改善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2 研究方法

本项目以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为指导方法,通过以曙光医院中医青年志愿服务实践模式为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探索践行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

2.1 个案访谈

通过设定调研目标、设计访谈提纲,走访上海市红十字会、华师大社工系、九院社工部等专业机构,开展卫生计生行业精神与现代医务志愿服务内涵大调研,梳理以曙光医院为代表的现代化中医院医务志愿者工作流程与服务内涵。

2.2 实务研究

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各类医务青年志愿服务特色品牌项目,从典型案例中探索践行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研究。

医务青年志愿服务实践模式,通过开展院内、院外志愿服务,院内临床科室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对外联络共建、对内需求对接打通内外联动的平台和渠道,提供资源链接和组织管理,构建医务社工及志愿者“双线并行”的健康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3 核心要素讨论

本研究以聚焦卫生健康行业医务青年职业精神为视角,通过调研高校、医疗卫生主管机构及大学附属医院践行职业精神探讨,提出了“学科-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共享平台理念,探索建立内联外引的医务青年志愿服务机制,构建了海派中医“1+1+1”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打造“教育-服务-实践”三位一体的医学人文实训体系,升级了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四明中医人文关怀服务项目。

3.1 “学科-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共享平台构建

医院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促进服务发展,更好地为病人、医务工作者和医院发展服务。项目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进行需求匹配。通过学科链接,承担医务社工专业实践培养,开展《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老年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建设。通过专业化公益组织链接,与上海市红十字会共同探索在志愿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方面的合作形式和途径。装填家庭急救包、整理救灾物资、开展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工作,发挥志愿奉献服务精神。与安利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展“追光者”中医药文化及志愿服务体验夏令营活動、科普讲堂活动、残障人士关爱活动等,为双方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保障和支持。通过社会资源链接,院区、院企公益对接,充分调动双方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3.2 践行职业精神,探索党建引领下的“1+1+1”志愿服务品牌矩阵

通过与相关共建合作单位探讨合作内容,确立共建公益项目,由社工部推进项目运行,各团支部对接,形成“1+1+1”(1党支部、1公益项目、1品1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矩阵,将曙光公益项目建设成为矩阵化管理模式,形成志愿服务公益品牌。通过发动社会资源,“内联外引”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营,各公益项目呈现稳定化、常态化、专业化运行与发展。

目前,海派中医“志愿者+”服务模式形成了“益诊室”、“红十字”、“为老服务”、“残障关爱行动”四大模块,在各活动中提升医务青年的职业精神。

3.3 关注全人医学,打造四明人文关怀服务体系

在医院专业医务社工带领下,医务志愿者通过个案与小组培训,构建了面向院内患者及家属的四明人文关怀服务体系,形成了儿童“欢乐诊室”、肿瘤“爱·同行”病友团体支持活动、“肾康体健”健康支持服务、“新手父母成长营”等优化菜单。该体系立足群众需求,针对院内门诊和住院病人的需要,发挥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的力量,提升病人就医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协助病人恢复,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会融入和发展。

3.4 以文化育人视角开展职业体验,在育人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中医药文化职业体验开放日”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大中小学生和海外留学生,通过中医药进社区、进中小学、进企业楼宇和开展海派中医职业体验开放日系列活动,构建全人群科普育人机制,实现中医药文化育人协同效应。曙光职业体验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和学生走进医院,实地体验和感受医院的文化和环境,参观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和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同时,针对医护人员的子女“医二代”,开展“追光者”中医药文化及志愿服务体验夏令营,旨在丰富医二代的假期生活,学习中医药文化,帮助他们了解父母的工作环境,对父母多些理解和感恩。职业体验开放日和夏令营活动由医务青年参与其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向社会公众和孩子们介绍医院环境、中医药文化、个人成长和发展道路以及志愿服务经历,不仅帮助他们反思和回顾自己学医、工作和开展志愿服务的经历和故事,激发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个人价值感,也以此来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和有价值感的态度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由此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帮助医务人员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个人能力。

4 问题与对策

在实践过程中,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青年志愿者的来源问题;二是青年志愿者与志愿服务项目本土化融合问题;三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建设问题。

解决对策:一是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基层团建考核体系。在全面从严治团背景下,曙光医院党委始终将全面从严治团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中。由党委牵头,团委执行,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作为考核要求存在于基层团支部考核条例中,确保了基层团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保障条件。二是坚持海派中医特色,以中医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曙光医院团委秉承上海中医药大学求特求精办学方针,在益诊室、红十字、残障关爱及为老服务中始终突显海派中医特色,将传统中医流派诊疗技术融入精准扶贫、医养结合等社会重点工作,开展了以中医药职业体验开放日为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同时,立足患者实际需求,护理团支部开展的picc上门维护志愿服务项目纳入上海地方长护险改革试点工作。三是坚持志愿服务常态化、清单化、项目化建设,提高中医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力。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贵在坚持,长期化建设扩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受众覆盖面。实行青年志愿服务清单,立足受众群体需求基础,提供有需要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可实现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合理规划、分工协作、效率提升,并保障服务质量不断升级。

中医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个体奉献、友爱的价值观不断加深,个人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大医精诚、慈善互助”的优良传统是曙光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继续传承慈善精神,肩负责任、使命和担当,帮扶孤老、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和开展公益事业,为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用自身的力量提升服务的温度。

参考文献

[1]满园春.志愿精神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9,(10):37-38.

[2]孙士强.基于双因素理论对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工作开展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64-166.

[3]韩卫,郁延安.基于微信平台构建新型医务志愿服务模式[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9,6(04):9-11.

[4]夏建中.从参与社区服务到参与社区治理——论青年志愿者的工作转型[J].青年学报,2019,(03):72-79.

[5]樊俊青.當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0):173-174.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
新常态下创新家园共育工作实践初探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中学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实践反思